楊梅
【摘 要】豐富的區域活動能有效促進幼兒的記憶想象和創造想象,語言區的環境創設和材料投放,決定著幼兒活動的興趣高低,在《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背景下,我們要讓語言區“活”起來,創設符合幼兒身心發展規律、百玩不厭的語言區活動。
【關鍵詞】語言區 游戲 環境
進入大班的孩子具有更強的理解能力和觀察能力,在電子化設備和信息開放的時代,孩子們學到的語言形式也變得多樣,在模仿或創造性地使用所聽到的語言時,好奇心也在不斷增大,那么,如果讓班級的語言區材料一成不變或比較單一,是不能夠滿足大班幼兒學習的需求,和達到自我表現的欲望。怎樣創設符合大班幼兒年齡特點,又更加情景化、內容豐富有趣的語言區呢?
《指南》中指出:幼兒的語言能力是在交流和運用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教師應為幼兒創設自由、寬松的語言交往環境,鼓勵和支持幼兒與他人交流,讓幼兒想說、敢說、喜歡說,并得到積極的回應。而且區域活動是具有個別化教育的特征,是能夠捕捉其最近發展區并創造條件使其進步的教育形式。所以,創設大班語言區時,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形式多樣,自主選擇
提到創設語言區,大多數老師首先會想到投放各種圖書,這確實給愛看書的孩子們提供了閱讀的好去處,但是時間一長,細心的老師就會發現,孩子們閱讀的興趣越來越低,甚至語言區變得無人光顧。這時候,要改變這樣的狀況,就要讓語言區的形式豐富起來。
1.可變的閱讀墻。一個主題活動下來,我們往往都會把相關的閱讀材料投放進語言區,掛圖、繪本、小報等等,如果設置一個小小的墻面,留白幼兒自主布置,那么他們的積極性會極大的提升。比如大班上學期主題一的活動中,有一則故事《小鼴鼠過生日》,單單粘貼故事圖片還不夠,讓幼兒通過自己的理解或創編,畫畫、剪剪、貼貼一些交通標志等,把自己掌握的知識量反映在閱讀墻上,在與同伴的分享交流、說說演演中,豐富生活經驗和提高語言及操作能力。
2.神奇的故事屋。《指南》目標指出:能根據連續的畫面提供的信息,大致說出故事的情節。首先制作一個帶滾動軸的“電視機”,將孩子們平時的繪畫作品布置在滾動軸上,在游戲時,幼兒一邊滾動畫面,一邊把看到的內容用語言表述出來,就像電視機在播放一樣,隨著能力的提升,詞匯量的增加,畫面也可替換成更為豐富的、幼兒想呈現的繪畫作品。其次,用地墊拼搭幾個骰子,“骰子”每面也可粘貼一些優秀的繪畫作品,一個“骰子”是與地點有關,一個“骰子”是與人物或動物有關,然后擲“骰子”根據畫面進行故事創編,既滿足了玩的欲望,又達到了說的目標。另外:故事地圖(制作一張面積稍大、帶有簡單圖案的圖片,作為固定的故事背景,然后幼兒制作自己感興趣的故事主人公、場景,一邊擺在背景里一邊和同伴講述故事)、點讀筆、錄音機都可以投放在故事屋。
3.絢麗的小舞臺。在講述故事的過程中,有時孩子們也非常希望自己成為故事里的某個角色,那如何給這類孩子充分的表現機會呢?我們在班級圍了一個小小的表演臺,提供了動物頭飾、比較夸張的發飾、斗篷、帽子等,結合生活中學到的故事進行自主創新表演,結合園本鄉土游戲特色,還提供了自制的手偶,可以表演膾炙人口的《龜兔賽跑》《老鼠嫁女》《唐僧騎馬咚那個咚》等等。
二、操作性強,體現層次
皮亞杰曾說:“一個被動的觀察者無法得到知識,必須通過在分析種種活動中自行挖掘或建立知識,幼兒的主動活動與教師根據目標精心設計的豐富多彩的活動環境及投放材料之間有著密切的關系。”游戲是幼兒最基本的活動方式,是他們獲得最大發展的最有效途徑,區域活動看似簡單,卻也最能反映教師的教育觀和教育水平。
1.猜猜看。比如大班上學期第二主題中有一首比較長的詩歌《我最愛祖國》,在初步學習時,幼兒很難完整朗誦詩歌,怎樣幫助幼兒快速記憶呢?我們在語言區制作了幾個立體的卡通小屋,卡通小屋是固定不動,里面的圖片可隨時更換,門也是可靈活開關的。結合主題,在卡通小屋里粘貼了詩歌三段的標示圖片,孩子們在游戲時,打開一扇門,就看懂了這是《我最愛祖國》的詩歌內容,然后根據標示圖正確說出了詩歌內容。在制造一種神秘感的同時,孩子們為了尋求答案一個接著一個打開卡通小屋的門,掌握了詩歌內容。
2.補補吧。區域活動時間久了,許多物品也隨之變得陳舊或破損,這也是培養大班幼兒愛心和動手能力的好機會。怎么補呢?利用有效易懂的圖譜和標記是非常關鍵的,根據不同孩子的能力發展,修補工具也可以體現層次性,比如比較容易使用的雙面膠、透明膠、剪刀,能力較強的孩子會使用打孔機、麻繩打結等,在修補的過程中體會愛護圖書和用具的重要性。
3.傳傳樂。大多數大班孩子知道寫信的格式和寄收信件的方式,在區域活動中也可以鞏固加深對這一傳統交流形式的認識。比如設置一個“小郵箱”,提供信封和美工工具,相關經驗薄弱的孩子在游戲時,可以把想對老師或同伴說的話用自己的方式制作好,然后與他人交流分享,知識豐富的孩子可以完成信封,送到相應的郵箱里,每天收取信件做成流動的聊天區,同時幫帶同伴,這樣也不斷增進了同伴之間的友誼,也體會到和朋友在一起談話的樂趣。
讓語言區變成孩子們樂玩愛玩的區域活動,還有許許多多的方式,比如在自主游戲時,幼兒可以選擇桌椅式、盤坐的地墊式、有毛絨靠墊或玩具的休閑式……有效融合,充分利用材料,讓幼兒在不同的活動中增強自己的自信,獲得愉悅的體驗。教師隨時關注不同孩子的活動情況,適時介入,調整和更新區域材料。“人創造環境,同時環境也創造人”,希望語言區能成為孩子們自主學習、快樂游戲的場所。
【參考文獻】
【1】周兢.關注指南背景下的幼兒園語言教育【J】.寧波教育學院學報,2013(03)
【2】周麗萍,繆文華.巧用游戲策略激活閱讀教學【J】,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