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惠玲
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除了講授必要的語文知識之外,還需要培養學生的情感和價值觀,這是素質教育和新課改的要求。高中語文的課堂教學目標立足多元化,爭取實現三維的目標,為此,教師必須采取有效的措施,優化教學設計,整合教情、學情和教學內容,促進學生的全面可持續發展。本文中,筆者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探究了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滲透審美教育的策略和方法,希望能對高中語文的教學發展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
一、挖掘語文教材內外的審美教育資源,促進學生的發展
在蘇教版的高中語文教材中,能對學生開展審美教育的內容是非常多的,但是如果不細心的挖掘,只能停留在較為膚淺的層面上,不能發揮應有的作用。筆者認為,要想在高中語文課堂滲透審美教育,最為基本的就是挖掘語文教材中的審美教育資源,促進學生的發展。語文課程中設計的內容較多,要想挖掘審美教育的資源需要教師精心的設計教學過程,不斷的研讀教材內容,并適當的拓展學生的語文學習視野。首先,認真探究和分析語文教材中的審美教育資源,這是開展審美教育的主要素材。蘇教版教材中也選取了很多的美文,比如《面朝大海,春暖花開》《一花一世界》《美麗的創造》《足下的文化與野草之美》《荷塘月色》《六月,我們看海去》等等,這些文章都是作者對現實生活、現實景物、自然風光的概括描述和提煉,富有極強的美感和美學意象,透過文字是可以感悟到春夏秋冬自然風光之美,人物塑造哲理沉思之美等。高中語文學科自身的特性,能彰顯文字之美,承載文字描述的景色之美,震撼內心的靈魂之美等,這些都是語文教師開展審美教育的理想素材。語文教材中能夠滲透審美教育的文章篇幅是非常多的,但是都需要教師耐心的挖掘,做好深層次的剖析和解讀,讓學生感悟到或者體驗到各種美好。語文教學有教學大綱,但是沒有絕對的約束和限制,也就是說語文的教學具有一定的擴張性。除了夯實教材內的審美教育素材之外,教師還要擴大自己的閱讀范圍和講授內容,不斷的挖掘教材外的美文,古今中外的名著、散文大家的作文,網絡文學中的精品等等,都是有效拓展學生視野,開展審美教育的不二選擇。比如很多散文非常的優美高雅,或小巧精悍,或大氣磅礴,或構思精妙,或蕩氣回腸。無論是內容上還是形式上的美,都是耐人尋味和細細品味的,只要用心發現,教師都可以讓學生體會到美學貫穿于語文教學的任何地方。
二、引導學生多閱讀多反思,無形中得到美的熏陶
高中語文教學的目標不是讓學生死記硬背知識,也不是讓學生機械式的背誦詩詞,而是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提升文學修養和表達能力,讓學生在學習中寓教于樂,促進知識能力和品質個性的發展。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滲透美育教育,首先就要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在主動探索學習的過程中建立審美意識和審美體系。在此過程中就要引導學生多閱讀,多反思。讀的內容多了,反思的深度大了,學生就會感受到美,體驗到語文的魅力。不同的學生,由于各種原因的限制,對于同一文章的理解會呈現一定的差異性。為此,閱讀過程中不要整齊劃一,不要統一答案,提高學生的感悟力。辟如在閱讀《雷雨》的時候,可以先讓學生自行閱讀,然后談談彼此的看法和感受,對文章中出現的人物角色有一定的初步認識,體會周樸園作為一個資本家在同侍女侍萍發生關系后又為自己前途而拋棄她的惡劣行徑。侍萍又回到周家做女傭,這反映出主人公什么樣的心理過程。這些問題考慮清楚就能體會到人物角色的內在美。閱讀的過程也是創作的過程,更是理解的過程,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結合生活實際,這樣得出的審美體驗才更加深刻。閱讀比較是非常有效的審美教育途徑,在此過程中可以大大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
三、優化教學設計,拓展審美教育途徑
針對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的審美教育,無論是內容、形式和方法都是非常多元化的,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的時候,一定要充分的挖掘審美素材,整合教情、學情和教學內容,采取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進行授課,切勿進行理論化的口授和填鴨式的灌輸。語文教學本來在教學目標的設定上就要多元化,以促進學生的全面可持續發展為中心,而不是一味的關注學生的知識掌握水平和考試成績。在高中語文課堂滲透審美教育,可以轉變思維,適當的拓展審美教育的途徑,這樣就會提升審美教育的有效性。比如突出培養學生的自我審美意識。教師的任務是教書育人,“教”固然重要,但是“育”更重要。所以教師要為人師表,做到德高為師,行為示范,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和品德修養去感化學生和感染學生,讓學生辨別真善美和假惡丑,引導學生樹立高尚的情操,培育自身的優秀品格。告訴學生,每一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在講究外表美的同時,更注重內在修為的提升,做到心靈美和外表美相結合。再如,提升學生的鑒賞能力和審美情趣。對待一個事物,引導學生樹立積極樂觀的心態,要積極的注入正能量,擦亮雙眼去發現世界的美好。同時,引導學生樹立高尚的情操,喚醒內心的善良,培養他們積極健康的愛好和卓越的習慣品質,培養高雅的情趣,端正審美態度,拒絕低俗。在高中語文教學中,還可以結合學習的內容和學科教學的特點,通過作文創作、朗讀和美文欣賞,培養學生形成正確的審美情操和審美能力,促進學生的可持續發展。
高中語文學科具備較高的審美教育優勢,只要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自覺的響應素質教育的號召,貫徹課改改革的理念,就能促進學生審美能力的提升,促進他們的長遠發展。高中語文課堂處處綻放“美麗”之花,做到深挖語文教學中的審美素材,優化教學設計,做到多閱讀多反思,就能促進學生鑒賞能力和評價能力的提高,促進高中生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