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賢海
(貴州省德江縣農牧科技局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 565200)
規模化肉牛場安全措施建立與免疫程序制定
何賢海
(貴州省德江縣農牧科技局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 565200)
隨著肉牛場規模化、集約化的不斷提高,由于肉牛種群意識較強,其疫病也頻頻發生,對肉牛養殖產生了極為不利的影響。本文對肉牛場養殖方式和常見疫病進行分析,提出對肉牛場建立安全措施和疫病防治的建議,希望對肉牛場安全措施的建立提供幫助和參考。
肉牛場;安全措施;免疫程序制定;規模化
目前,德江縣肉牛養殖由傳統養殖向專業化、規模化、集約化快速推進,新建的規模肉牛場不斷出現。如:楓香溪鎮長金養殖專業合作社存欄牛267頭;長豐鄉興豐牧業發展有限公司存欄486頭;穩坪鎮鴻寶肉牛養殖有限公司存欄牛216頭;平原鎮原野牧業發展有限公司存欄牛379頭;復興鎮德江縣康泰肉牛養殖有限公司村欄牛869頭等,部分新建規模肉牛場沒有進行科學的選址,盲目建設,加之防病意識淡薄,牛場建設的環境控制和設施設備不完善,同時在生產過程中濫用抗生素、化學藥物和過分依賴疫苗防病等因素,導致肉牛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升高,疾病發生規律和流行形式復雜化,給疾病診療造成了極大的困難。針對規模化肉牛場發展初期出現的這些問題,如何有效控制疫病和保障產品的質量安全,筆者根據近幾年在肉牛場的臨床工作經驗,就規模肉牛場安全措施建設和免疫程序制定談談本人粗淺的體會。
在肉牛場飼養過程中,要時刻注意疾病傳染源,在工作過程中對衛生管理和環境消毒引起高度重視,了解相關病菌的傳染方式[1],通過切斷傳染途徑的方式控制疫情的傳播,提高肉牛種群的健康水平。通過預防的方式對疫情進行控制,降低疫病的發病率和肉牛的死亡率,保證肉牛場衛生安全體系的建設。
由于肉牛種群意識較強,所以在建立安全體系時要從群體入手,通過對肉牛種群進行防疫從而建立完善的安全措施。同時需要根據德江縣的氣候環境對流行疫病進行預測,對重大疫病和寄生蟲病應當實施群體接種疫苗,保證牛群整體健康水平,避免傳染病在種群之間進行傳播。
通過制定責任制度將疫病防治任務落實到各個管理人員身上,保證在疫病防治工作有效開展。并對責任人加強監察,對防疫工作進度進行實時監控,并在疫病多發時節指派更多的專業人員對肉牛場進行健康監察,保證疫情監測工作的進行,從而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體系。
在牛場進行建設前做好選址工作可以有效預防疫病的發生[2]。選址應選擇在地勢較高的平坦干燥區域,根據當地氣候應當保證牛場背風向陽,當地水質無污染,草場沒有受到破壞。同時為了避免牛場對居民的日常生活產生影響,牛場應建設在居民區的下風向。
為了保證牛場的衛生和清潔,需要對牛舍進行消毒,消毒分為定期消毒和緊急消毒。定期消毒可以每天對牛舍中的衛生死角和清理工具進行清理和消毒水消毒,并根據季節環境,每隔1~2周對牛舍進行全面徹底的消毒,可以有效預防疫情發生。如果突發疫情,要及時根據病情判斷疫情類型,調配相應的消毒液進行針對性的消毒,及時對傳染源進行控制,并殺滅病原體,同時隔離病牛,保證疫情不會繼續擴散。
在對牛場產生的糞便和污水進行處理時,要對其進行嚴格消毒,嚴禁不經處理的糞便污水直接排入河流。可以采用生物發酵法對糞便進行利用,制造肥料。
在飼養過程中需要根據當地環境進行分析,預測流行疫病的趨勢,制定科學合理的接種程序,對疫病流行做好防疫工作。同時在疫病多發時期,要對當地的水源水質和草場草質進行檢測,保證在疫病多發時期的安全衛生。
對寄生蟲病進行控制是肉牛場防疫工作的重要工作。根據當地的寄生蟲種類采用相應的驅蟲藥物,在藥物配置和選擇時以低毒、高效、實用、成本較低為基礎,趕在寄生蟲成熟前進行驅蟲工作,以保證對寄生蟲病進行防疫。
在突發急性、烈性傳染病時,需要對疫點進行及時劃分,并且聯合當地政府、醫院對疫情進行控制,將健康牛群進行隔離保護,并封鎖疫點,組織力量將疫情撲滅[3]。在確認病牛已經處理完畢后,對牛群進行流行病一個潛伏期的觀察檢測,確認沒有再發現新的病例時,將牛場進行徹底清掃消毒后可以解除疫點封鎖,將養殖走回正軌。
[1]高天宇,賁百靈,高睿,等.動物養殖場生物安全體系的內容[J].畜牧獸醫科技信息,2005(11):48-49.
[2]徐海軍.養殖場生物安全體系的構建[J].中國農學通報,2004,20(4):21-22,38.
[3]胡天正,楊鎖柱.淺談養殖場生物安全體系[J].中國動物檢疫,2008,25(4):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