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明軍
(新疆烏蘇市草原工作站833000)
放牧對草原植物的影響
朱明軍
(新疆烏蘇市草原工作站833000)
本文從牧草群落數量特征、植物再生性能和草地植被群落3方面入手,對放牧對草原植物的影響進行分析,并有針對性的提出了合理放牧保護草原植物的途徑,希望對我國畜牧業的發展提供一定參考依據。
放牧;草原植物;影響
近年來,我國經濟發展取得了一定成就,畜牧業在國民經濟中的重要性不容忽視,然而如果放牧強度過大,家畜在采食以及踐踏草原的過程中將對當地草原植被造成嚴重的影響,整個牧草群落數量特征、植物再生性能以及草地植被群落都將受到嚴重影響,這種現象的產生,不僅是對生態平衡的嚴重破壞,同時也將對畜牧業的長期發展以及我國整體經濟的進步造成阻礙,在這種情況下,如何有效處理放牧和草原植物之間的關系成為人們廣泛關注的話題。
在研究草地生態系統的過程中,必須首先充分掌握當地動物同植物之間的關系,從這一角度來看,牧草群落數量特征,如高度、覆蓋率以及牧草生物量等牧草群落數量特征受放牧強度的影響較大。例如,在增加放牧強度的過程中,將降低植物的高度,覆蓋率在禾本科植物中也明顯減少,而鹽生植物將大量取代優勢羊草群落。
水熱條件、留茬高度以及灌水施肥等因素會嚴重影響牧草的再生能力[1]。通常情況下,在提升放牧率會降低牧草的再生能力,由于牲畜啃食會導致留茬高度極大降低,同時一定程度上改變其水熱條件,最終造成植物再生性能下降。
草原中植被的生長具有群落化特點,這是草原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在大規模放牧過程將導致一定的變化產生于植被群落中。例如,牲畜日常進食過程中,在食習性影響下,會首先采食優良牧草,那么這部分植被的生長發育將會受到嚴重影響,最終改變整個草原放牧區域的植被組成和群落。
(1)由于牧草群落數量特征會受到放牧強度的影響,因此,要想提升地上、地下牧草的生物量、牧草高度和覆蓋率必須進行適度放牧。這要當地政府加大宏觀調控力度,對當地草原植物的生長狀態進行充分了解,將其作為畜牧業發展的基礎,對當地畜牧業規模進行科學的控制,從而在加大草原植物保護力度的基礎上增加畜牧業經濟效益。
(2)由于牧草再生性能會受到放牧強度的影響,當放牧強度增加將提升牧草分蘗密度,此時會降低牧草種子產量以及生殖枝數量。在這種情況下,當地相關部門以及牧民在日常工作中可以通過人為措施增加牧草種子產量,并在保證牧草種子產量能夠滿足來年放牧需求的基礎上,科學控制當地現有放牧規模[2]。
(3)群落會因放牧而發生變化。在增加放牧強度會導致禾草等優良牧草的數量有所減少,而與此同時,雜草數量卻逐年增加。在這種情況下,當地相關部門應加大對當地牧草種類的監控力度,對優良牧草以及雜草的生長數量等進行充分掌握,并將其作為判斷當地畜牧強度的重要依據,從而有針對性的制定當地畜牧業未來一段時間的發展計劃,提升畜牧業發展的科學性和合理性。
綜上所述,近年來,世界各國在積極進行現代化建設過程中,草原荒漠化、水土流失等自然災害越來越嚴重,在這種情況下,世界各國展開了大量的草地放牧試驗,希望通過科學放牧,加大牧草保護力度,從而實現對大自然和生態系統的有效保護。我國在積極進行草地放牧試驗的過程中,必須結合各地區不同牧草生長的季節特點和畜牧業發展的特點才能夠做出科學的分析和判斷,為我國畜牧業發展和加大環境保護力度奠定良好基礎。
[1] 董曉玉,傅華,李旭東,等.放牧與圍封對黃土高原典型草原植物生物量及其碳氮磷貯量的影響[J].草業學報,2015,19(2):175-182.
[2] 李西良,侯向陽,吳新宏,等.草甸草原羊草莖葉功能性狀對長期過度放牧的可塑性響應[J].植物生態學報,2014(5):440-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