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石寶
(云南省蘭坪縣河西鄉畜牧獸醫站671403)
仔豬腹瀉病診斷與防治
羅石寶
(云南省蘭坪縣河西鄉畜牧獸醫站671403)
仔豬腹瀉病是較為常見的一種病征,發病率較高,若不及時采取相應的防治措施,很容易給豬養殖戶帶來巨大的損失。本文主要闡述仔豬腹瀉病診斷與防治具體方法。
腹瀉病;仔豬;防治;診斷
通常情況下,仔豬自身的免疫功能較差,極易由于一系列原因引發仔豬腹瀉,若不及時采取有效措施對仔豬的病情加以控制,容易導致仔豬死亡 [1]。
斷乳前后,由于母源抗體降低,給該病毒提供了有利條件,其中,該病毒對7周以內的哺乳仔豬的危害較大,且當仔豬感染后,1d內會表現出較為明顯的癥狀,如脫水、厭食及腹瀉等。
該病因主要發生于日齡較小的仔豬發病率較高,但其病死率相對較低,且仔豬感染后,其糞便多表現為水樣、模糊、惡臭以及黃灰色等癥狀。
該病菌較特殊,多在夏季與冬季出現,好發于3周齡的仔豬;一般仔豬感染后僅出現脫水癥狀,且其糞便的性狀多為水樣、惡臭、黃白色等;同時,仔豬患病后,其體溫無明顯變化,且食欲正常,精神良好,但若不及時發現并治療,其病情會隨時間的推移而加重[2],并在3~5d后死亡。
如仔豬病征為爆發性腹瀉,且其傳播速度較快,則多與病毒有密切關系;如仔豬病征為隱性出現,其傳播速度較慢,且病情的嚴重程度與時間長短有關,多與寄生蟲或細菌性疾病有密切聯系。
從病豬糞便顏色、形狀進行判斷,如糞便呈淺黃色或灰白色、黏稠狀,則多為白?。蝗缂S便為水樣、灰褐色、黏液性,多為黑痢等[3]。根據病豬體溫判斷:如病豬體溫明顯升高,多為仔豬傷寒或腸型豬瘟;如體溫無明顯變化,則為其他腹瀉。根據病豬體征判斷,如仔豬胸前、耳根及腹部有明顯斑點,且其顏色為紫紅色,則為仔豬副傷寒等。
剖檢檢查時應著重對腸黏膜面、腸的漿膜面、腸系膜內乳糜管3個部位進行檢查,其中對腸黏膜面檢查時,應觀察有無明顯的血點或出血 (沙門氏菌?。?;對腸的漿膜面檢查時,觀察有無變紅現象 (梭菌感染);對腸系膜內乳糜管檢查時,若其中有脂肪,則為大腸桿菌病,若沒有為傳染性胃腸炎。
在仔豬轉群或斷奶期間,應在其飼料中加入適量的抗應激藥物與抗菌藥物,如微量元素、維生素等。有調查研究顯示,在治療仔豬腹瀉時,采用粘桿菌素、新霉素、氟苯尼考、慶大霉素等藥物均有一定的療效[4];同時,在治療的過程中還需密切觀察病豬的病情變化。據了解,目前尚未找到根治病毒性腹瀉的特效藥,但可根據仔豬病情的嚴重程度給予合適劑量的抗菌素及抗病毒類藥物等。
給予藥物治療后,還應加強對仔豬的飼養管理,盡量控制繼發性或并發性感染,可最大限度的減少病豬死亡。做好仔豬保暖工作,尤其是氣溫較低的冬季,并在炎熱的夏季做好仔豬的防暑降溫工作;可適當更換飼料,但必須嚴格按照循序漸進的原則進行,同時,在進行飼喂時也要注意定時定量,并提供干凈的飲水源,避免飼喂冷凍、變質或發霉的飼料,從而有效防止由于消化系統紊亂而誘發仔豬腹瀉的情況發生。另外,可在飼料中加入抗生素、礦物質與多種微量元素(VA、 VC、 VD、 VE) 等。
定期消毒仔豬豬舍的環境與相關用具,并定期消毒清洗母豬的乳房位置,可使用0.1%高錳酸鉀水清洗等。
總之,為了降低仔豬的發病率與死亡率,必須先找出導致仔豬發病的各種因素,并針對這些病因制定出有效的防治方案,如給予藥物預防、強化飼養管理、做好環境衛生等,只有這樣才能有效減少仔豬腹瀉病的發生率。
[1]王佳輝,高圣玥,唐玲玲.病原微生物引起仔豬腹瀉病的防治 [J].養殖技術顧問,2014(11):146-147.
[2]李丙環.規?;i場豬病毒性腹瀉及其綜合防治[J].山東畜牧獸醫,2014(10):35-36.
[3] 雷利,彭姣,祁振強,等.豬流行性腹瀉病毒雙抗夾心ELISA的建立[J].中國動物檢疫,2014(12):62-63.
[4]班澤清.一例斷奶仔豬腹瀉死亡的病例分析[J].吉林畜牧獸醫,2014(11):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