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世華
(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區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610500)
仔豬黃白痢防治
葉世華
(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區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610500)
仔豬黃白痢是仔豬感染致病性大腸桿菌后引起的一種腸道細菌性傳染?。换钾i表現拉黃白色稀糞、瘦弱、脫水、腸黏膜卡他性病變;發病癥狀是多種致病因子綜合作用的結果;本病在飼養條件差的豬場發病最多;抗生素和微生態制劑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本病發病后即使仔豬耐過后期生產性能也會受影響,最好能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本病的發生。
仔豬;黃白?。环乐?/p>
仔豬黃白痢是民間養殖戶對仔豬拉黃色、白色稀糞的稱呼,其本質是仔豬階段由于各種因素感染致病性大腸桿菌而引發的一種腸道傳染病。大腸桿菌是畜禽養殖業中常見病原菌,幾乎所有動物都能發生本病。仔豬上以腸道癥狀為主,多拉黃白色稀糞,嚴重者可因脫水而死亡。本文就大腸桿菌引發的仔豬黃白痢病的防治從以下幾個方面和大家作一下交流,以便我們更進一步了解本病。
本病發病后,臨床癥狀因感染的血清型和豬日齡不同癥狀會表現一定差異。大腸桿菌血清型非常多,豬發病主要以O8、O138和O141多見,從臨床癥狀上分,仔豬腸道型大腸桿菌病可分為黃痢型和白痢型兩種。
仔豬黃痢發生在出生后3d之內的仔豬,潛伏期短者出生后不到12h即開始拉稀,一般先是1~2頭先拉,后發展為整窩豬。病豬眼觀全身瘦弱,排出黃色漿液樣稀糞,有時黏肛,這是初乳未充分消化的特征。同窩豬發病率能達到80%以上,剖檢腸道膨脹,充滿黃色內容物,有時還能看到塊狀凝乳,腸黏膜一般無特別嚴重病變,多呈卡他性滲出病變為主,腸系膜的淋巴結表現輕度彌散性出血,患豬多因脫水而死。
白痢型發病日齡比黃痢型豬要晚,一般在10~30日齡發病,病豬通常突然發生腹瀉,糞便呈灰白色或乳白色,糊狀,由于大腸桿菌對營養物質的發酵作用,糞便聞起來惡臭,白痢病程一般較短,2~3d大多數豬能自愈,病死率很低,剖檢腸黏膜卡他性炎癥病變,腸黏膜淋巴結輕度腫脹。
致病性大腸桿菌的致病過程復雜,它能產生多種致病性因子,已知探明的有定植因子、內毒素、外毒素和細胞毒素等,在各種致病因子的作用下引起比較復雜的綜合病理過程。定植因子主要包括菌毛和黏附素,可以使菌體黏附在腸壁上進行活動;內毒素存在于菌膜內,當大腸桿菌順著破損的腸黏膜進入血流形成菌血癥后,內毒素會隨著菌體裂解而釋放,在免疫系統作用下機體產熱,仔豬表現發燒,采食量下降;外毒素能夠刺激腸毛細血管上皮細胞的腺苷環化酶,促使腸壁細胞大量分泌黏液,導致機體內環境中的水流出,機體脫水并伴發腹瀉;細胞毒素主要和水腫的發生密切相關。
大腸桿菌發病導致腸炎與傳染性胃腸炎和流行性腹瀉病毒不同,它不會引發腸黏膜大量壞死脫落,最多引發卡他性腸炎表現,且如果能得到及時治療,效果比“傳胃和流腹”引起的腸炎好得多,一般對其敏感的抗生素都能對其有良好的抑殺作用。但用藥需要在仔豬發生嚴重脫水前,否則即使病原被抑殺,患豬仍然會因為脫水而死亡。
本病的診斷不難,根據臨床癥狀、剖檢變化結合免疫和管理情況即可做出診斷,但臨床上混感情況較多,且“傳胃和流腹”病毒、偽狂犬病毒、球蟲、螺旋體和輪狀病毒等都能造成仔豬腹瀉,臨床上診斷也需要一定技巧。大腸桿菌屬于細菌,自身繁殖會產生代謝產物,因此糞便很臭,而病毒寄生生活無此特征,球蟲一般在第10天左右發病,又稱“十日痢”,發病時間上可以區分,螺旋體和輪狀病毒通常發生的是血痢,糞便呈紅色或黑色帶血,可以區分開。再者,細菌可以分離培養,采集肝臟、血液或發炎的腸黏膜在鑒別培養基上抹片培養24~48h既能長出菌落,本菌在伊紅美蘭瓊脂上呈中間暗藍黑色,表面有金屬光澤,在麥康凱培養基上呈粉紅色菌落。
仔豬剛出生時,整個身體從母體出來是干凈無菌的,之所以感染大腸桿菌,大多和母豬養殖環境有關。其一,地養豬沒有專門產床,母豬下腹部、乳頭部位都比較臟,仔豬吃第一口奶時通過外界感染,故地養豬發病較多;其二,仔豬出生后,由于對環境的好奇,經常用嘴啃咬周圍墻面、食槽等而感染;其三,落后的養殖場依然用水池喂水,池中水不新鮮,容易滋生大腸桿菌,仔豬飲用后感染。因此,落后的養豬生產模式場發病較多。防治本病最好做到:首先,仔豬剛出生后吃第一口奶前,將母豬腹部用千分之一濃度高錳酸鉀溫水溶液清洗消毒后再讓吃初乳;其次,勤對仔豬的生活環境打掃消毒;再次,母豬產前一個月左右免疫大腸桿菌苗,提高奶中母源抗體水平,降低仔豬發病率。
一般抗革蘭氏陰性菌的抗生素藥物對本病都有較好的治療效果,可通過口服慶大霉素、恩諾沙星、阿莫西林、磺胺甲基嘧啶等治療,也可以選擇微生態制劑對腸道微生態進行調整,也能收到較好效果,只是效果比西藥治療慢,治療的同時最好能輔助補液,提高療效,縮短療程。
仔豬黃白痢是養豬生產中的常見病,本病一般大型規?;B殖場發病較少,小養殖場由于養殖條件差,管理差而發病較多。臨床統計表明,仔豬得過黃白痢的后期都較難養,料肉比升高,育肥時間加長,且常體弱多病,有些還會形成僵豬,養殖效益無形中下降,因此,實際生產過程中要重視本病的發生,把好病從口入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