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偉
(山東省臨朐縣畜牧局262600)
肉雞腹瀉原因及治療
井偉
(山東省臨朐縣畜牧局262600)
肉雞腹瀉的原因很多,多是由于混合感染所致,治療上要做好診斷,不能片面治療,否則會耽誤治療時期,造成經濟損失。
肉雞;腹瀉;原因;治療
某養殖戶3000只肉雞,25日齡后雞群出現拉稀癥狀,使用藥物治療4d后,雞群癥狀未有明顯好轉,呈現加重現象。肉雞體重開始減輕,在喂食飼料中摻入1:3的黑藥,癥狀有所減輕,實際效果不明顯。4d后病雞數量逐步增加。后經獸醫剖檢病雞,初步診斷為大腸桿菌和支原體混合性感染。藥物治療一個療程,雞群癥狀未有好轉。使用抗病毒藥物與大腸桿菌藥混合治療3d后,雞群仍未有好轉。呼吸道癥狀加重,最高時每天死亡數35~42只 [1]。
病雞群呈現精神萎靡,羽毛松亂無光澤,出現縮頭、行走遲緩、扎堆、閉目、翅膀下垂、采食量降低或不食現象;拉稀,并伴有呼吸困難癥狀,部分病雞先排稀糞后排白色或褐色水樣稀便,嚴重的雞糞便會呈咖啡色或紅色,個別肉雞稀便中出現血絲。病雞會因為病癥嚴重程度表現出或輕或重貧血。發病后期,病雞因為腸道損傷,造成中毒加劇,翅膀輕癱,內分泌失調,食道膨大并充滿液體,病雞體重逐步減少,并伴有輕度神經癥狀,甚至死亡。
對13只雞進行剖檢,活雞5只,死雞8只。結果如下:1只活雞肺充滿黃色干酪物,輕微心包炎,腸黏膜厚度增加,腸道有血斑。另外4只活雞均出現腸黏膜脫落,腸道有淡黃色栓塞,并伴有腥臭味,直腸呈現條紋狀出血,而十二指腸呈現彌散性出血。死雞剖檢結果相似,小腸變大,回腸出現假膜,小腸黏膜脫落的程度各不相同,腸內有褐色內容物,腸壁有血斑塊。根據剖檢結果初步診斷該疾病為:球蟲、腺胃炎、支原體混合性感染造成肉雞的腹瀉[2]。
使用7號針頭將2滴抗原滴到潔凈的檢測平板上,約0.025ml,隨后滴加等量儲備檢血清,將2中液體充分混勻并涂布成2cm直徑的液面,晃動檢測板,2min后查看結果。出現明顯的凝集塊或凝集顆粒為陽性;無凝集為陰性;當結果介于二者之間時判為可疑。
將腸組織制成切片,使用姬姆薩氏液進行染色、鏡檢,發現裂殖子、裂殖體以及卵囊。將搗碎的鮮雞糞加入到含有適量飽和食鹽水中,混合均勻后再使用紗布進行過濾,靜止30min,用細鐵絲圈蘸取液面上水膜,隨后涂到載玻片上,壓上蓋玻片,鏡檢后發現球蟲卵囊。依據臨床癥狀,剖檢變化,實驗室檢查,判定為:小腸球蟲、支原體、腺胃炎混合感染。
(1)長時間用藥形成了蓄積性中毒,導致肉雞中毒性腹瀉。因此,先使用5%濃度葡萄糖飲水,連續使用3d,同時使用炎毒靈科亞華生產的抗病毒中藥+金達萊生產的肝腎普康+科亞華生產的抗球散進行拌料。
(2)上午將3袋廣東肇慶生產的咳喘流感康+3袋鄭州愛諾生產的氟美佳+1袋瑞馬克博爾生產的強力霉素添加到飲水中;下午將1瓶化工研究院產的速補金維氨于3袋泰山天寶生產的VAD3濃縮混合加入到飲水中。連續使用5d,3d后對養殖場進行回訪[3]。
結果:治療當天基本控制了肉雞死亡率;第2天死亡率表現下降,采食量逐步增加,呼吸道癥狀開始減輕;第4天均已恢復正常,停止稀糞排出。
針對肉雞腹瀉要尋找病因,對癥治療,不同類型不同的治療方式。例如中毒性腹瀉就需要排毒;細菌性腹瀉使用抗菌消炎類藥物;飼料造成腹瀉要改善飼料搭配;球蟲引起的腹瀉,使用球蟲藥。只有找到肉雞腹瀉的原因非常重要,使用正確的治療方法才能取得明顯的效果。
[1]黃昕.雞常見腹瀉疾病的診治方法介紹[J].養殖技術顧問,2011(2):114.
[2]朱乘運.雞大腸桿菌和禽流感混合感染的綜合防治措施[J].獸醫導刊,2016(17):19-20.
[3]楊同濤.蛋雞絳蟲病的防制[J].獸醫導刊,2016(17):12-13.
井偉 (1969.1-),男,山東省臨朐縣人。大專,獸醫師,主要從事畜牧獸醫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