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詩韻 邱文慧 通訊作者:冼建春
(1.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三臨床醫學院,廣東 廣州 5104052.廣州中醫藥大學針灸康復臨床醫學院3.廣州中醫藥大學)
禤國維運用中醫食療治療皮膚病經驗介紹
郭詩韻1邱文慧2通訊作者:冼建春3
(1.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三臨床醫學院,廣東 廣州 5104052.廣州中醫藥大學針灸康復臨床醫學院3.廣州中醫藥大學)
禤國維;中醫;食療;皮膚病;名醫經驗
禤國維教授,第二屆國醫大師,當代中醫皮膚病名家,擅長各種皮膚疾病的診治,在學術思想和臨床診療中均有較高的造詣。中醫食療是在中醫理論的指導下,根據人們體質選用合適的食物或食藥調配成食療配方,并在食療及食忌理論指導下飲用、食用的一種預防和治療疾病的方法。禤國維教授十分注重方藥與食療相結合,重視“藥食同源”的理念,并積累了大量經驗[1]。筆者現將禤國維教授運用中醫食療治療皮膚病的經驗整理如下。
帶狀皰疹屬于中醫學“蛇串瘡”“纏腰火丹”等范疇。臨床以簇集性水泡、沿著身體一側周圍神經呈帶狀分布為特征性表現,并伴有明顯而劇烈的神經痛。帶狀皰疹的基本病機是濕熱內蘊,感受邪毒,遷延日久容易遺留神經痛,治療側重清熱利濕,解毒止痛。禤國維教授認為臨床中配合相應的食療能有效促進身體恢復。
1.薏苡仁粥:脾胃濕熱型患者宜食用薏苡仁粥。做法:薏苡仁30~60 g,加入適量大米、清水,煮成稀粥,適當調味后即可食用。
2.馬齒莧粥:肝經濕熱型患者宜食用馬齒莧粥。做法:馬齒莧100~120 g,洗凈切段,加入大米、清水適量,煮成稀粥,適當調味后即可食用。
3.豨薟草根燉豬蹄:帶狀皰疹疼痛明顯者宜食用豨薟草根燉豬蹄。做法:豨薟草根60 g,豬蹄1只,黃酒100 mL,以上食材同入砂鍋中,加入適量清水,文火燉至豬蹄熟爛即可食用,每日2次。
4.三七木瓜酒:帶狀皰疹后遺癥疼痛明顯者宜飲三七木瓜酒。做法:三七15 g,木瓜35 g,白酒500 mL,以上食材一同放入空瓶中加蓋密封,浸泡15 d后即可飲用,每日適量。
蕁麻疹屬于中醫學“隱疹”范疇。臨床以局部或全身出風團、瘙癢為特征性表現,是一種變態反應性疾病。本病病程較長,極易反復發作。禤國維教授認為蕁麻疹患者應注意生活調理和飲食調攝,不同證型患者配合相應的食療藥膳,使藥物治療與飲食調攝雙管齊下,方可有效控制病情,輔助治療。
1.紅棗豬胰湯:氣血不足型患者宜食用紅棗豬胰湯。做法:紅棗250 g,新鮮豬胰1個,加適量水和食鹽燉熟即可。飲湯食肉,每日1次,2個月為1個療程。
2.醋木瓜生姜:風寒束表型患者宜食醋木瓜生姜。做法:米醋100mL,木瓜60 g,生姜9 g,以上食材一同放入砂鍋中煮至醋干即可。食用生姜和木瓜,早晚各1次,7 d為1個療程。
3.冬蟲夏草燉雞:肺腎陰虛型患者宜服冬蟲夏草燉雞。做法:冬蟲夏草5 g,枸杞子9 g,竹絲雞半只,生姜3片,蜜棗1枚,加水適量,以上食材一同放進鍋中文火燉2 h即可,飲湯食肉。
4.生地元魚湯:陰虛火旺型宜服生地元魚湯。做法:生地黃18 g,紫蘇葉10 g,元魚(鱉)1只,加水200 mL,以上食材一同燉熟后再下紫蘇葉稍煮片刻即可。飲湯食肉,每日1次,7 d為1個療程。
5.蟬蛻糯米酒:風熱束表型患者宜飲蟬蛻糯米酒。做法:蟬蛻3 g(蟬蛻需研成細末),糯米酒50 g,于糯米酒中加水250 mL一同在鍋內煮沸,置于碗內,再加蟬蛻粉攪拌均勻即可,每日2次。
6.黑芝麻醬:黑芝麻醬對各型蕁麻疹患者均有增強體質、強化肌膚之效,宜常食用。做法:黑芝麻(研碎)9 g,白糖9 g,黃酒1盅,一同調勻后置于碗內,在鍋內蒸半小時后即可服用。每日早晚空腹時食用,3~5 d為1個療程。
夏季皮炎屬于中醫學“夏疥”“暑熱瘡”等范疇,是一種季節時令性的炎癥性皮膚病,好發于夏季6~8月。本病主要因外感暑熱夾濕之邪與內蘊濕熱相感,蘊于肌膚所致,治療以清熱解暑、除濕止癢為原則。夏季皮炎預后良好,但極易復發。禤國維教授建議患者適當配合具有消暑清熱化濕功效的食療藥膳以祛邪外出,鞏固療效。
1.清暑湯:竹葉10 g,荷葉10 g,西瓜皮30 g,加水適量,一同煎煮后加糖調服,每日1次。
2.冬瓜薏苡綠豆湯:冬瓜(連皮)適量,綠豆100 g,生薏苡仁30 g,以上食材加糖一同煮熟即可。每日1次,有清暑化濕之效,也可用于夏季保健。
3.五花茶:金銀花、菊花、槐花、木棉花、雞蛋花各等分,洗凈后加適量的水煮沸即可,可當作茶飲。
銀屑病屬于中醫學“白疕”范疇,是一種常見的原因不明的慢性皮膚病,臨床治療效果不佳,難以根治。禤國維教授認為銀屑病患者既要調攝飲食,也要避免盲目忌口。患者經常大量脫屑,容易形成低蛋白血癥。若因過度忌口導致蛋白攝入不足,反而對疾病造成不良影響,應注意忌食煙酒和過于溫性的食物即可。患者亦可適當配合服用以下5種食療方促進疾病恢復。
1.赤小豆綠蘆根粥:赤小豆30 g,綠豆30 g,鮮蘆根10 g,大米50 g,以上食材一同放入鍋中煮熟后即可食用。
2.赤小豆黃芪粥:黃芪50 g,加水1 500 mL,煎煮至1 000 mL時再放入大米30 g和赤小豆50 g,煮為稀粥即可食用。
3.赤小豆茅根牛角粥:赤小豆50 g,大米50 g,鮮茅根100 g,水牛角100 g。將鮮茅根、牛角放置鍋中,加水2 000 mL,煎煮至1 000 mL時再加入赤小豆、大米和適量紅糖,煮熟即可食用,每日1次。
4.地黃丹皮粥:先將生地黃、牡丹皮各15 g水煎取汁,再加大米50 g煮為稀粥,待熟時放入扁豆花10 g煮一二沸即可食用。
5.二藤烏蛇湯:將雞血藤、首烏藤各30 g(布包),烏蛇1條(去皮、頭、雜),洗凈切段后一同放入鍋中,加入適量清水煮至烏蛇熟后去藥包,適當調味即可食用。
生殖器皰疹屬于中醫學“陰瘡”“陰疳”等范疇,是一種病毒性傳播疾病,無法徹底治愈,且極易復發。臨床分為原發性和復發性兩種,復發性有發作期和非發作期兩個階段。禤國維教授認為本病與肝、脾、腎關系最為密切,治療復發性生殖器皰疹非發作期時以補益肝腎、益氣補脾為原則。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增強機體免疫力,避免單純皰疹病毒對身體的侵襲,防止反復發作。飲食調理上,建議患者多食具有補腎健脾養陰功效的食物。
1.淮山玉竹薏米湯:淮山藥30 g,玉竹30 g,薏苡仁50 g,加水適量,煲湯食用。
2.土茯苓水魚湯:新鮮土茯苓30 g,水魚1只,加水適量,燉熟調味即可,飲湯食肉。
3.北芪枸杞湯:北黃芪30 g,枸杞子20 g,加水適量,煲湯食用。
食療是中醫藥文化中一顆璀璨的明珠,因為缺乏系統的整理,逐漸被人們輕視其重要的價值。禤國維教授重視食療的作用,以“用食干疴,適情遣病”為指導理念,在治療皮膚病時配以相應的食療方,與方藥相輔相成,取得了顯著的療效。
[1]李紅毅,歐陽衛權.當代中醫皮膚科臨床家叢書之禤國維[M].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4:64-198.
2017-01-12)
歡迎訂閱《中國民間療法》雜志合訂本
2010、2011、2012、2013年《中國民間療法》雜志合訂本,每本定價128元。2014年《中國民間療法》雜志合訂本,每本定價158元。2015、2016年《中國民間療法》雜志合訂本,每本定價168元。
請按以下地址到郵局匯款:北京市朝陽區北三環東路28號易亨大廈1602室。收款人:中國民間療法編輯部收。郵編:100029。請務必寫清您的姓名、詳細地址、郵編、電話及詳細購刊目錄。也可通過微信小店(微信號:zgmjlfzz)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