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 原
(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伊金霍洛旗納林陶亥中心衛生院,內蒙古 鄂爾多斯 017205)
小柴胡湯治療經期感冒的體會
羅 原
(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伊金霍洛旗納林陶亥中心衛生院,內蒙古 鄂爾多斯 017205)
小柴胡湯;經期;感冒;體會
經期感冒在古典醫籍中少有論述。女性月經來臨時,氣血先行,胞宮開放,全身氣血下注胞宮,脈絡空虛,陰血驟虛,六淫外邪易于乘虛侵襲。又因現代女性衣著單薄,過食生冷,正逢經期外邪入侵,正氣不足,營衛不和。癥狀以經期出現惡寒發熱,頭痛,乏力,鼻塞,流涕,咳嗽,咽痛,或伴有乳房脹痛,小腹疼痛,月經量少或多,色暗。本病主要為表證,風寒、風熱癥狀夾雜,不宜使用強烈解表劑,應以小柴胡湯解表。《金匱要略》記載:“婦人中風發作七八日,續來寒熱,發作有時,經水適斷,此為熱入血室,其血必結,故使如瘧狀,發作有時,小柴胡湯主之。”
小柴胡湯主治少陽病,功用為和解少陽,調解營衛。小柴胡湯原方組成:柴胡12 g,黃芩9 g,人參6 g,半夏9 g,甘草6 g,生姜9 g,大棗4枚。柴胡為君藥,輕清升散,疏邪透表。黃芩為臣,配合柴胡,一散一清,共解少陽之邪。半夏和胃降逆,散結消痞,為佐藥,助君臣藥攻邪之用。人參、甘草為佐,生姜、大棗為使,起到益胃氣、生津液、和營衛的功效。
1.患者,女,33歲,2013年11月3日就診。患者自述3年前在月經期間受寒后,每逢月經來潮即發感冒,每次發熱持續6~9 d。服用一般感冒藥無效,待月經過后感冒痊愈。患者舌淡,苔薄白,脈沉弦。診斷為經期感冒。治法為調解營衛,和解少陽。擬以小柴胡湯加減治療。組方:柴胡16 g,法半夏10 g,人參8 g,陳皮10 g,葛根12 g,茯苓12 g,荊芥10 g,黃芩12 g,白芍10 g,甘草6 g,生姜9 g,大棗4枚,7劑。水煎服,每日1劑,隨后感冒癥狀消失。二診繼服初診方鞏固治療,隨訪1年經期感冒未復發。
2.患者,女,42歲,2011年10月12日就診。患者自述9 d前來月經時著涼,惡寒發熱,頭項強痛,頭痛身疼,惡風,鼻塞,流鼻涕,咳嗽微喘,體溫不高,口干口苦,舌淡苔白,脈沉細。患者自服西藥無效。診斷為經期感冒伴咳嗽。治法為和解少陽,調營宣肺。擬以小柴胡湯加減治療。組方:柴胡24 g,黃芩14 g,法半夏12 g,生姜9 g,陳皮12 g,荊芥12 g,杏仁9 g,白芍10 g,款冬花10 g,甘草6 g,桂枝8 g,大棗4枚,7劑。水煎服,每日1劑,服藥后癥狀明顯好轉。二診繼服初診方鞏固治療,鞏固療效。
小柴胡湯是治療少陽證的祖方,也是治療經期感冒的一個良方。然而,在臨床運用中,或有效,或無效,究其原因,筆者認為還是對此方的認識不夠。小柴胡湯通過和樞機以達到和解少陽、調解營衛的作用。一是小柴胡湯治療經期感冒的主要藥物是柴胡,劑量最大,一般是12~24 g。二是抓主癥、主脈,不必悉具。三是使用本方時隨癥靈活加減,不可拘泥不變。
[1]萬文蓉.張仲景小柴胡湯臨床運用發微[J].中華中醫藥雜志,2013,28(1):124-127.
[2]王振福,李玉華,高俊杰.小柴胡湯在臨床運用中的體會[J]. 內蒙古中醫藥,2013,32(11):17.
2017-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