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貽珍
摘 要:小學數學到了高年級會學習一些應用題,高年級的數學應用題是教學中的重點,同時也是學生學習的難點部分,所以在復習中應用題是至關重要的。本文針對現在高年級數學應用題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做出了探討,同時也提出一些教學策略,希望可以幫助到以后的數學應用題教學。
關鍵詞:小學高年級數學 應用題 策略 探索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隨著年級的不斷增長,在數學科目上應用題就逐漸的成為了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小學數學高年級的應用數學題教學是現在教學中教師著重強調的部分。現在教師在不斷的改革和創新教學方式,從本質上提高小學數學的思維能力,
一、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現階段來說,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很多高年級的學生在數學學習上都會覺得應用題是比較難的,同時對應用題也沒有充分的了解,在回答起題目來也覺得很難解答,從而學生就會對數學學習產生厭煩甚至是討厭不想學數學的情況。這對于學生日后的學習工作是非常不好的,同時也會對學生產生十分不好的影響。
還有一個問題就是教師在高年級應用題的教學上需要加強方式。現在教師在教學方式上太過單一,教學結構也過于呆板了,沒有靈活的教學方法讓學生覺得應用題的解答是簡單容易的。從而對學生以后的數學學習產生了不好的影響,再其次,數學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較少,教師采取的教學方式受到了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灌輸式的教學方式讓學生被動的接受知識,沒有主動的進行學習,從而學生不能更進一步的學習,使學生參與數學學習有些苦難。同時有些教師在講解應用題的時候會將應用題進行分類。也就是給應用題劃分類型,想讓學生找到相對應的解題方法,但其實這種劃分類型的方式也有一定的難問題。因為教師將每一個類似題型進行劃分,那么就會使學生的數學思維得到了禁錮,以后學生在做類似題目的時候都會采用相同的方法來進行公式化的求解,這樣對學生自主創新思維能力就沒有積極的幫助,會使學生的思維模式受到一定的限制。
二、小學高年級數學應用題教學對策
為了進一步的完善和提高小學高年級數學應用題的教學效果和質量,必須要采取相對應的教學策略來加強小學生應用題的解題方法。在數學應用中需要加強數學應用題目的教學方法,需要針對性的讓學生進行數學應用題的學習,深入對應用題的解析,從而進一步的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需要十分注意培養學生的解題思路和解題習慣。在解題的過程中教師需要積極的引導學生找到題目中的關鍵信息,對其進行分析,通過自己的思考整理自己的思路來發現解題技巧。比如在解一個關于距離的題目時,教師首先要做的就是教會學生畫圖。在解題過程中需要教會學生看關鍵的信息,然后將題目中的距離和重點人物都標準在草稿紙上,通過距離之間的引導線就可以知道題目所有的已知條件,從而可以清晰的看到所有的求解條件,再講需要算出的答案畫上問號,學生就可以快速的得出答案了。如果能夠長期鼓勵學生多多的按照畫圖的方式來進行解題,培養他們整理出自己解題的清晰思路,那么學生就會對應用題的回答具有很大的興趣,應用題的回答正確率也從而提高了很多。
教師還需要做的是要鼓勵學生自己編一些應用題。學生自己編題然后在通過自己的努力來解決,會帶給學生很大的成就感。比如說出一道這樣的題目,購買10把尺子需要15元,問購買20把同樣的尺子需要花費多少錢。教師在將這道題目的時候,需要先引導學生算出一把尺子需要多少錢,然后在以一把尺子的價格算出20把需要多少錢。算出答案之后,教師就可以讓學生根據已知的條件來編一些自己感興趣的題目了。學生通過對自己編的題目的解答過程,需要教師在一旁進行指導,教師需要告訴學生編題目不能亂編,最好是編一些與日常生活相關的,這樣自己會感到更熟悉。同時編寫的應用題應該要有價值,可以體現出自己的數學水平也是正確的做法。
三、結語
總之,小學數學對于小學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教師需要花費心思去教育學生數學。在高年級應用題的教學上可以通過結合學生日常生活來出一些題目讓學生有親近感,同時也需要教師充分的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數學課堂的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 陳玉嬪.小學高年級數學應用題教學的三點體會[J].華夏教師,2015(19):46-47.
[2] 曹當榮.小學數學高年級應用題解題技巧分析[J].教書育人,2013(16):52.
[3] 陳常好.“合作探究模式”在小學高年級數學應用題教學中的應用[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5(10):127+129.
[4] 房艷芳.論小學高年級數學應用題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A]. 《教師教學能力發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十五卷)[C].《教師教學能力發展研究》總課題組,2016:5.
[5] 林玲珠.小學高年級數學應用題教學策略探析[J].黑河教育,2015(01):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