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龍博
摘 要:因學生語文思維的活躍直接關系到其學習效率,所以教師在語文教學中要注重這方面。結合實際情況,采取有效措施培養學生語文思維,以此能夠推動學生健康發展。基于此,本文主要就對教師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語文思維進行重點探究。以期能夠進一步推動學生個性化發展,提高其語文學習能力。
關鍵詞:高中語文 思維 培養
所謂的語文思維就是指語言與思維的一種結合。對于學生來說,語文思維不僅能夠有效提高自身學習水平,同時還有助于其他學科的學習。因而作為高中語文教師,在教學中需加強對學生語文思維能力的培養,以此能夠進一步提高學生語文學習能力。
一、語文思維培養的特性
(一)廣泛性
語文這門學科,不僅是學生學習其他課程的重要基礎,同時還是其探究世界的重要工具。結合實際發現,語文在實際應用中能夠解決各種問題,如歷史、資源、環境、經濟等。因而所涉及到的范圍比較廣。
(二)滲透性
滲透性是教師培養學生語文思維的重要特征。而針對此特性,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語文所具有的范圍廣特點;二是,語文知識所受到的自然影響。前者是因學生在生活中各個方面受到語文知識帶來的影響,如歌曲、標語等。而后者則是指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針詩詞文章的內容而所激發的語文思維[1]。通過對這些聯系的不斷滲透,充分體現出語文思維培養具有的特征。
(三)交流性
教師對學生語文思維培養,基本是在具體交流溝通中所進行的。在此過程中,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對相關問題進行思考,并進行語言組織。經過長時間的鍛煉,有效提高學生語文思維能力[2]。
二、高中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語文思維的策略
在當前高中語文教學中,要想能夠更好的培養學生語文思維。作為高中語文教師首先要結合具體教學內容,選擇合適的方式進行。具體有以下幾點:
(一)進行情境教學,提高學生語文思維能力
教師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可通過情境教學方式的應用培養學生語文思維能力。關于情境教學,就是指教師結合實際教材來創造出與之相關的教學情境。促使學生在此情境中提高學習效果[3]。比如在《荷塘月色》這篇課文教學中,教師可通過對輔助道具的有效利用,為學生學生創建相應的情境。如借助多媒體展示與荷塘月色相關的圖片或視頻。這樣做,不僅在一定程度上加深學生對這篇文章的理解,同時還在激發其想象力上起到重要的作用。在此過程中,教師還可根據此內容,對學生進行提問:荷塘月色中最吸引你的地方是哪里?荷塘月色表達出作者怎樣的情感?。在這些問題的驅動下,引導學生課文學習中尋找答案。從而能夠不斷提升學生語文思維。
(二)注重對教學內容的豐富,培養學生辯證思維能力
對高中階段的學生來說,在理論思維能力上獲得較大的提升。因而在此階段的學生,基本能夠用發展和聯系的眼光看待各種事物。這時教師則需加強對學生辯證思維能力的培養。對于這方面的培養,教師可從語文作業布置方面入手。在具體設置過程中,需根據各個學生學習實際情況,進行針對性的引導。讓學生能夠學會對自身生活觀察。這樣做,主要是讓學生學會利用辯證思維提高自身學習效果[4]。比如,教師在給學生講解有關《近朱與近墨》等寫作教學中,教師可引導學生通過辯證思維方式進行。
(三)利用合作學習培養學生語文思維
在語文教學工作中,教師要想能夠讓學生更加深入的學習相關知識,并激發其發散思維。教師則可利用合租學習模式,讓學生在相互協作的過程中逐漸養成語文思維。比如在給學生講解《裝在套子里的人》這節內容中,教師則可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對課文中所存在的問題進行探討。在此過程中,教師需根據學生具體情況,合理分組。實踐證明,在語文教學中開展合作學習教學活動,能夠幫助學生在組員交流的過程中吸取新的學習思路。同時還極大的擴展其語文思維。由此可見,合作學習在培養學生語文思維上具有重要意義,需要教師在教學中對以此予以足夠的重視。
結 語
綜上所述 ,在當前高中語文教學中只有不斷提高學生語文思維能力,才能夠進一步推動學生發展,提高其語文學習效果和能力。因而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能夠結合實際教學內容,選擇合適的教學方式培養學生語文思維。對于如何在課堂教學中培學生語文思維,教師則可按照上述方式進行,即進行情境教學,提高學生語文思維能力、注重對教學內容的豐富,培養學生辯證思維能力、利用合作學習培養學生語文思維等。通過這些方式的有效應用,不僅在一定程度上調動學生學習語文這門課程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還有效擴展其語文思維能力。
參考文獻
[1] 陳晨. 高中語文閱讀教學邏輯思維能力培養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6.
[2] 姬冬玲. 高中語文議論文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培養研究[D].石河子大學,2015.
[3] 張玉忠.淺議高中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語文思維[J].中國校外教育,2017(11):37-38.
[4] 盧城恩.高中語文教學中語文思維能力的培養策略探討[J].課程教育研究,2016(1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