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學科學課程是一門以培養學生科學素質為宗旨的義務教育階段的核心課程,以探究活動為主的課程。學生探究力的培養是當下新課程改革必須關注的課題。下面我就培養小學生科學探究力一些做法列舉兩個課堂教學案例。
關鍵詞:探究;觀察;實驗;交流
小學科學課程是一門以培養學生科學素質為宗旨的義務教育階段的核心課程,以探究活動為主的課程。科學素質一般包括:對自然現象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運用基本的科學知識和技能認識自己和周圍世界的能力,具備進行科學探究所必需的科學思維和方法,與自然界和諧相處的生活態度等。小學科學作為一門承擔科學啟蒙任務的基礎課程,學習過程是充滿著觀察、實驗、模擬、推斷等探索性與挑戰性的活動。在小學科學教學過程的探究學習,讓學生經歷 “推測—實驗—驗證—討論交流—得出結論”的科學探究的過程,就是要注重知識的發生、發展過程,改變教師以例題、示范、講解為主的“教”的方式和學生被動接受的“學”的方式,按照開展科學研究的方式進行教學活動,讓學生在教師的組織、引導、合作、交流下自己發現問題,主動獲取知識。
學生探究力的培養是當下新課程改革必須關注的課題。下面我就培養小學生科學探究力一些做法列舉兩個課堂教學案例。
比如我在教學《物體在水中是沉還是浮》,讓學生觀察物體的沉浮前,先進行大膽的猜測,把認為浮的物體放一邊,你認為沉的另一邊,有爭議的放中間。再讓學生動手實驗,驗證猜測,并組織交流,在實驗中,我們得出什么結論?活動始終圍繞著“物體的沉浮和它的大小、輕重有關嗎?”這一問題展開的,并強調填寫好“沉浮與什么因素有關”實驗報告單,讓學生邊實驗觀察,邊記錄,避免有價值的科學信息丟失,為學生交流做好充分準備,同時又養成了學生記錄的良好習慣。通過學生的實驗、觀察、討論與交流,最終得出物體的沉浮與它的大小、輕重有關系,物體的沉浮與它所受浮力和重力的大小有關,與物體、液體的密度有關等,雖然不要求小學三年級學生得出多么準確、科學合理的結論,但我們必須有一個正確的導向。這樣用觀察法、實驗法既培養了學生善于動手、善于動腦的能力,又保持和發展了學生探究周圍事物的興趣和好奇心。
學習科學必須有一定的實驗能力,包括實驗設計、實驗操作、實驗觀察記錄、整理記錄資料等方面的能力。通過設計實驗,分析結果等能鍛煉和培養想象能力和分析能力;三年級小學生剛上科學課動手操作能力比較好,但自主探究能力比較弱,所有在教學中我十分關注學生的科學探究的能力培養。比如在教學小學三年級《把液體倒進水里》一課,我在學生已知液體形態特點的基礎上,通過把液體倒進水里,認識液體在水中的沉浮、液體和水混合后體積和重量的變化,多角度多方位的認識液體的性質。
利用實物導入新課,為學生帶來了水、油、雞尾酒、洗手液、白醋等。不僅可以引出今天要學習的內容——液體,同時這些液體也是下面實驗的材料,更是學生們所熟知的生活物品。
開課我以播放提前錄好的菜湯里滴油,洗手液倒進水里,調制雞尾酒的視頻,讓學生從熟知的生活場景中發現液體倒進水里的現象,讓學生說說觀后感,老師小結。
小學科學課程是一門具有活動性質的課程,能夠最大限度地將科學探究活動過程呈現在課程內容中。所以課堂開始了四個實驗探究活動:活動一:學生小組實驗,把油和蜂蜜分別倒進水里;活動二:教師演示實驗,把油和蜂蜜同時倒進水里;活動三:學生小組實驗,探究液體混合之后體積變化的實驗;活動四:教師演示實驗,探究液體混合之后質量變化的實驗。通過實驗一是培養學生關注生活。從生活中發現問題,并學著自己去解決問題的能力。例如在觀看一些生活中的液體倒進水里的場景,讓學生自己去發現現象,并試著去解釋這些現象。二是重視小組合作實驗。在本節課中,根據三年級學生動手能力和思維能力,設計了兩個學生實驗,學生都積極的進行實驗預測、動手實驗、填寫實驗結果、匯報交流。我在巡視指導中注意關注關心每一位學生,發現大部分小組合作默契,有效率。三是重視教學評價,通過評價去指引學生的行為。科學課程的教學評價主要是為了促進學生的學習和發展,因此評價在整個教學過程之中在教學中,隨時關注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與反應,及時給予必要的適當的鼓勵性、指導性的評價。例如以獎章表揚表現好的學生小組,其它小組自然也就知道該怎么做,做得好不好。對每個學生的回答都要給予評價,不僅要對學生回答予以肯定,更是提醒學生們要學會傾聽。讓每個孩子在鼓勵評價中獲得自信、滿足、快樂。四是重視學生間的互相評價。在學生匯報和展示實驗結果后,請其他小組的同學評價“他們做法是否科學,有哪些不足之處,還可以怎樣改進?”讓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體現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從提出問題、進行猜想、實驗活動、得出結論,本課以小組合作學習,讓學生分小組實驗,匯報、展示,使學生學會分析、欣賞、分享、互助、默契,效率,充分讓學生親歷科學探究的過程,培養學生科學探究的能力。
義務教育小學科學新課程標準要求應盡可能地向學生提供充分的科學探究的機會,使他們像科學家那樣在進行科學探究的過程中,體驗到學習科學的樂趣和魅力,一方面能增強學生科學探究的能力,另一方面能幫助學生更加有效和深刻地獲取和掌握科學知識。所以在我們的科學堂課教師要根據小學生有限的理解、認知水平,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問題,解決問題,學到知識,并讓學生體會科學探究中的樂趣,激發科學課學習濃濃的興趣。
主要參考文獻:
[1]《科學(3-6年級)課程標準》
[2]文本達:《研究性學習實踐與探究》
[3]蘭本達、王政等老師的《小學科學教育“探究-研討”教學法》、《略談小學科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能力》
作者簡介:自貢市自流井區少年宮 黃昌旭 地址:四川省自貢市自流井區匯東紫薇路南湖郡東區30棟2單元2號 郵編64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