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東俠
如今的世界是信息化的世界。以網絡技術和多媒體技術為核心的信息技術已成為拓展人類能力的創造性工具。人工智能、量子通信科技以及超級計算機……這些領先世界的科技技術讓中國逐漸從跟隨者演變為領跑者。高鐵、支付寶、共享單車、網購,“新四大發明”的出現是中國為世界的發展貢獻新的中國智慧,這些令人矚目的變化,無一不是科技信息技術在現實生活中的運用。
為了順應這樣的發展變化,我國制定了以“信息化帶動教育的現代化,努力實現基礎教育的跨越式的發展”的教育策略,在這一方針的指引下,針對信息技術在課堂中的應用的研究也越來越廣泛和深入。
信息技術在美術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除了眾所周知的搜集整理資料和多媒體展示之外,PS等繪圖軟件在教學中的使用,也讓信息技術在美術課堂上的應用有些更深層次的發展。在遼寧省教育信息學會組織的《小學信息技術融入美術課堂教學的研究》這一課題研究中,我就對“繪圖軟件在教學中的使用”做了初步探索。
一、CG繪畫的應用,讓學生對繪畫有了更多的認識。
CG 是英文 computer grephics 的意思,翻譯過來是電腦圖型圖像,也就是用電腦繪制圖畫。CG 技術是現代信息技術的一項重要應用,目前在影視制作、媒體傳播中起著重要的作用。CG繪畫也一直是我的研究專長。
在《小學信息技術融入美術課堂教學的研究》這一課題研究中,盤錦市興隆臺區教育局將研究方向確定在盤錦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古漁雁”民間故事上。
近幾年來,盤錦市興隆臺區教育局在地域文化的挖掘和整理方面做了大量實質性的工作,并將這些鮮活的文化因素落地與小學美術課堂的教學銜接,取得了一系列成功的經驗和可以借鑒的成果。這一次將“古漁雁”民間故事作為課題的主攻方向,是對盤錦地域文化進行大范圍梳理之后,集中力量對富有價值的項目進行進一步的細化研究的舉措。的主持人要求參與課題的老師,在美術課堂教學中,用繪畫語言,講述“古漁雁”民間故事,讓非物質文化在學校教育體系中傳承。
此次課題,我用PS(Photoshop)繪制了連環畫《龜灘的由來》,在學生面前呈現了一組水墨風格的連環畫。學生們第一次在電腦中看到水墨的濃淡侵染,酣暢淋漓的表現,讓他們對CG技術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也給他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PS是一款強大的圖形圖像軟件,不但可以用來繪畫,還可以制作動畫,我們在媒體中看到的很多動畫作品都是又它編輯處理得。當這些神奇的影像一一被解密出來時,學生們被深深震撼。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這樣的人生體驗,相信將來有機會,會有更多的學生從事這樣的研究,讓他們的生活更加多姿多彩。
二、用PS設計圖形,使創作事半功倍。
本課題我選擇用刮畫的形式來創作插畫,對于插畫來說算是一種新的嘗試。刮畫在創作中有“留下線條”和“刮掉線條”兩種方式,在講授刮畫的兩種創作技法的這一環節中,我并沒有像平時一樣,用刮畫紙,一點一點的制作范畫。而是使用PS將這一過程簡單化。
針對兩種刮畫方式,我設計了兩幅技法圖:首先,我選擇一幅適合的圖形,將圖形的線條加粗,然后使用選擇工具選中線條,將選中的部分刪除,這樣就模仿出“刮掉線條”的技法;選中線條,然后使用反選工具,將其余部分刪除,這樣就模仿出“留下線條”技法。十幾分鐘的時間,就完成了可能需要幾十分鐘才能完成的范畫任務。
同理,PS在工藝設計方面的使用使得繪畫變得省時省事。在工藝與設計基礎教育中,教師要做大量的示范,由于這類教學內容的圖形非常規范、嚴格,填色技巧很講究,因此范畫的制作都非常耗時費力。然而在電腦中進行圖形繪制、著色、編輯和修改,都非常方便,因為軟件中提供了大量的繪圖工具和編輯命令供用戶使用。比如說傳統圖案中的單獨紋樣、二方連續紋樣、四方連續紋樣等在電腦中生成圖形都是比較容易的事情。平面構成中點、線、面等元素的構成,以及重復構成、漸變構成等一系列構成原理和方法都可以在電腦中顯示。
不但可以節省大量的時間,而且在課件中展示也更為方便。
三、使用PS,教材中的重點、難點迎刃而解。
刮畫的效果好與不好,很大程度上在于刮掉的亮面的面積是否足夠大,如果亮面大,那么畫面就會醒目,這也是本課的教學難點。如何讓學生直觀理解這一內容呢?我采用的是對比的方法。
選擇幾幅學生作業,讓學生觀看,然后將作業中的線條加寬,將畫面中的部分形象做刮出亮面,再將老師修改后的作業與之前的作業形成對比,在直觀演示中,學生立刻就理解了如何能讓刮畫呈現出更好的效果。教學難點迎刃而解。
美術教材中很多理論性的知識,如構圖、構成、色彩知識、透視知識等等,用講解的方式往往很難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但是如果將PS引入教學,這些問題在直觀演示中就會變得非常容易。如《重重疊疊》這一課,將單一元素通過簡單的復制粘貼,就可以瞬間完成重疊的概念演示,在變大變小的排列中,又可以將空間透視的理念注入其中。平面構成中點、線、面等元素的構成,以及重復構成、漸變構成等一系列構成原理和方法都可以在電腦中顯示。就以重復構成來說,例如:《美麗的花邊》一課,我先設計了一個簡單的圖案,在授課過程中按設定的骨格排列方式,把圖案進行方向、大小、顏色的變化,再加以動畫設置,很方便地完成重復構成圖案,這樣一來,學生在視覺上有了直觀的感知能力,電腦美術設計操作靈活多樣,可塑性強,有時會出現意想不到的效果,從而激發學生的興趣,更重要的是學生作業完成后產生成功感、自豪感更是培養、延續其美術興趣的渠道。
PS在教學中的嘗試,無疑為教師提供了更便捷的技術手段,同時也讓美術課堂教學更為豐富多彩。這些手段的運用,能促進學生想象思維和創作思維的發展,有利于學生思維能力、想象能力、認識能力和綜合能力的培養和提高,能夠培養出更高素質的人才,為實現中國夢不斷努力,讓中華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