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萍
摘要: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幼兒教育也在不斷的改革和前進。當今,游戲已經成為了幼兒教育的核心,這樣一種深受孩子們喜愛的活動成為了施教的有力形式。在眾多的游戲類型中,兒童民間游戲以獨特的色彩和較強的教育性也成為了重要的構成部分。幼兒教師應認識到兒童民間游戲的利用價值,將其廣泛應用于學前教育活動中。
關鍵詞:兒童;民間游戲;幼兒教育;價值;意義
引言:
民間游戲指的是具有濃厚生活氣息并帶有傳統文化色彩的一類游戲。與如今發展出的新型游戲模式相比,更加的貼近生活,也擁有著一定的文化內涵。幼兒教育工作的發展使得學前教育的手段不斷更新,游戲作為主要的教學開展形式,也應在形式上有所創新,體現豐富性和多樣性。這需要廣大的幼兒教育工作者加強對兒童民間游戲的收集和利用,為教育工作注入新的活力。兒童民間游戲在幼兒教育中的價值和應用意義具體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兒童民間游戲有助于增強幼兒體質
游戲活動的開展需要孩子們全身心投入,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無疑將獲得體能的訓練。一些我們常見的兒童民間游戲如踢毽子、跳繩、跳房子,都對幼兒的身體素質起到了鍛煉的作用,這將在給予他們強健體魄的同時促進他們的心理健康,增強他們合作、競爭的意識。就以踢毽子來說,幼兒們聚集在一起進行踢毽子比賽,在這個過程中,幼兒們進行了身體各方面的鍛煉,并且很大程度上鍛煉了幼兒的腿部肌肉,使幼兒在玩耍的同時增強了自身的平衡能力。而丟沙包游戲,一方面可以鍛煉幼兒的思維能力,他們需要進行合理的布局以便不會過早的淘汰,另一方面,幼兒們需要與隊員之間進行合作分工,一個眼神或是一個動作都可以暗示對方作出相應的反應,這又很好地培養了幼兒們團結協作的能力,同時鍛煉了幼兒身體上各部分的肌肉。捉迷藏這個游戲又帶來了不同的鍛煉效果,由于孩子們在玩耍的過程中,需要針對小伙伴們躲藏的地方進行仔細的排查,同時要善于觀察周圍環境的變化并且需要在最最短的時間內找到躲藏起來的小伙伴,這樣的游戲使得幼兒在玩耍的過程中增強了體質,適當的跑步可以增強幼兒的心肺功能。可見,兒童民間游戲可以幫助幼兒增強體魄[1]。
二、兒童民間游戲有助于促進幼兒樹立正確觀念
幼兒的年齡特點決定了他們的可塑性較強,任何簡單的事物對幼兒的影響都會變得根深蒂固,因此,對幼兒進行合理的教育可以幫助幼兒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念。兒童民間游戲在鍛煉幼兒身體的同時,還可以幫助幼兒樹立正確的觀念,建立健全的人格。兒童民間游戲簡單,幼兒參與其中可以很快速的了解游戲規則。一般,兒童民間游戲一般都是五六個孩子在一起玩耍。這就形成了一個團隊,幼兒在這樣的團隊中可以充分發揮自身的優越性,自行安排游戲任務。例如,在玩踢毽子的游戲中,可以分成2隊,將每隊隊員所踢毽子數加起來便是這一隊所得成績,然后進行比較。這樣簡單的游戲,可以發揮隊員之間團結協作的精神。既然是一個團隊,那么幼兒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難免會產生矛盾或是分歧,在這個時刻,就需要考驗幼兒解決困難的能力,他們會通過自己的方式得到最令人滿意的結果。同時,教師也需要針對這樣的問題給予一定的引導,使幼兒們在游戲的過程中反思自身的不足,并且加以改正,不斷對幼兒的品德進行引導,使其成為品德高尚的人。可見,兒童民間游戲可以幫助幼兒樹立正確的觀念,促進幼兒全面發展。
三、兒童民間游戲有助于幼兒的智力發展
孩子們參與游戲的目的是為了獲勝,那么想要使自己或自己所在的隊伍能夠獲得最終的勝利,僅僅參與并投入體能是遠遠不夠的,往往還需要動用一定的智力,而這一過程無疑就是促進幼兒智力發展的過程。例如,幼兒在玩選房子游戲的時,就會根據自身的判斷,選擇有利于自己的房子,在這個過程中,就可以考驗幼兒們的判斷能力,同時提升他們的智力。另一方面,由于兒童民間游戲有一部分會摻雜一些民間歌謠,這些歌謠可以使幼兒們認識到更多的民間文化,同時,幼兒為了熟悉游戲規則,便會牢記這些歌謠,在牢記的過程中就鍛煉了幼兒的記憶力。此外,有一些游戲需要幼兒們對算術掌握的很好,如24點游戲,或是“加減乘除”游戲,這些游戲都需要幼兒們對算術規則有一定的了解,并且可以熟練地進行計算。這又在很大程度上鍛煉了幼兒的智力。
四、兒童民間游戲有助于增強幼兒對民族文化的認同
兒童民間游戲不僅僅是一種游戲,更是一種文化的代表。有許多兒童民間游戲都帶有濃郁的民族色彩,在參與游戲的過程中,孩子們逐漸被相應的文化和氛圍熏染,有助于從小增強他們對我國民族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對他們正確價值觀的建立也具有重要影響[2]。因此,教師在組織開展兒童民間游戲時,要將游戲作為一種文化傳播的載體,讓孩子們不僅僅獲得愉悅的體驗,更能夠深入的思考。教師可以利用傳統的民間游戲使幼兒在玩耍的過程中感受我國優秀文化的魅力。例如拔河比賽,它是一項智力與體力的較量,同時也需要各位參賽選手在比賽的過程中了解比賽要點,這樣才可以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提高團隊合作的效果。與此同時,幼兒們在參加拔河比賽的過程中可以感受榮譽的來之不易,并且在為榮譽而戰的同時,了解比賽所付出的那份艱辛。在這樣的情況下,教師可以為學生灌輸我們偉大的祖國獲得解放的不易,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懷,使學生感受當年紅軍長征的艱辛。這樣的教育模式可以使幼兒們對我國的傳統文化產生敬畏心理,燃起愛國情懷,并且會主動了解我國的傳統文化,增強幼兒對民族文化的認同。
五、結語
總之,兒童民間游戲并不是老舊、落后的東西,其所具有的趣味性、益智性、實用性等特點可以幫助幼兒在游戲的過程中得到良好的發展。幼兒教師可以根據幼兒的需要選擇適當的兒童民間游戲,并設立相應的游戲場所,為幼兒提供游戲材料,使其可以充分感受到民間游戲的樂趣。兒童民間游戲不應僅僅體現出其娛樂性質,還應展現出蘊含的民間傳統文化,使幼兒在游戲中接受文化的傳承,有著一定的社會意義以及文化意義。
參考文獻:
[1]鄭靜.兒童民間游戲在幼兒教育中的價值和意義探索[J].中國校外教育旬刊,2015(7):127-127.
[2]劉雅瓊.試論兒童民間游戲在幼兒教育中的價值和意義[J].新課程·上旬,2015(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