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巧云
摘 要:構建企業綠色人力資源管理體系,是適應新時代高質量發展的新要求。分析傳統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存在的諸多與高質量發展要求不相適應、不相符合的“非綠”問題的基礎上,提出把握新時代利好政策形勢機遇,在綠色發展理念指導下,推動企業人力資源管理體系綠色變革,最大限度地解放人力資源對策。
關鍵詞:綠色理念;企業人力資源管理體系;變革
近年來,綠色人力資源管理話題較多。為適應新時代發展要求、構建企業綠色人力資源管理體系,對于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工作者而言,是責任之所系、擔當之所在,是思維方式和工作方式的顛覆性變革。
正視挑戰:傳統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存在諸多“非綠”問題。
現行企業不少脫胎于事業單位。受傳統發展理念和管理方式影響,一些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存在諸多與高質量發展要求不相適應、不相符合的“非綠”問題。管理理念的“非綠”問題。有些企業不同程度地存在視人為手段而非目的問題,對人力資源淡漠化認識和隨意化管理問題比較突出,員工歸屬感不強;管理職能的“非綠”問題。雖然設置了人力資源部門, 但行使依然是傳統的人事檔案、工資福利、勞動保障等以事為中心的人事管理職能, 沒有行使真正意義上的以人為中心人力資源配置職能;管理規劃的“非綠”問題。在人力資源市場化、專業化、高效化、智能化配置方面缺乏戰略眼光和系統規劃,導致崗位配置缺乏合理性、人力資源管理低效、企業創新能力不足;管理機制的“非綠”問題。在人才評價、引進、培養、使用方面缺乏有效的機制保障,導致人才難引難留問題較突出;管理文化的“非綠”問題。文化建設口號化、表象化問題較突出,導致員工缺乏共同的價值觀念和科學發展理念;管理客體的“非綠”問題。人力資源管理主體方面不和諧、不健康,必然導致人力資源管理客體存在這樣或那樣“非綠”問題,如個人利益至上,不注重學習,不重視團隊合作,不守誠信,不注重節能降耗等。
把握機遇: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創新迎來前所未有政策形勢利好
新時代孕育新機遇,新理念引領新實踐。適應高質量發展要求,推動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綠色變革正當其時,機不可失。利好政策機遇。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人才是實現民族振興、贏得國際競爭主動的戰略資源,同時強調加快建設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協同發展的產業體系,在中高端消費、創新引領、綠色低碳、共享經濟、現代供應鏈、人力資本服務等領域培育新增長點、形成新動能。在十九大精神指引下,各地推出了一系列促進人力資源管理創新的政策措施;行業發展機遇。隨著新發展理念的深入人心和行業競爭日趨激烈,行業內部、行業之間人才搶奪戰逾演逾烈,將人力資源管理創新推上空前的戰略高度和實踐高度;社會轉型機遇。零工經濟、共享經濟、在線人才、人工智能等新現象推動著就業形態和雇傭關系的深度變革,倒逼人力資源管理理念、制度、方式的綠色變革;現代經濟發展機遇。在加快構建現代經濟體系進程中,人力資源服務由事務性基礎服務加速演變為發展性組織服務、由人事服務加速演變為人力資本服務;現代企業管理變革機遇?,F代企業管理強調把人文關懷擺在突出位置,引導員工在生命歷程的各階段上展現與企業共贏發展的人生價值。不少企業不再采用生硬的量化管理辦法,代之以管理者和員工之間更為直接溝通互動;現代技術應用機遇。云技術、大數據、移動互聯網和社交媒體等技術的廣泛應用為人力資源管理提供了新的溝通媒介,能有效幫助企業高效配置人力資源。
推動變革:在綠色發展理念指導下重構企業人力資源管理體系
“只有真正解放了被管理者,才能最終解放管理者自己”。企業要實現綠色發展,就必須在綠色發展理念指導下,重構人力資源管理體系,最大限度解放人力資源。構建和諧共生的命運共同體。作為市場主體,企業應高度重視人際、人企、人企與自然的和諧共生,追求經濟效益、政治效益、文化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有機統一的高質量發展。這就要求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把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擺在核心位置,打破原有勞動雇傭框架,構建更具持久性、穩定性的權責利相統一的合作伙伴關系,強化互動互促、互利互惠,全面釋放企業成員的創新創造活力;構建高效共治的組織結構體?,F代企業的組織結構應當向扁平化、專業化、智能化、動態化方向發展,以去中心、去結構、去層級為重點,借力云技術和互聯網、軟硬工具等現代技術,全面改善組織結構生態,重構運營模式、組織形態、責任流程、管理機制和工作方式,有效保障企業成員間低成本、零距離、無障礙的高效溝通和人力資源優化配置,最大限度降低人力資源的浪費和內耗;構建同頻共振的人才集合體。創新驅動、綠色崛起,其實質是人才驅動、人才崛起?,F代企業應是管理人才、專技人才、技能人才同頻共振的創新集合體。創新人才評價、引進、培養、使用機制,加強工匠精神培育,建設高素質專業化人才團隊。重視對企業成員繼續教育和培訓,促使其知識、技能不斷更新;構建合作共贏的人力資本體。中辦、國辦《關于實行以增加知識價值為導向分配政策的若干意見》明確提出把人作為政策激勵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強化股權等長期激勵。國務院今年5月印發《關于改革國有企業工資決定機制的意見》強調堅持國有企業工資分配市場化方向。現代企業不僅應注重生產經營投資,更應注重人力資本投資,在加大薪酬社保、教育培訓、健康保健等投入同時,探索建立人力資本合伙人、企業成員持股、利潤分享等制度,激發企業成員提升發展主體性和價值創造力的內生動力;構建文化共建的價值認同體。人力資源管理是一項以“文”化人的系統工程,必須堅持黨企群一起發力,堅持個體價值和共同價值相結合、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相統一,以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教育為重點,全面加強和創新企業文化建設,提升企業的凝聚力和競爭力,促進人力資源價值鏈延伸和拓展,撬動企業創新驅動和綠色發展,多方位構建企業綠色人力資源管理體系。
參考文獻:
[1]趙曙明.共享經濟下人力資源管理面臨新變化[N].新華日報,2018-1-17(14).
[2]王洪春主編《社會保障學》合肥工業大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