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東波 馮龍喜
(鹽城市大豐區第二人民醫院,江蘇 鹽城 224100)
?
藥學干預對精神分裂癥患者用藥依從性和生活質量的影響
劉東波 馮龍喜
(鹽城市大豐區第二人民醫院,江蘇 鹽城 224100)
目的 探討藥學干預對精神分裂癥患者用藥依從性和生活質量的影響。方法 選擇64例精神分裂癥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32例)和觀察組(32例),分別給予常規治療和常規治療聯合藥學干預。觀察兩組的用藥依從性以及干預前后的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和社會功能缺陷篩選量表(SDSS)評分變化情況,并進行比較。結果 觀察組的用藥依從性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經過不同的干預之后,兩組患者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評分方面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顯著高于對照組;兩組患者在社會功能缺陷篩選量表(SDSS)評分方面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顯著低于對照組。結論 藥學干預可以有效提高精神分裂癥患者的用藥依從性,并改善其生活質量。
精神分裂癥; 藥學干預; 用藥依從性; 生活質量; 影響
精神分裂癥是一種常見的精神疾病,對患者的生活能力和社會功能等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嚴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并造成較大的家庭和社會負擔[1]。臨床對精神分裂癥患者進行治療的過程中,受到該病復發性強以及較為明顯的遷延性等特點的影響,患者容易出現用藥依從性低等情況,不利于提高治療效果和自身生活質量等[2]。本研究旨在探討藥學干預對精神分裂患者用藥依從性和生活質量的影響。
1.1 一般資料 從本院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精神分裂癥患者中隨機選擇64例進行研究,所有患者均經臨床診斷確診為精神分裂癥,且經急性期治療后病情處于恢復期。將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2例,觀察組男16例,女16例,平均年齡(40.1±1.8 )歲,文化程度:初中5例,高中15例,大學12例。對照組男18例,女14例,平均年齡(39.1±2.1 )歲,文化程度:初中5例,高中15例,大學12例。比較兩組的性別、年齡、文化程度等無統計學差異(P>0.05)。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接受相同的綜合治療,使用藥物和用藥劑量均相同,觀察組予以常規治療聯合藥學干預(即對醫師處方的規范性和適宜性進行監測,其依據是2007年5月衛生部頒布施行的《處方管理辦法》以及《臨床治療指南》等),對處方的規范性以及治療的合理性等進行干預。藥學干預具體內容包括:(1)規范臨床醫師的具體用藥行為,并對患者進行健康宣教,幫助患者了解更多與自身疾病相關的知識,并充分認識到按照醫囑用藥的重要性。(2)對患者的實際病情進行評估,分析處方的規范性和適應性,并對患者進行癥狀自我監控和藥物自我處置相關技能的指導和訓練,針對藥物自我處置、癥狀自我監控等問題對患者進行訓練,以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3)對患者進行心理干預,并引導患者家屬學習一定的心理干預措施,做好對患者的心理疏導,定期收集患者反饋信息,并對其提供相應的服務與指導。兩組均連續治療,觀察組干預6個月。
1.3 觀察指標 (1)用藥依從性,包括:完全依從、部分依從、不依從,將完全依從和部分依從計入用藥依從率中;(2)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包括:進食、修飾、穿衣等10項內容,一共100分①100分:基本日常生活可自理,但未必可以獨立生活,無法做飯、與人接觸;②61~100分:生活基本可以自理,存在輕度功能障礙,可獨立完成部分活動;③60~41分:日常生活需幫助;④40~20分:日常生活困難較大,需較大的幫助;⑤0~20分:生活完全不能自理,需幫助。(3)社會功能缺陷篩選量表(SDSS)。包括父母職能、婚姻職能、家庭職能、家內活動等10指標。得分越高,說明患者的社會功能越差。
1.4 統計學方法 利用SPSS 18.0軟件予以數據處理,并進行χ2檢驗和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用藥依從性比較 觀察組的用藥依從性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用藥依從性比較(n)
2.2 干預前后兩組ADL評分及SDSS變化情況分析 干預后,觀察組ADL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SDSS總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干預前后兩組ADL評分及SDSS變化情況分析,分]
精神分裂癥是一種病因未明的大腦中樞神經功能紊亂的精神疾病,是以失去思維、知覺、情感、意志、行為等方面的協調性為主要臨床表現的慢性遷延性疾病[3]。精神分裂癥患者需要接受長期的藥物治療,但在實際的臨床治療過程中,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容易出現患者用藥依從性低的情況,不利于提高治療效果[4],因此,通過藥學干預來促進臨床的合理用藥至關重要。藥學干預是一種科學的干預手段,通過醫藥護人員的相互合作,可以實施全面、及時、科學的干預[5]。干預過程中,藥師通過直接參與治療過程,使臨床用藥更安全有效、經濟快捷,以提升藥物的治療質量和醫院服務質量。史文紅[6]報道,對抑郁癥患者實施藥學干預,可以有效降低疾病復發率,提高治療效果。具體幫助臨床合理用藥的措施如下:對醫師的臨床用藥進行多方面指導,可以更好的規范具體用藥行為;對患者健康宣教和用藥指導,可以幫助患者正確使用藥物,其中包括藥物服用姿勢、送服藥物的液體、用藥時間、用藥療程以及如何正確保存等方面的知識[7],糾正臨床用藥不合理的現象,減少不合理用藥,保障醫療質量安全[8];對患者心理干預與患者家屬的配合以及隨訪等,積極開展藥物咨詢及隨訪調查活動,可以進一步為患者提供良好的干預和服務,以及時調整用藥方案,為患者打造全方位的服務體系,從而更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即提示,實施藥學干預可以有效提高精神分裂癥患者的用藥依從性,并改善其生活質量。但受樣本容量和觀察時間等因素的影響,本研究所得到的相關結果以及最終的結論等可能存在一定的片面性。綜上所述,對精神分裂癥患者實施藥學干預可以有效提高其用藥依從性,并促進其生活質量的提高,效果顯著。
[1] 馬辛.簡明精神病學[M].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2:8.
[2] 李玲.86例精神分裂癥患者服藥依從性的相關因素與護理[J].北方藥學,2014,11(11):162-163.
[3] 胡源,騰亮.藥學服務對住院患者治療作用影響分析[J].中國傷殘醫學,2014,22(13):195.
[4] 胡源,騰亮,張冰,等.探討臨床藥學服務干預對精神分裂癥患者的藥物維持治療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傷殘醫學,2014,22(14):157.
[5] 陳春英.臨床藥學服務干預對首發精神分裂癥患者服藥依從性的影響[J].實用藥物與臨床,2011,14(3):238-239.
[6] 史文紅.藥品學干預對抑郁癥患者服藥依從性的影響分析[J].中國醫學創新,2014,11(21):60-62.
[7] 宋春聯,王紅偉,孫小華,等.家庭心理干預對精神分裂癥患者認知功能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現代應用藥學,2008,25(z2):760-761.
[8] 王彥.早期護理干預對精神分裂癥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觀察[J].基層醫學論壇,2015,19(12):1688-1690.
Effect of compliance and quality of life by used the pharmaceutical intervention with schizophrenia medication in patients
LiuDongbo,FengLongxi.
TheSecondPeople'sHospitalofDafengCity,Dafeng224100,Jiangsu,China.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compliance and quality of life by used the pharmaceutical intervention with schizophrenia medication in patients. Methods 64 cases of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in our hospital, who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32 cases) and observation group (32 cases), and were given conventional therapy and routine therapy combined with pharmaceutical intervention. Daily life ability before and after medication compliance and the intervention of the table (ADL) and social disability screening scale (SDSS) score change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 Results Complianc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and there were statistical significantly differences (P<0.05). Through different intervention,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scale in daily life (ADL) scores which there were statistical significantly differences (P<0.05),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rough different intervention,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social disability screening scale (SDSS) scores which there were statistical significantly differences (P<0.05),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Conclusion Pharmaceutical intervention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treatment compliance of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and improve their quality of life.
Schizophrenia; Pharmaceutical intervention; Compliance; Quality of life; Effect
R769.3
A
1000-744X(2016)07-0695-02
2016-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