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剛
(貴州省醫療器械檢測中心,貴州 貴陽 550004)
?
PDCA循環法在再生醫療器械管理中的應用效果探討
陳剛
(貴州省醫療器械檢測中心,貴州 貴陽 550004)
再生醫療器械; PDCA循環法; 消毒供應中心; 質量管理
再生醫療器械是指經過嚴格規范的清洗、消毒、滅菌后可在不同病人之間重復使用的器械[1]。質量環(PDCA),是管理學中的一個通用模型,最早由休哈特于1930年構想,后來被美國質量管理專家戴明博士在1950年再度挖掘出來,并加以廣泛宣傳和運用于持續改善產品質量的過程[2]。PDCA循環是一個循環完成后,解決了一些問題,未解決的問題將進入下一個循環,這樣呈階梯式上升且循環往復的科學程序[3]。PDCA 循環法作為科學有效的質量管理工具,已被廣泛應用于醫療器械管理。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1-12月(常規管理階段)和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PDCA循環法管理階段),在醫院消毒供應中心集中處置的再生醫療器械各3 500件和工作人員作為研究對象。常規管理階段設為對照組,其中工作人員23名;PDCA循環法管理階段設為觀察組,其中工作人員26名。兩組再生醫療器械種類,工作人員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采取常規管理,觀察組采取PDCA循環管理,(1)計劃階段:依據《醫院消毒供應中心管理規范》,按照PDCA循環法對消毒供應中心再生醫療器械處置情況進行全面調查,發現存在以下問題:①工作人員清洗器械過程中不嚴格執行清洗要求,器械清洗不夠徹底;②由于某些手術室使用完手術器械后未及時沖洗掉器械上的血跡、體液、黏液,使殘留物凝固、干燥,加大清洗難度,致使殘留; ③消毒、滅菌不徹底,先進消毒滅菌設備利用率低,使用不合理等。對以上問題進行總結,分析原因,制定目標。即完善消毒供應中心各區域工作制度、優化工作流程、建立消毒供應中心質量控制體系、對工作人員進行培訓并合理分配各工作崗位等[4]。(2)執行階段:①根據員工自身特點進行合理分工,對新員工就業務理論知識、儀器設備操作技能等方面進行系統培訓,定期組織關于再生醫療器械清洗、消毒、滅菌方面的講座,每15 d對各員工進行儀器設備操作技能考核[5];②各區域設置區域組長,負責該區域質量監督、檢查及跟蹤記錄;③對于再生手術器械,在使用完畢后,要及時清點和預處理,然后運送至消毒供應中心,以減少再生醫療器械使用后在手術室放置的時間;④根據《醫院消毒供應中心管理規范》,安排專門人員對清洗、消毒、滅菌環節進行監督管理,并及時匯報異常情況,處理方法和結果。⑤設計科學的網絡信息化管理系統,對各環節設備運行流程進行實時監測與記錄,便于對再生醫療器械質量進行檢查與追蹤[6]。(2)檢查階段:實施 PDCA 循環法后,各區域組長每班檢查,護士長每日隨機抽查,質檢員每日檢查。以上各質控人員每日統一將質量問題記錄匯總,形成文字資料保存,且每周及時將問題上報護理部[7]。(4)處理階段:護士長每周定期召開會議,對本周存在問題、整改措施及效果進行討論分析并制定下周工作目標。根據PDCA 循環流程,對新出現的問題或未解決的問題提出合理有效的改進建議,并納入下一階段循環。
1.3 評價標準 以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規定的《消毒管理辦法》、《消毒技術規范》、無菌保障水平(SAL)達 10-6為標準進行評價[8]。綜合分析醫院再生醫療器械清洗、消毒、滅菌等質量管理效果。
1.4 觀察指標 對比PDCA 循環法實施前(2014年1-12月)和實施后(2015年12月)消毒供應中心各區域工作質量(清洗合格率、無菌合格率、包裝合格率),以及工作人員儀器設備操作技能考核平均成績和科室滿意度。

2.1 PDCA循環法實施前后兩組再生醫療器械質量管理比較 PDCA循環法實施后再生醫療器械清洗合格率、無菌合格率、包裝合格率與實施前比較均明顯提高,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PDCA循環法實施前后兩組再生醫療器械質量管理比較[n(%)]
2.2 PDCA循環法實施前后兩組工作人員儀器設備操作技能考核平均成績和科室滿意度比較 PDCA循環法實施前,工作人員儀器設備操作技能考核平均成績為(85.67±2.11)分,科室滿意度為82.7%;實施后技能考核平均成績為(96.23±1.57)分,科室滿意度為97.3%;與實施前相比均顯著提高,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PDCA循環是全面質量管理所應遵循的科學程序,它的核心和精髓是實現質量持續改進[9]。PDCA 循環法是按照計劃、實施、檢查、處理4個階段來進行質量管理,并循環往復進行的一種管理程序。該方法從根本上擺脫了傳統的經驗管理模式,使工作質量在循環中不斷完善與提高[10]。本研究中,為了更好地對再生醫療器械進行質量控制,醫院實施了PDCA 循環法,首先通過分析再生醫療器械清洗、消毒、滅菌等環節所存在的問題,然后制定相關質量控制的目標,主要包括:對工作人員進行理論知識、專業技能培訓以及定期進行考核;建立和完善消毒供應中心各區域工作制度、工作流程、崗位職責以及質量管理規范;各區域質量管理負責人要加強監督管理,及時發現問題、做出整改措施并跟蹤記錄;加強消毒供應中心與各科室間的合作及溝通,提高工作效率及質量管理水平等。
本研究為了探究PDCA循環法在再生醫療器械管理中的應用效果,通過對照組與觀察組對比,PDCA實施前后消毒供應中心各區域工作質量,結果顯示,PDCA循環法實施后再生醫療器械清洗合格率、無菌合格率、包裝合格率,以及工作人員儀器設備操作技能考核平均成績和科室滿意度與實施前比較均顯著提高,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PDCA循環法的實施,使消毒供應中心各區域崗位分配更加合理,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執行力度,使工作人員的責任心和質量管理意識大幅度提升,使再生醫療器械管理更加規范化、標準化、專業化。綜上所述,PDCA循環法應用于醫院再生醫療器械管理,提升了醫院再生醫療器械質量管理水平,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感染率,保障患者安全有效的使用醫療器械,保證生命健康安全,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值得臨床應用及推廣。
[1] 孫振潔,管蓓蕾,姚美芳,等.消毒供應室對再生醫療器械的質量管理探討[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5,25(6):1426-1428.
[2] 馬曉玲,李連江,周璞,等.PDCA循環法用于手術室器械敷料集中管理的實踐[J].人民軍醫,2015,58(4):464-466.
[3] 繆春琴,徐青,葉衡峰.PDCA循環在口腔科器械質量管理中的應用[J].口腔醫學,2013,33(5):319-321.
[4] 黃麗平,肖紅珍,鄭勤好.PDCA循環法在醫院復用器械質量管理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醫學工程,2016,24(2):18-20.
[5] 陳先云,陳蜀嵐,王紅. PDCA循環法在醫院復用器械質量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感染控制雜志,2009,8(4):288-289.
[6] 李玉玲,劉曉紅,陳亮,等.PDCA法在復用手術器械清洗質量管理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4,11(2):120-121.
[7] 陳義連,胡著芹.PDCA循環在消毒供應中心質量管理中的應用[J].醫療衛生裝備,2013, 34(12):126-127.
[8] 華育暉,王剛.運用PDCA循環法管理醫院藥庫藥品供應的效果分析[J].中國藥業, 2010,19(11):39-40.
[9] 張平英.PDCA循環法應用于醫院復用器械質量管理中的作用探析[J].醫藥前沿,2014,21(21):263-264.
[10] 陳玉萍,羅運芳,張帆.PDCA循環在基礎護理質量管理中的應用[J].護理學雜志,2007,22(1):15-17.
R197.32
B
1000-744X(2016)07-0761-02
2016-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