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新宇,葉 琳,郭 強
(同濟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上海 200092)
大眾創業指數的編制與統計研究
丁新宇,葉 琳,郭 強
(同濟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上海 200092)
為了推進大眾創業,亟須建立一套科學的測量指標體系與統計指數,度量和評價中國各地區大眾創業的發展態勢和狀況。上海國信社會服務評估院團隊編制出“大眾創業指數”,并對我國2010年至2014年大陸省域的31個省級行政區的大眾創業指數進行了測算、排序與分析。中國大眾創業指數測量指標體系的建立,對于科學評價我國大眾創業的發展水平及其地區差異,制定地區發展的宏觀政策,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大眾創業指數;上海國信社會服務評估院;第二部門;第三部門;綜合
2014年9月的夏季達沃斯論壇上,李克強總理首次在公開場合發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號召。他提出,要在960萬平方公里土地上掀起“大眾創業”“草根創業”的新浪潮,形成“萬眾創新”“人人創新”的新態勢。此后,他在首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國務院常務會議和各種場合中頻頻闡釋這一關鍵詞。近年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傳統優勢動力逐漸呈現后勁不足的疲軟狀態,創新創業是被寄予厚望的新型驅動力。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既可以擴大就業、增加居民收入,又有利于促進社會縱向流動和公平正義”。[1]在這個背景下,建立一套科學的統計指數和指標體系,度量和評價中國各個地區的大眾創業發展狀況和態勢,成為一項緊迫而重大的時代課題。然而,目前國內尚未有衡量大眾創業發展程度的指標。有鑒于此,由郭強帶隊的上海國信社會服務評估院借助于同濟大學的支持,在整合相關優勢資源的基礎上,經過近一年的努力,成功編制了“大眾創業指數”(Business Startups Index,簡稱BSI),填補了這方面的空白。
我們依據“綜合性強、編制簡單、容易理解”的編制原則,依此推進指標體系的建立、指標的無量綱化、指標體系的權數規定和指數合成方法的應用等一系列工作。
(一)指標體系的建立
選取多少指標以及選取什么指標來反映被評價事物,是多指標綜合評價必須考慮的問題。課題組在充分討論論證和借鑒相關研究的基礎上,確定的指標結構如下:地區綜合創業指數由第二部門創業指數和第三部門創業指數兩個分項指數構成,每個分項指數包括單位人口創業數、單位GDP創業數和單位城鎮化率創業數三個測量指標。
“創業”通常被理解為第二部門(市場)行為,但筆者認為“創業”應作廣義理解,其對象包括第二部門和第三部門的所有組織,即除第一部門(政府)之外的所有組織。因此,確定地區綜合創業指數包括第二部門創業指數和第三部門創業指數兩個分項指數。單位人口組織數(即人均擁有組織數)是統計學中常用的衡量市場主體和社會組織發展水平的測量指標,但這個指標只能反映出大眾創業發展水平與人口的協調程度,用作衡量大眾創業發展水平是不全面的。課題組認為大眾創業指數應該統籌考慮大眾創業發展水平與人口、經濟、社會各項指標的協調發展程度,為此,分別選取了較有代表性的年末常住人口數、GDP總量和城鎮化率三種數據用于公式之中。三個測量指標的計算方法如下:
其中,第二部門的組織數包括所有市場主體種類:企業、個體工商戶、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第三部門的組織數包括所有社會組織種類: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基金會。
(二)指標的無量綱化
對于多指標綜合評價體系,必須對性質和計量單位不同的指標進行無量綱化處理,這樣才便于指標之間進行對比。無量綱化,也叫數據的標準化、規格化,它是通過數學變換來消除原始變量(指標)量綱影響的方法。從理論上講,無量綱方法可以有很多種,但歸結起來,無非三大類:直線型無量綱化方法、折線形無量綱方法和曲線型無量綱方法。[2](P21-22)上述方法各具特點和適用條件,經過分析比較后,認為直線型無量綱化方法更適合應用于此項研究。直線型無量綱化方法在將指標實際值轉化成不受量綱影響的指標評價時,假定二者之間呈線性關系,指標數實際值的變化因其指標評價值一個相應的比例變化。直線性無量綱化方法主要有閾值法、Z-score法和比重法等,課題組認為其中的閾值法最適合該指數的研制。閾值法是將指標實際值xi與該種指標的某個閾值相對比,從而使指標實際值轉化成評價值的方法。閾值往往采用極大值或極小值等,但也可以采用所謂滿意值、不允許值等專門確定的閾值。閾值法又包括極小化處理、極大化處理、極差化處理、中心化處理、均值化處理等方法。經過分析比較極小化處理是更符合該指數設計要求的,極小化處理就是將指標實際值xi與實際數據的極大值maxxi相對比,從而使指標實際值轉化成評價值的方法,公式為:
綜上所述,采用的無量綱化方法是:無量綱化方法—直線型無量綱化方法—閾值法—極小化處理。然而,極小化處理方法存在一個重要缺陷:每年實際數據的極大值maxxi的不斷變動導致歷史數據之間無法進行比較,因而無法對各地發展水平的時間序列進行比較。為解決這一問題,改進了現有的極小化處理方法:受功效系數法采用專門確定閾值的啟發,規定某一確定年份的實際數據的極大值為“通用極大值”——maxx通?!巴ㄓ脴O大值”的確定融合了“實際數據”和“確定”兩大元素,更加科學有效,實際值可以超過“通用極大值”,評價值yi也可以超過1。由于2012年是中國全面深化改革元年,且該年度數據最齊全,所以規定2012年實際數據的極大值為“通用極大值”。筆者認為,改進后的極小化處理法較適合于大眾創業指數的編制。
(三)指標體系的權數規定
在多指標綜合評價中,權數的確定直接影響著評價的結果,權數的變動會引起被評價對象優劣順序的改變,因此,科學地確定指標權數在多指標綜合評價中有重要的作用。權數是以某種數量形式對比、權衡被評價事物總體中諸因素相對重要程度的量值。就其本質而言,權數是一個結構相對數,無論它以什么數量形式出現,總是可以歸結為相對數的形式。[3]為了充分體現大眾創業指數的現實意義,課題組采用德爾菲法,其特征是集中多位專家的獨立意見和經驗,賦予各指標以特定權數,并在不斷地測算、反饋和修正中得到相對理想的結果。
在大眾創業指數的權數結構中,單位人口創業數、單位GDP創業數和單位城鎮化率創業數三個測量指標對總指數計算的重要性應當是相等的,即上述三個指標在計算總指數時是等權的,以體現協調發展的觀念。另外,構成地區綜合創業指數的第二部門創業指數和第三部門創業指數兩個分項指數也是等權的。
(四)指數合成方法的應用
在多指標綜合評價中,合成是指通過一定的算式將多個指標對事物的不同方面的評價值綜合在一起,得到一個整體性的評價。可用于合成的數學方法較多,主要包括線性加權和法(加法合成)、乘法合成法、加乘混合法、代乘法。[4](P44-50)經過對大眾創業指數的特點和四種合成方法的特征的分析研究,課題組認為線性加權和法最符合要求,該方法的基本公式為:
該公式中,y為被評價事物得到的綜合評價值,wi為各評價指標的權數,yi為單個指標的評價值,n為評價指標個數。如上所述,筆者認為在兩次合成過程中各項指標是等權的,即wi都取值為1,即不加權,因此采用的加權線性合法公式為:
根據大眾創業指數的構建方法,使用前文所提及相關數據,對2014年我國大陸省域31個省級行政區的地區綜合創業指數、兩個分項指數以及三個指標指數進行了測算和排序。(見表1、表2、表3)。從表3中可以看出在31個省級行政區中,2014年地區綜合創業總指數排序在前25%的8個省區依次是:江蘇、浙江、四川、廣東、湖北、山東、甘肅和云南;排序在后25%的8個省區依次是:上海、北京、西藏、天津、黑龍江、海南、寧夏和新疆;剩余50%的15個省區排在中間。這些排序和指數的情況反映出2014年我國各個省級行政單位大眾創業發展水平與人口、經濟、社會各項指標的協調發展程度。為了便于讀者比較31個省區大眾創業指數和指標指數的歷史變化情況,按照表1至表3的內容對2010-2013年的數據也進行了統計,本文僅以上海和北京為例進行展示。(見圖1、圖2)
表1 2014年我國省級行政區(不含港澳臺)第二部門創業指數
表2 2014年我國省級行政區(不含港澳臺)第三部門創業指數
表3 2014年我國省級行政區(不含港澳臺)地區綜合創業指數
圖1 圖2
表1、表2、表3是同一年份不同地區數據指數的比較結果,反映的是大眾創業水平的差異。除此之外,還對2014年31個省級行政單位的地區綜合創業指數同比增長率進行了測算和排序。表4中的同比增長率及排名情況反映出2014年我國各個省級行政單位大眾創業發展水平與人口、經濟、社會各項指標的協調發展程度較上一年的進步落后情況。
表4 2014 年我國省級行政區(不含港澳臺)地區綜合創業指數同比增長率
在表1、表2、表3中,某一省份某一指數越大、排名越靠前,表明該省份2014年這一方面大眾創業程度越高,還表明該方面大眾創業程度與人口、GDP、城鎮化率的協調程度越高。以上海為例進行分析:其單位人口創業指數在第一部門、第二部門、地區綜合方面都表現良好,排名分別是第4、8、3名,說明上海的大眾創業水平與人口較協調;其在單位GDP創業指數和單位城鎮化率創業指數方面的表現都較差,說明上海的大眾創業水平與GDP和城鎮化率不甚協調,換言之,大眾創業水平落后于GDP和城鎮化率的發展;其第二部門創業指數要優于第三部門創業指數,說明上海市場主體的發展水平要比社會組織的發展水平高。
表4呈現某一年各省的大眾創業指數同比增長率和排名。某省份指數越大、排名越靠前,表明該省份本年大眾創業指數增速越快、進步越大。如果增長率是正數,表明該省本年比上年大眾創業程度與人口、GDP、城鎮化率的協調程度高,絕對值越大表明協調程度進步越大;如果增長率是負數,表明該省本年比上年大眾創業程度與人口、GDP、城鎮化率的協調程度低,絕對值越大表明協調程度退步越嚴重。
圖1和圖2能夠科學反映大眾創業指數歷時態的變化情況,可以看出上海的綜合創業指數在2010-2014年間一直處于平穩可持續的增長態勢,像這樣的地區全國只有9個;而北京則不然,不僅時起時落,而且后來一直沒有恢復到2010年的水平;還有些省份如過山車般大起大落,如重慶2011年的綜合創業指數同比增長率竟達到46%,而第二年迅速跌落20%。
大眾創業指數增長率還能反映出一些已有因素對大眾創業的影響。例如,2013年及以前,每年都有一些省份出現負增長,其中2011年竟有19個省份的綜合創業指數出現負增長,然而2014年大眾創業指數增長率普遍很高,其中綜合創業指數只有一個省份出現低程度負增長,第二部門創業指數無一例外實現了正增長。主要原因是國務院在2014年2月7日,以國發[2014]7號印發《注冊資本登記制度改革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斗桨浮分械娜∠再Y本限制、登記手續簡化、年檢制度改為年報等都大大促進了大眾創業的發展。
綜上,大眾創業指數可以提供以下5種數據分析功能:第一,橫向比較同一年份不同地區的數據,反映出共時態的區別;第二,縱向比較同一地區不同年份的數據,反映出歷時態的變化;第三,比較分析同一地區同一年份大眾創業程度與人口、GDP、城鎮化率的協調程度;第四,比較同一地區同一年份的第二部門、第三部門、地區綜合創業程度;第五,將上述4種數據分析進行交叉分析。通過上述一系列的數據分析,能夠評估出一個地區在大眾創業方面的發展狀態以及各種優勢和不足。其意義不僅在于能夠反映出一些已有因素(如《方案》的實施)對大眾創業的影響,更能對日后決策部門掌握大眾創業發展規律、促進大眾創業提供理論支撐,促進中國經濟轉型。[5]希望該指數能夠為這一戰略的實施添磚加瓦。
大眾創業指數的編制方法簡單、實用、適應性強,但同時該指數也存在指標體系不夠細化、未體現邊際收益遞減規律、對指數的研究分析沒有使用多元統計中的系統聚類分析方法進行分類等問題。該項研究永遠是一種探索,希望我們的工作能夠起到拋磚引玉之用,同時期待社會各界朋友對我們的研究提出批評、意見和建議。
[1]李克強.政府工作報告——2015年3月5日在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2]邱東.多指標綜合評價方法的系統分析[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1991.
[3]袁衛,彭非.中國發展指數的編制研究[J].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07,(2).
[4]邱東.多指標綜合評價方法的系統分析[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1991.
[5]孫麗穎,谷煒江,宋闊.建設創新型國家背景下的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研究[J].哈爾濱學院學報,2015,(8).
責任編輯:張 慶
The Study of Compiling and Statistics of Public Business Index
DING Xin-yu,YE Lin,GUO Qiang
(Tongji University,Shanghai 200092,China)
To promote the public business,it is required to establish a set of scientific measurement indicators and statistic index to measure and evaluate the development trend and situation of the public business in China. Shanghai Guosen Social Service Assessment group compile “public business index” that calculate,rank and analyze the public business index in the 31 provincial level regions from 2010 to 2014. The establishment of this indicator system is of great value of reference to evaluate the developmental level and regional difference of China’s public business and make macro policy for regional development.
the public business index;Shanghai Guosen Social Service Assessment;the second department;the third department;comprehension
2016-03-08
2014年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項目編號:14ZDA059。
丁新宇(1989-),男,山東青島人,博士研究生,主要從事政治哲學、社會學理論研究; 葉 琳(1988-),男,河南許昌人,博士研究生,主要從事現代社會思潮研究; 郭 強(1965-),男,河南虞城人,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社會學理論研究。
1004—5856(2016)12—0041—07
F279.2;F124.3
A
10.3969/j.issn.1004-5856.2016.1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