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惠群
摘 要:近年來,清遠檢驗檢疫局結合當地產業實際,先后幫扶陽山縣和連州市相繼取得“國家級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稱號,在示范區創建方面取得一定的成績和經驗。本文對清遠創建示范區經驗進行回顧,并對示范區的進一步推廣提出了三項政策建議。
關鍵詞:質量安全示范區 回顧 建議
出口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建設是國家質檢總局旨在提升中國產品質量、有效應對貿易壁壘、統籌國內國外兩個市場的重要舉措,也是檢驗檢疫部門實現宏觀管理的重要抓手。從2006時任國務院副總理的吳儀同志對山東安丘探索出口農產品區域化管理給予肯定以來,質量安全示范區建設走過了10年的歷程。在這10年中,質量安全示范區建設逐漸從原來區內單一品種到全部食品農產品,乃至工業品的品種全覆蓋,從覆蓋單一的集中生產區域到行政區域全覆蓋,發展示范縣、示范市,呈現了示范區建設不斷在創新中發展的趨勢。近年來,清遠檢驗檢疫局緊緊抓住當地農業資源豐富的產業特點,以助推地方“綠色發展”為理念,以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為抓手,先后幫扶陽山縣和連州市取得“國家級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稱號,對提高清遠出口農產品的質量安全、樹立清遠出口農產品的質量品牌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1.清遠創建質量安全示范區的經驗總結
通過在陽山縣和連州市多年的幫扶實踐,我們感受到,示范區建設提高了農業的組織化程度,改變了傳統耕作技術,有效提升了投入產出率,提高了經濟效益,也使食品安全關口前移,實現源頭治理,是一舉多得的好事。在推進過程中,有如下體會:
1.1政府主導作用的發揮是關鍵
示范區建設的基本模式是“政府主導、部門聯動、龍頭帶動、檢驗檢疫指導、廣泛參與”,在實際工作中,地方政府主導作用發揮得如何,直接決定了示范區建設的成敗和成效。清遠陽山、連州創建工作中,也正是地方政府至上而下成立的農產品出口辦公室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這種快速的聯動機制,構建縱到底、橫到邊的立體聯動網絡,形成了一種互相看、比著干的氛圍和合力,確保了創建工作的扎實快速推進。
1.2部門聯動、全力開展農業綜合執法是基本保障。
地方農業、商務等部門應該積極參與,最終才能形成合力,實現出口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從基地到出口”各環節的無縫隙連接;創建的農業執法支隊聯合執法,要加強農用化學投入品管理,相關責任部門定期聯合行動,嚴厲打擊經營、制售假、劣、偽、冒農資及高劇毒農藥,才能為示范區建設提供有力保障。
1.3因地制宜,科學制定建設發展模式
各地產品特色、發展規劃不同,相應創建示范區的方法、路徑和發展方向都有一定差別。檢驗檢疫部門應鼓勵各地結合自身實際,積極探索示范區新的發展模式。比如,陽山縣緊緊抓住與阿里巴巴電子商務合作的有利時機,將質量安全示范區創建的品牌效應通過電子商務平臺予以放大、輻射,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2.完善質量安全示范區推廣模式的政策建議
在示范區創建的推進實踐中,我們感覺到在制度的配套跟進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脫鉤,影響了工作的推進:
2.1制定和完善示范區建設獎補政策措施十分必要。
示范區建設是檢驗檢疫部門推進農業現代化建設的重要舉措,在推進過程中,無論地方政府和相關企業,都比較關心示范區建設的獎補措施問題,因為相比之下,其他種類的農產品質量安全認證或農產品生產基地建設普遍存在一定的獎勵或補貼。而事實上示范區的日常運行也需要一定的費用支出,并且示范區建設作為政府宏觀管理的新手段,其作用和效益體現具有一定的滯后性,在相關經營者切身感受到效益之前,各級政府如果能給予一定資金扶持將更有利于政策的推進,相關經營者的創建積極性也將大為提高。
2.2要力促將示范區建設納入地方政府業績考核。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質量問題日益得到政府和民眾的關注。李克強總理指出,質量是國家綜合實力的集中反映,是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的關鍵,關乎億萬群眾的福祉。示范區建設是檢驗檢疫部門提升產品質量水平的重要抓手,地方政府主導作用的發揮將直接關乎其創建成效。從清遠推進該項工作的實踐中可顯著感受到,但凡地方政府高度重視、工作力度大的地市,示范區創建工作就推進有力,成效也好;地方政府認識不到位的地市,工作推進進展和力度就有問題。因此,將該項工作納入業績考核時確保地方政府作用發揮和示范區創建效果的必要保障。
2.3示范區的后續維護和年審工作需進一步加強。
示范區建設是一個 動態的運行體系,為避免“重考核、輕管理”的現象,必須在示范區的后續維護和年審中加大力度,敦促地方政府持之以恒地按標準進行管理,確保示范區管理的嚴肅、規范,維護示范區的權威和品牌。比如,適度增加審核人員的數量、完善現場考核過程、完善審核抽樣辦法;提高現場審核數量,減少上報文件報告的審核,著重開展效果驗證,為示范區有效運行提供更多的證據,以驗證和提升示范區的實際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