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剛
摘要:大學生擁有良好的“審美育德”修養是其成為社會主義優秀人才的重要組成部分,俄羅斯美學家別林斯基曾經說過,“美和道德是親姊妹。”美育和德育之間的關系就像一串并聯符,相輔相成,密不可分。審美育德教育的主要途徑是蘊含著德育目標的藝術課堂教學,并且是根據育德意蘊的藝術課外活動為載體,以及是蘊含著德育氛圍的藝術校園文化做主平臺。本文就高校公共藝術課審美育德的教育原則和教育方法做了簡要探討,希望能為相關教育工作者帶來一定的參考價值。
關鍵詞:高校公共藝術教育;審美德育;原則;方法
前言:在教育部頒布的《關于推進學校藝術教育發展的若干意見》中曾明確指出,“藝術教育能夠培養學生感受美、表現美、鑒賞美、創造美的能力,引領學生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養深厚的民族情感,激發想象力和創新意識,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由此可以看出,審美育德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以及道德修養,全方位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進一步體現出藝術教育在立德樹人中不可替代的重要性。
一、高校公共藝術課審美育德的原則
(一)是時代發展的需求。當前黨的教育方針與教育改革的重點便是,改進美學教育、提升學生的審美以及人文素養,進而全面的實施素質教育(2)。審美育德對于維護社會的平衡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重要,這也是其他教育無法取代的。試想一下,在實際生活中,若是有人缺失了審美或者育德觀念,無法正確理解審美育德理念,就很有可能缺失掉正確的價值觀與信仰,難以明辨是非,最終甚至做出威脅社會民生的事情,給人們的安全帶來威脅。現在的各高校里,不少大學生因學習壓力過重或者別的諸多因素,導致心理上的障礙或者拜金、享樂等負面情緒逐漸增多,對于善惡最基本的認識也很難辨清,甚至有些學生有憤世嫉俗情節,而且并不認同社會主義價值觀,這些都很有可能導致他們做出出格的舉動,莘莘學子的大好前程就這樣被浪費。而美學教育不止是外在美的表現,更是在提升大學生的創新意識以及能力的培養上是很關鍵的一點,至于育德教育,它能夠幫助到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道德以及由秩序和規則的生活理念。因此,學校必須加強學生在審美育德上的修養。
(二)審美育德的完美融合是塑造完整人格的重要手段。傳統的教育更傾向的是對學生專業知識技能的輸送,很少真正關注到學生的審美與育德教育,這樣很容易致使學生的人格不完整。審美教育與育德教育本著一個相輔相成、相互連接的關系,二者在教育中完美融合能夠引領學生樹立正確的審美理念,培養出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從而塑造學生的完美人格,讓學生今早成長為社會主義的優秀人才。
二、實現高校公共藝術教育審美育德功能的有效途徑
(一)創新教學模式。審美育德是高校公共藝術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還有待高校的探索,這個過程也需循序漸進,不能急于一時。首先必須對高校公共藝術教學的教學目標做一個明確了解,并且在制定教學大綱或者教學方法時,要把目標放到提升學生思想政治水平以及整體道德修養上(4)。再一個,在明確了教學目標后,對教學的內容也要深入透徹的了解清楚,教學內容是學生學習的重點,在全面清楚教學內容后,更要重視教學內容,在課堂教學時,強化藝術教育中的審美育德教育,因此,其教學內容必須充滿正能量,選用那些能夠突出民族功能特色、同時又不乏時代氣息且積極向上的藝術作品。這些作品既符合當代大學生的主觀審美,而且也突出了審美育德的教育功效。最后,審美育德的一個重要教育方式就是對其在教學活動的設計體現,設置相應的教學環境,可以讓學生走上講臺,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帶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能動性,還可以采用課堂情景教學,基于正確的思想價值觀之上,經過藝術鑒賞、藝術表現以及藝術創造等形式,讓學生對藝術作品有自己獨特的見解與理會的同時,也有效提升了學生對美的欣賞與創造活動。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潛移默化的接受正確價值觀,認同當今社會主義下的思想道德。
(二)擴展教學實踐活動。不同于別的學科專業,藝術教學中的實踐活動是其必不可少的重要組成部分,藝術教學中,合唱作為教學時常見的教學活動,需要學生具備良好的團結合作精神,其施行力高、影響范圍廣,育德功能相當明顯。還可以經常性的帶學生參觀一些價值觀正確的講座、演講以及電影話劇等等,或者是定期舉辦班級聯歡會,傳播正確的價值觀和思想理念等等,這些課外活動豐富了學生的課外活動,增長了學生的見識,培養鍛煉了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接受了正確的價值觀,其審美育德的功效相當不錯。另外,除了欣賞具有正確價值觀的作品之外,學校還可組織學生自行創作符合本校精神以及價值觀正確的歌曲、繪畫作品或者小說散文等等,目的就是為了提高學生審美育德能力。在學生創作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從旁協助,幫助提升學生的藝術鑒賞能力與審美能力,對于不健康作品或者理念要積極自覺地進行抵制,讓學生的藝術審美情感和道德品質進一步的得到提高。由此可見,藝術教育中生動的插入幫助學生提升審美育德的課外活動,能夠讓學生自然而然的接受到審美育德教育的重要性,教師在上課時沒有了傳統的說教感,學生從心理上自然不會產生反感或逆反心理,在很大程度上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以及審美觀念,對學生的成長百利而無一害。
結束語
綜上所述,高校公共藝術課審美育德的教育重要性不言而喻,不僅能提升學生對藝術作品的欣賞能力,幫助學生在藝術造詣上更進一層樓,更是直接影響著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以及人生價值觀念,從而讓學生在社會上不止是成為專業技能型人才,而是兼具知識與審美以及道德的三重優秀型人才。同時在審美育德的教育過程中,教師也占據著一個重要地位,只有當教師本身具備了“審美育德”,才能夠更好的引導到學生。審美育德教育所能描繪的遠不止這些,因本人才疏學淺,對其認識尚還不夠透徹全面,再加上篇幅限制等因素,其余便不再做贅述。
參考文獻:
[1]徐亞娟.高校公共藝術教育中德育滲透的策略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0.
[2]北京聯合大學趙思童.審美育德之道[N].中國教育報,2014-07-26004.
[3]趙若希.高校公共藝術教育中發揮德育功能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14.
[4]趙思童.以審美育德為目標加強高校公共藝術教育的思考[J].北京教育(德育),2014,Z1: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