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波++楊丹丹
以應用技術類人才培養為辦學定位的地方本科和??圃盒=袘眉夹g型大學。高校轉型后,人才培養的目標發生了變革,這也使得體育教學的目標發生了轉變,更加強調職業性和實用性,為崗位服務,為經濟社會發展服務。地方本科院校進入到政策支持下的快速發展期,轉型的陣痛讓課程改革猝不及防,隨之暴露出來的一些問題也值得我們思考。
一、應用技術型高校體育課程分析
地方本科院校向應用技術大學轉型,在教育類別上屬于職業教育,但在教育層次上又屬于本科教育,所以應用技術大學的體育教學模式應該在普通本科教育的范疇內彰顯職業教育的特點,是更高層次的職業教育體系。
我們將應用技術型高校與其他高校體育課程對比
1.與普通高校體育課程對比
應用技術大學在教育類別上屬于職業教育,但在教育層次上又屬于本科教育,所以應用技術大學的體育教學模式應該在普通本科教育的范疇內彰顯職業教育的特點,是更高層次的職業教育體系。應用技術大學與高職院校在目標定位、人才培養、課程設置等方面都有所差別,前者更注重理論知識的掌握和科研知識的掌握,后者則更注重實踐操作能力。
地方本科院校的體育教師尚不能較好適應高素質技能技術人才的培養需求,在課程內容、教學方法、評價方式等方面會受到本科教育的影響,重視學生體育知識技能上的發展,而忽略了未來崗位職業對高素質勞動者體能發展的需求。
2.與高職高專院校體育課程對比
應用技術大學的體育教學須根據學生今后所從事的職業進行分類,突出在崗位中需要經常用到的力量、耐力、速度、靈敏度等身體素質的鍛煉,開設以職業體能為內容的體育特色性課程,為今后所從事的職業奠定體能基礎。值得注意的是,不同于中職和高職的人才培養目標,應用技術大學培養的人才更高、精、專,因此體育教學的職業性特點更會體現在工程師和管理人才層面,而非普通的技能操作工,對職業體能的訓練需要再細化、再提升。
這種教學模式的轉變并非一朝一夕能夠達成,需要在深入分析學生專業特點和崗位性質的基礎上,打破原來以運動項目為中心的教學組織,轉而以崗位集群為劃分依據,開展職業體能訓練。
二、應用技術大學職業實用體育教學改革
1.明確轉型后應用技術型大學體育課程的目標
地方本科院校向應用技術大學轉型,在教育類別上屬于職業教育,但在教育層次上又屬于本科教育,所以應用技術大學的體育教學模式應該在普通本科教育的范疇內彰顯職業教育的特點,是更高層次的職業教育體系。
2.構建立足職業崗位需求的體育課程開發模式
地方本科院校的體育教師尚不能較好適應高素質技能技術人才的培養需求,在課程內容、教學方法、評價方式等方面會受到本科教育的影響,重視學生體育知識技能上的發展,而忽略了未來崗位職業對高素質勞動者體能發展的需求。這種教學模式的轉變并非一朝一夕能夠
達成,需要在深入分析學生專業特點和崗位性質的基礎上,打破原來以運動項目為中心的教學組織,轉而以崗位集群為劃分依據,開展職業體能訓練。
三、職業實用性體育課程的改革需要資源開發、師資提升
1.加強職業實用性體育課程資源開發與研究
應用技術大學的體育教學須根據學生今后所從事的職業進行分類,突出在崗位中需要經常用到的力量、耐力、速度、靈敏度等身體素質的鍛煉,開設以職業體能為內容的體育特色性課程,為今后所從事的職業奠定體能基礎。
2.建設一支掌握職業體能教學的體育師資隊伍
轉型初期,學校關注的重點可能在專業課程的建設上,對公共課尤其是體育課程的關注度不高,忽視體育師資隊伍的培養。然而,體育教師是職業實用體育課程的開發者和實施者,培養一支掌握職業體能教學的優秀師資隊伍,對應用技術大學體育課程的建設至關重要。因此亟需將體育師資隊伍的培養提上日程,以適應新教育類型下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培養的需要。
綜上所述,我們提出應用技術大學職業實用體育教學改革,應用技術大學的體育教學兼具職業性、基礎性、終身性的三大特征,其課程目標的確立應與普通本科學校、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學區分開來,涵蓋上述特征,體現本科層次職業教育的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