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鴻毅
摘要:本文主要對初中數學閱讀現狀進行歸納,并對初中數學閱讀習慣培養提出了幾點對策,希望對中學生數學學習能力提高和數學老師教學有所幫助。
關鍵詞:數學閱讀;習慣培養;對策
數學,是一門以理性為主,幫助學生鍛煉思維,培養活躍思維方式的學科。在一代又一代的數學家的帶領下,經過幾百年的探索,數學也形成了一種文化。作為思維性較強的數學,很多人忽略了對它的閱讀習慣的培養,尤其是初中數學。初中數學不再是小學數學那么簡單的背一些簡短的公式就可以在考試中取得好成績了,更多的是閱讀的理解,對專業術語和概念的理解并聯系到具體題目進行分析。數學為其他科學提高了語言、思想和方法,作為學生最必要學習工具之一的閱讀,對于以理性思維為主的數學學科也同樣重要。
初中數學是初中生的必修課也是高考的必考科目之一。我國堅定科教興國策略,將高考作為選拔人才的重要渠道,學生從初中開始備戰,但是多數初中生數學成績提不上來,有的人說自己已經很努力去學習數學,去做數學習題了,但是成績平平。其實這是由于多數老師和學生都進入到了醫療盲區,認為用“題海戰術”可以提高數學成績,而忽略了數學閱讀的重要性,錯誤的將做錯題的原因歸咎于粗心和基礎掌握不扎實。要改變這樣的現狀就需要培養學生的數學閱讀習慣,從而提高數學閱讀能力。
一、數學閱讀的特殊性
(一)數學專業術語的特殊性
數學語言是一種不同于其他語言的特殊語言,它是經過很多代數學領域的有重大貢獻的人在長期的探索中精簡出來得到的固定的用法和稱謂,用來代表數學特有的特點的語言。長期以來形成了文字、符號、圖形三種語言形式。
(二)數學語言的精準性要求高
數學語言對精確性要求極高,因此,在數學中的語言都是精煉準確的,尤其是一些數學定理、概念、符號,他們都具有自己固定的意義,并且是在運用中不可以被改變更不會被推翻的真理。所以當一個學生試圖閱讀、理解一段數學材料或一個概念、定理或其證明時,絕對不能斷章取義,或是看錯一個字,那樣就會理解錯了整句話的意思,意思之間或許就差之千里了。
(三)數學抽象性強
數學這門學科抽象性強,因此它要求思維敏捷。將抽象化的意思轉化為具體易懂的表達,將用數學符號表達的意思正確理解,從而達到對整體數學內容的理解。
二、數學閱讀習慣培養對策
(一)激發學生潛意識里的積極性,引起學生關注
老師和家長還有學生都在我國應試教育模式的重大壓力下,只將目光放在高考如何拿到高分,爭分奪秒的讓學生做習題。老師更是將課堂的時間全都用在習題的講解中,這樣的教學方式效果并沒有想象的那么好,因此,老師可以采取情景教學的方式來上課。情景教學可以將抽象的數學問題轉化為學生平常所能見到的現象,有利于學生理解題意。例如:老師在教學生算數學的時候,5-2=?,這個時候老師就可以構建一個買東西的場景,學生去拿著5塊錢去買了一根兩塊錢的冰棍,售貨員應該找會多少錢?這樣的情景貼近生活,能夠引起學生的注意。
(二)熟讀數學課本,充分利用好教材
萬變不離其宗,書本的作用不可忽視,教科書都是經過嚴格的選取后才編排形成的,教科書里的語言更是經過對此修訂才留下的精華,老師應當多帶領學生閱讀數學課本,充分利用好教材。例如學生對勾股定理的理解的時候,將定理讀得滾瓜爛熟,在遇到題目的時候就可以脫口而出,勾三股四弦五。
(三)示范作用不可小視,老師要多做好示范
萬事開頭難,但是“依樣畫葫蘆”卻簡單得多了,同理,老師的示范作用也是無窮的。由于初中生正在長知識,發育智力的重要人生階段,對于他們而言,自己去閱讀數學這么抽象的知識還是有很大困難的,很多時候找不到數學題目里隱藏的重點而做錯題,當老師講解的時候才恍然大悟。老師教學生讀題技巧時可以采用文字語言方式還可以采取圖表方式。將復雜的抽象的題目變得簡單明晰,讓學生可以理解到位,例如畫一些樹狀圖,可以讓學生更直觀的找出題目的關鍵。例如遇到計算路程的問題時,一段路長5公里,已經走了3公里,還要走幾公里?老師可以一邊讀題目一邊畫出路程圖,便于學生理解,并叮囑學生以后做題就按照這樣的方式做,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彌補初中生對數學刊物閱讀量的貧乏問題
除了課堂進行數學閱讀之外,課外閱讀作為第二課堂同樣起著重大作用。老師可以在課堂授課時或課堂沉寂時,學生疲乏時提起一些數學讀物中的事例或者準備一些有意義的有趣的段落與同學分享,活躍課堂氛圍,激起學生的興趣。初中學生充滿了對世界的好奇,想象力也是極為豐富,還有著一顆想要探索的心,多推薦一些與數學相關的有趣的符合初中生口味的數學類書籍,可以激起學生的閱讀欲望。例如:《數學的奧秘》這類書籍可以讓學生擴大視野。
結束語:
任何一種習慣的培養都不容易,更何況是對初中數學這樣抽象的內容的閱讀,所以初中數學閱讀習慣的培養是一件非常不簡單的事情,需要長久的堅持努力,還需要老師和學生都具有耐心,克服數學閱讀前期的不理想效果帶來的信心打擊,長久的堅持初中數學閱讀習慣就會得到改善,也能提高學生的數學閱讀能力。
參考文獻:
[1]周利華.培養初中學生數學閱讀習慣的教學策略[J].神州,2013(10).
[2]繆星星.培養數學閱讀能力優化初中數學教學[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