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志成
摘要:數學學習中的態度是情感的一類表現。它一般指有一定強度、適當穩定性的積極或消極的感覺和取向,是對事物的一種情感反應。例如:對數學有沒有興趣,對數學學習重視與否、愛好與否等。本文主要從態度的分類、態度的形成與改變、態度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培養良好的學習態度,這四個方面對態度進行了簡要概述,最后闡述了本人對數學學習態度的一些個人體會與感悟。
關鍵詞:數學學習;態度;數學情感
一、關于態度的分析
所謂學習態度,一般是指學生對學習及其學習情境所表現出來的一種比較穩定的心理傾向。它通常可以從學生對待學習的注意狀況、情緒狀況和意志狀態等方面加以判定和說明。學習態度由認識、情感和行為傾向三種心理成分構成。
(一)認識成分
是指學生對學習活動或所學課程的一種帶有評價意義的認識和理解,它反映著學生對學習的價值的認識,它是學習態度的基礎。
(二)情感成分
是指學生伴隨認識而產生的情緒或情感體驗,如對學習的喜歡或厭惡等,由于情感本身就反映出學生的學習態度,因此,情感成分是態度的核心。
(三)行為傾向成分
是指學生對學習的反應傾向,即行為的準備狀態,準備對學習作出某種反應。
一般情況下:三種成分是協調一致的。如:“多做練習可以提高數學成績”就會喜歡做練習,并產生主動做練習的意向。[1]
有時三者也會出現不協調現象:有些學生對數學計算的重要性在理智上有所認識,但在情感上不喜歡這些內容,因而缺乏主動學習的意向。
二、態度的形成與改變
態度是在后天社會實踐的過程中形成的。任何態度的早期形成都要經歷一個從無到有的過程。
態度的形成是客體特性與主體已有的種種需要、習慣、經驗、理念交互作用并建立起轉穩固聯系的結果。
態度的形成是一個心理適應過程,既包括歷時性的心理結構的構建(學習),也包括即時性的心理調適。基于此,態度形成理論大致劃分成兩大類:學習理論和心理調適理論。[2]
三、態度的重要性
關于學習態度的問題,首先我們要學會控制自己,自控能力的強和弱,會直接影響到人生的成敗,態度是你自己去控制的,不是說端正就能端正的,所以我們要去鍛煉提高對誘惑的忍耐力,練好了,你就是強者。
學習態度分為兩種,有好的學習態度,也有不良的學習態度。
(一)、不良學習態度:
(1)不求上進,只求及格。(2)因考試成績不理想而灰心。(3)不求甚解,死記硬背。(4)上課時常做其他的事。(5)不積極表達自己的意見。(6)遇到不會的問題繞過去,不想不問不看書。
(二)、良好學習態度:
(1)有強烈的求知欲。(2)刨根問底,不恥下問,積極思考。(3)成績好時,追求更高目標;成績不好時,查找原因,并努力改善。(4)迎難而上。(5)重視課堂效率,積極發言。(6)獨立地完成作業,并盡力做到最好。
四、如何培養良好的學習態度
(一)目標要合理明確
制定目標不要過于理想和主觀,要符合自己的實際。同時,通過一個階段的學習,要達到什么水平、掌握哪些知識等,都是在制定學習目標前應該明確的,這些目標應明確、具體而且符合你的實際水平。
(二)計劃要長短結合
長遠計劃和短期安排要相互結合好。
(三)時間分配要合理
劃分好各科的復習時間,根據自己對每門課的掌握情況,應合理分配各科復習所需要的時間,弱項多分配一些時間。
(四)計劃執行要認真
目標和計劃制定出來,只是完成了第一步,還要堅持認真執行。最好把計劃貼在自己看得到的地方,以及時鞭策自己。要及時檢查、監督計劃執行情況,從檢查中獲得反饋,及時進行調整和補救。
(五)心態要積極
運用積極的心理暗示,適時調整自己的心態。成績考的不好時,要合理歸因。學會放松,平和心態。
五、對數學學習態度的個人體會
態度決定成敗,只有一個好的態度去對待數學學習才能更好的完成各種任務。一個學生具有良好的學習態度,那么他的學習生活會有很大提高,學習更是能克服各種困難,完成學習目標。對于一個良好的學習態度,是需要經過種種的鍛煉才形成的,下面是我對如何培養數學學習態度的一些看法:
1.要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學生的學習態度雖然與學生本身的學習動機、興趣、意志、目標等緊密相關,是決定學習態度、效果的關鍵因素,但是,學習氛圍的好壞也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態度和學習效果。[3]所以,良好的學習氛圍的營造也是培養學習態度的因素之一。
2.應建立可達成的學習目標:
目標有遠期目標,中期目標和近期目標之分。任何一種有導向指引功能目標的制定和實施都必須經過激烈的心理沖突。如在制定過程中不求實際,為制定目標而制定目標,不但會喪失目標所潛在的驅動力,而且會挫傷人本身的積極性和熱情。
3.應培養積極的學習動機:
學習動機是學習態度最直接的制約因素,學習動機的發展會引起學習態度的改變,學習態度和學習動機一樣對學習效果產生著重要的影響。[4]只有有了積極的學習動機,學生才會發自內心的端正學習態度,提高學習效率,并能在挫折和困難中披荊斬棘,完成學業,實現真正的素質提高,也才會為今后進行終身學習,建立學習型組織和學習性社會產生積極的影響。
4.應激發高昂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一個人要想樂于從事某項工作并竭力達到預定目標,首先應對其所從事的工作充滿激情,有濃厚的興趣,并且將興趣逐漸轉化升華為志趣,才能端正其態度。
5.應培養堅強的學習意志:
意志是自覺地確定目的,根據目的支配、調節行動,從而實現預定目的的心理過程。意志往往與一個人的自覺性緊密相連。堅強的意志表現為:遇事有主見,處事能果斷,勇于克服困難,善于約束自己。如果學生具備良好的意志品質,將會努力克服學習過程中的障礙,以積極主動的態度去迎接新的挑戰。
參考文獻:
[1]陶德清.學習態度的理論與研究[M].廣東:廣東人民出版社,2001.
[2]游安軍,何明.中學生數學學習態度發展的研究[J].數學教育學報.1997(02).
[3]覃勝賢.高中生數學學習情感的調查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07.
[4]孫明霞.小學中年級學生數學學習情感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