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杰++王奎群
摘要:本文主要研究陜西省初中教師教育科研狀況,通過對初中教師的教育科研狀況進行調查研究,發現陜西省初中教師教育科研存在教育科研水平較低、教育科研成果較少、對科研認識不明確以及教育科研存在地域性等問題,并對初中教師從事教育科學研究存在的問題進行歸因分析,主要在于陜西省陜北、關中、陜南三大區域教育發展不平衡、教師教育科研缺乏制度的引導和鼓勵、學校對教師科研不重視、教師自身教育科研能力較差等原因。
關鍵詞:初中教師;教育科研;綜合素質
一、陜西省初中教師教育科研存在問題
為了研究陜西省初中教師教育科研狀況,2015年的下半年,我們課題組在王奎群老師的指導下,認真設計了《陜西省初中教師教育科研現狀調查問卷》,然后,課題組成員分成三組對陜西關中、陜北、陜南三大地區的初中學校教師進行走訪和問卷調查。發放調查問卷500份,回收480份,有效率達96%。調查的主要內容主要有:您對初中教師教育科研的認識、對自己教育科研宿的滿意度、您認為教育科研的作用大不大、目前存在那些困難和阻礙因素有哪些方面。調查結果如下:
1.教師對教育科研的作用認識不明確
在對這一方面的問卷調查中,筆者給出了初中教師參加教育科學研究對工作的作用:有作用、有一些作用、沒有作用、不清楚、有負面影響,這五個選項讓調查對象選擇。城市初中教師的調查結果依次為57.72%、32.45%、6.03%、3.8%、0;農村教師的調查結果為49.45%、30.42%、9.43%、10.7%、0。由此可以看出:陜西省大多數教師認為參加教育科研對解決實際問題有作用,城市教師認為參加教育科研的作用更大。但是深入問參加教育科研對工作有什么具體作用時,不少教師認為對評職有用,其它作用則說不清楚。正如有學者所說:“許多教師還是習慣“跟著感覺走”往往憑借以往多年的工作經驗,抱著陳舊的教育方法不放,滿足。”[1]
2.教師從事教育科研缺乏基本的專業理論
在對陜北、關中、陜南各地區初中教師參與教育科研時最大的障礙是什么的調查中,筆者給出了自身理論水平不足、教學任務繁重、文獻資料不足、缺少必要的經費四個選項讓調查對象進行選擇。調查數據統計陜北依次為40.56%、31.12%、16.07%、12.25%;關中依次為51.13%、28.24%、10.33%、10.3%;陜南依次為44.46%、31.26%、14.26%、10.2%,從統計數據可以看出:無論是陜北、陜南、還是關中地區的初中教師認為參與教育科研最大的障礙不是經費問題,而是是缺乏專業理論。在調查你讀過的有關教育理論的書籍時,80%以上的教師只是填寫了一些學科教學雜志、教育雜志、教師雜志等。與教師交談,他們認為教育理論著作過于深奧,讀起來不感興趣。正如有研究者所說:個別教師讀“教育學著作也基本應屬于應景之作,非理論原著。”[2]
3.教師進行教育科研的質量有待提高
調查發現,陜西省初中教師進行教育科研的質量不高。在調查您是否發表過有關教育教學研究的論文或專著時,有近70%的教師回答沒有發表過。即使教育質量一直很高的關中地區,發表過論文的教師也僅為48.3%。豐富的教育理論和科學的研究方法是一名教師進行教育科研的基礎。調查中,發現有78.45的教師不能夠對自己搜集到的文獻資料進行整理分析;有94.32%的教師不能遵循研究程序進行課題研究;有95.21%的教師不能夠獨立進行教育科研。這些因素都制約著陜西省初中教師教育科研質量的進一步提高。
4.教育科研區域差別明顯
陜西省初中教師的教育科研具有明顯的地域性。對陜北、關中、陜南不同地區的初中教師是否發表過有關教育教學的論文或專著時,筆者給出了兩個選項:發表過、沒有發表過。陜北的數據統計結果為13.8%、86.2%;關中為48.3%、51.7%;陜南為21.2%、78.8%。由此可以看出,關中地區初中教師教育科研的質量明顯高于陜北和陜南。再如對您認為您所在的學校重視教育科研工作和圖書資料這兩個問題的調查,關中地區與陜北、陜南也有明顯的不同。
二、原因分析
1.學校領導對教育科研重視度不高
在調查中,有87.48%的初中教師反映學校領導對教師參加教育科研并不重視。學校領導一直強調的是學生的安全和學生的學習成績,不斷地加重初中教師的教學工作任務。有80.48%的教師感到有心參加教育科研的教師但是沒有時間和力量投入到教育科研的工作中去。其次,學校從來沒有召開過全校教師參加教育科研動員大會,也沒有專門請過教育專家指導教師如何進行教育研究。不少學校雖然各學科大都成立了教研組,但教研組在教師科研中的作用不大。然而,要提高軍事的教育科研水平,學校建教學科研網絡以科研室為紐帶,各年級、各職能部門更具各自的實際情況成立教學科研實驗小組[3]。此外,不少學校沒有設立專項教育科研資金,對教師從事教育科研沒有任何獎勵措施,導致許多有意愿參加教育科研的教師因得不到學校的大力支持而打消念頭。
2.教育科研缺乏制度的引導和鼓勵
在調查中發現,大多教師反映,教育機構沒有充分發揮其作用,沒有肩負起對學校負責科研人員知識與能力進行培訓的重任,使學校缺少教育科研專業人員的指導,并且教育機構沒有整合科研力量,沒有組織區域間的科研活動;另一個重要因素教育機構沒有設立專門獎勵資金和項目研究支持資金,從而不能鼓勵初中教師積極的投入到教育科研的工作當中去。
3.城鄉教育資源不均衡
陜西省地處我國西部地區,城鎮一體化發展緩慢,城鄉教育資源不均衡。調查中發現農村和城市初中學校硬件設施和軟件設施都存在巨大差異,由于城市初中學校基礎設施較好,好多農村優秀教師走進了城市學校,教師隊伍人數多質量高,大多數教師都積極參加教育科研,非常關注初中教育改革和創新,但是農村初中學校學生較少,學校資金少,基礎設施簡陋,好多教師都不愿意留在農村學校,因此導致在校教師人數較少,教師學歷普遍較低,大多數教師對教育科研認識不夠明確,不懂得教育科研的真實目的,對參加教育科研不熱心。
1.地區間經濟發展的差異性
陜西省被自然地理環境分為陜北、關中、陜南三大地區。陜北主要以黃土高原為主,生存環境艱苦且比較惡劣、交通不發達、工業化發展緩慢,導致經濟發展落后關屬于陜西省貧困地區,導致陜北地區初中學校師資隊伍嚴重匱乏。調查中發現,有90.73%的年輕一代的高材生或者優秀教師不愿意去哪里從教,這里有89.62%的教師都是陜北本地教師,并且72.24%的教師年齡都超過45歲,因此這些老教師缺乏創新意識,對教育科研的認識度不高,并且學校用于教師教育科研的資金較少,不足以激勵教師積極參加教育科研;關中主要以平原為主,富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和擁有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這里環境優美舒適、交通發達、工業化發展速速、陜西省十幾所著名高校齊聚這里,為關中科技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高科技人才,共同鑄就了關中經濟文化的繁榮景象,因此關中地區的初中學校幾乎擁有陜西省最優秀的師資資源和充足的資金支持,教師大多以年輕一代的優秀師資力量。他們具有創新思想和意識,更具有獻身教育的力量,因此關中的初中教師對教育科研有正確的認識大多非常愿意參加教育科研項目;陜南主要以秦巴山地和秦嶺山脈為主環境惡劣,交通不便,經濟發展十分落后,導致大多教師不愿意去哪里從教,缺少優秀教師,學校科研投入資金不足,教育科研沒有真正的起來。
參考文獻:
[1]姚建萍.教師新概念[J].教書育人,2013.(6):5-6.
[2]竇才.宗樹興.中學教師教育科研素質的現狀調查與分析[J].教育導刊,2007(56-57),
[3]趙虹.初中教師開展教育科研的實踐與思考[J],承德民族師專學報,2002
基金項目:渭南師范學院大學生創新計劃項目
項目編號15TXK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