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強++黃春田
摘要:本研究圍繞民間統計現狀展開的,通過民間存在問題分析,構建民間統計運作機制的一般途徑,實現民間統計機構規范化,繼續發揮補充作用,促進民間統計健康、有序地發展。
關鍵詞:民間統計;發展對策
一、民間統計存在的客觀必然性
建國60年以來,我國建立了全國統計系統,確立了“統一領導,分層管理”的統計體制,這種統計體制基本適應了現階段我國的經濟體制。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市場競爭日益加劇,各行業企業、事業單位、民間團體等機構對統計信息逐漸表現出強烈的依賴性,使民間統計行業展現出了旺盛的生命力和巨大的發展潛力。民間統計是指非政府統計組織或個人依照統計法律法規,獨立履行統計職責,進行有償統計業務活動的統稱。民間統計是政府統計的補充,是我國社會主義統計的組成部分,主要以我國民營統計服務實體為主。目前我國民間統計機構大體包括市場調查公司、社會調查單位、統計事務所、行業統計協會組織等。21世紀,我國民間統計越來越表顯出不可替代性,其地位和作用也得到明顯提高、增強,同時也面臨新的問題和情況。
本研究將在理論上,對民間統計的研究將會開拓統計研究新領域,豐富統計理論與實踐的內容,為健全我國的統計調查體系,避免單一的統計調查帶來的弊端,將會有積極建設性的作用。同時,在大統計背景下,該研究也能為我國統計改革與發展,提供一些建設性思路。在實踐上,民間統計作為適應市場化發展的新型的統計運行機制,在我國社會各利益主體中發揮了重大作用,顯示了它自身的生命力。從我國實際出發,對我國民間統計的運行機制模式作一研究,構建適應市場發展的民間統計運行機制,幫助使民間統計走入規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的道路,為建立健全的統計制度以及維護市場正常秩序發揮積極作用。同時,本研究中探討的推動民間統計運作的可操作性建議,把政府統計和民間統計協調起來,增強政府統計的主導作用,發揮民間統計有益補充作用,為我國社會提供服務,會有積極地現實意義。
二、民間統計的發展障礙
1、需求面臨諸多約束,基礎薄弱
在宏觀經濟環境方面,市場經濟體系未充分發育,發展程度還不高。由于社會經濟體制具有慣性,原有的計劃經濟體制條件下的一些觀念和行為方式等還在一定范圍內延續著。這就導致市場體系存在著雙重標準,市場競爭存在著不公平現象,微觀經濟主體更傾向于從行政權力中尋求機會,而把市場本身所提供的發展機遇放在較為次要的位置上。因此,他們對于各種市場信息的需求就必然低于尋求行政權力保護的需求。
在微觀企業方面,面臨著技術和決策者能力的約束。隨著不少企業已經注意信息技術的重要性,但基礎環境較差,即使有部分信息技術,但應用范圍狹窄,達不到規模化集成化的程度。因此企業也希望得到民間統計所提供的市場信息,但卻不愿為之付出更多的資源。另一方面,企業管理決策者對于市場風險的認識還不夠,導致企業管理者在投資活動中往往以經驗和直覺作為決策的依據。許多企業決策者由于對市場狀況沒有進行深入的調查研究,沒有對投資項目進行嚴格的可行性分析,只是簡單地模仿成功企業的行為,從而導致了企業經營失敗。
2、供給不足,缺乏規范
我國民間統計市場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等一系列活動是通過統計人員去進行的。民間統計信息的不足來源于統計人員在數量上和質量上的不足。從數量上講,我國的統計人員人數較少,主要集中于政府機關,真正從事民間統計業務的專業人才可謂少之又少。從質量上講,我國現存教育制度下培養出來的統計專業人才存在著知識上的缺陷。具體而言,統計教學在內容上偏重于統計方法體系,偏重對統計指標的計算和解釋,而對企業真正急需的市場調查方法把握不夠,對指標體系的設計和推斷分析重視不夠,同時,統計專業教學對經濟理論、消費者行為理論、營銷管理理論等市場經濟方面的知識和技能缺乏一定的重視,從而使得培養出的統計人員很難將統計數據與宏觀微觀經濟形勢聯系起來,為企業提供真正直接有效的經濟信息。
三、民間統計的發展對策
民間統計的產生和發展是我國市場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從長期來看,民間統計的發展趨勢是不容置疑的,它是市場經濟發展的要求。由于上述一系列因素還在客觀上制約著我國民間統計的發展,因此我們應當采取行動去突破民間統計的發展瓶頸,以利于整個市場經濟體系的發展。具體而言,就是以下措施:
1、從宏觀環境來看,我國應當著眼于培育真正有利于市場競爭的市場環境和法律環境。就市場環境而言,行政力量與企業實體應當逐步分開,還市場經濟主體的本來面目,營造一個平等競爭的市場環境。這樣,企業才能真正意識到市場的重要,意識到市場信息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前提,也才能重視民間統計。就法律環境而言,應當對現行的《統計法》進行修訂,增加民間統計的相關內容,將民間統計的行為納入法律約束之下,既保證其合法權利,又限制各種不正當行為,從而使民間統計在一個合適的環境下健康發展。
2、從企業來看,應當重視市場調查和統計研究。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市場在廣度和深度上都有所拓展,市場環境變得越來越復雜。在這樣的條件下,單純依靠企業管理者的經驗判斷和直覺反應就無法適應不斷變化的市場。企業為了進行市場的開拓,就必須依賴于來自各方面的市場信息,尤其是民間統計所提供的經過處理了的信息。通過這些信息,企業可以了解市場容量、市場需求動向等情況,從而制定出合理的營銷方案,甚至影響企業的生產決策。所以,企業對市場的重視是現代企業的要求,而這又恰恰促成了民間統計的發展,使得以市場調查研究為主的民間統計業務不斷拓展。
3、從統計人員來看,應當重視職業素質的提高。統計工作并不是簡單的數據整理,它包含數據收集、整理、分析和預測的一系列活動。這就要求統計人員具備綜合性的能力。在知識儲備上,統計人員不僅要有統計方法和分析的基本知識,還要了解相關的經濟理論知識,如市場理論、消費者行為理論、營銷理論等。在職業道德方面,統計人員既要有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又要敢于不斷創新。只有這樣,民間統計人員才能提供對企業真正有效的經濟信息,他們的活動也才能真正被社會所認可。
4、從管理制度上看,目前,我國民間統計還處于起步階段,沒有法律、法規規定政府統計部門對民間統計機構的管理問題,許多地區也沒有民間統計行業組織,民間統計機構屢屢出現違規、違法現象,其主要根源在于沒有建立權限明晰、職責清楚的管理機制。民間統計機構應當接受政府統計部門和當地民間統計協會的雙重管理。如何處理好政府統計部門、民間統計協會、民間統計機構這三者關系影響著民間統計進一步發展。結合我國實際,參照民間統計發展比較成熟的美國、加拿大等國情況,加強與國際民間統計服務機構的合作與交流,既向別人學習,又擴大自己的影響,引進來與走出去并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