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咸信
摘要:手球是高校體育課程的重要項目之一。在新課程教學改革下,以其運動量適中、連續性強、對抗性好等特點成為了高校體育教學的一大亮點,倍受學生喜愛和追捧,是高校體育教學的熱門領域。手球作為一項“全民運動”,不同于其他運動項目,是一項適合不同年齡、不同性別人群參與的體育活動。本文主要分析了普通高校手球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優化對策。
關鍵詞:高校;手球;問題;對策
在全國大學生手球賽事的有力推動下,手球運動得到了蓬勃發展。目前全國40多所高校在大學體育課程中都開設有手球課程,手球運動不僅要求參與者具備精湛的技術,強健的體魄等之外;還要學會與其他隊友配合默契,團結協作,具有良好的團隊合作精神。現行普通高校手球教學中存在一定的問題,如學生缺乏手球學習興趣、教學方法單一等等,而且手球普及度低,學生認識的片面性等也給高校手球教學工作帶來了一定難度。筆者結合高校手球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從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培養意識;多種教學方法結合;實施小組合作學習等方面,對高校手球教學提出了幾點思考。
1普通高校手球教學存在的問題
在普通高校手球教學過程中,存在一些教學上的不足之處。這些不足之處導致了學生手球學習興趣不高、教學效果不夠理想。高校手球教學存在哪些具體問題?首先,學生學習興趣不高。實際教學中發現,學生對手球教學興趣不高有以下兩個因素。其一,“本末倒置”。一些教師在教學中,過分強調手球運動的戰術、技術,忽略了學生的手球基礎素養。一言以蔽之,教學的目的并不是讓學生參加“專業性的技能競賽”,主要是培養學生對手球運動的興趣。其二,教學不夠趣味性。教師或者重于理論知識、動作技術的講解,缺乏游戲性、趣味性的活動,教學過程枯燥。其次,沒能良好的引導學生培養意識。如:實際比賽對戰術、技術的應用能力弱。再次,教學方法單一。單一的教學方法容易使得學生失去學習興趣。此外,對一些教學內容而已,使用單一的教學方法效果并不顯著。最后,缺乏小組合作學習、練習、探究的培養。當前,對手球教學中的小組合作學習,在實施方面缺乏有效的組織、對比、吸收、評判,小組合作教學效果不甚理想。
2解決高校手球教學問題的對策
2.1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眾所周知,學生是教學的主體,而教師是教學的組織者、引導者。作為教學的主體,如果失去學習興趣,教師即便擁有:“過硬的專業素質”、“強烈的教學欲望”、“清晰的邏輯思維”,教學效果也得不到顯著提升。如何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首先,轉變教學理念。這里的教學理念,指的是教師從學生的角度出發,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從而調整教學方法。事實上,普通高校手球教學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掌握基礎的手球運動技能、鍛煉學生身心素質、提升學生之間的合作意識、培養學生手球學習的興趣。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明確教學目的,從而調整教學方法。其次,更改教學方法。既然教學目的不是以“強化學生手球技能”為主,相應的教學方法就要做出調整。教學過程中,教師在對學生講解手球“技能”、“戰術”時,應注意以下兩點:其一是不需要過分的深入。講解的專業性過強,學生實際上難以理解、接受、記憶、掌握,教學容易流于形式。其二是時間不宜過長。體育課時間有限,理論知識不需要花費太多時間,更多時間應運用于實踐活動中去。如,組織游戲、比賽等。
2.2引導學生培養意識
引導學生培養意識,是提高高校手球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如何做到引導學生培養意識?首先,強化技術技巧。在練習過程中,一方面要重視學生“應變能力”的訓練。如教導學生用眼角的余光,盡量擴大自己的視野,觀察同伴及對方的位置。一遇到合適的機會,則采取果斷的進攻的態度,不要“猶豫徘徊”。另一方面要重視“傳球、接球”技能練習。傳球、接球,是手球教學內容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獲取勝利的關鍵所在。因此,練習過程中,教師要盡可能的教導學生“運用多種傳球手法”,教會學生善于運用“假動作”進行傳球、接球。最后,重視“攻防關系”教學。手球教學中,攻防關系應特別重視。事實上,由于不重視攻防關系,導致輸掉比賽的情況很多。例如,筆者在組織學生比賽時,一方在明顯處于劣勢的情況下,不進行有效防守,還在盲目進攻,結果輸掉的比分更大。因此,要加強攻與防、快與慢之間的教學,不僅讓學生掌握“攻”的時機,也要理解“防”的意義。在練習過程中,根據己方的“態勢”,調整好比賽節奏。
2.3多種教學方法結合
教學過程中,可結合教學內容、學生的積極性等因素,選擇性的使用其他教學方法。例如,運用多媒體教學法。對于一些教學內容,由于動作、技術過于復雜,或者是因為學生的參與興趣不高,教師可采取多媒體教學的方法。利用視頻、圖片等方式,一方面可以讓學生細致的、直觀的觀察手球運動時的戰術思想、技術動作,教師也可依據圖片顯示,清晰的為學生講解教學內容;另一方面,借助觀看視頻等方法,可以有效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教學參與程度。教學過程中,還可以運用“單個--組合”教學法。“單個--組合”教學法適用于“復雜手球分解”教學。此外,“游戲訓練法”也是不錯的教學方法。筆者每次在教學活動中,均運用到游戲訓練法。例如,為了訓練學生的反應能力,筆者讓學生們排成四排,告訴學生們:“我說出一個數字,你們就按照這一數字“抱”在一起,落單的同學為大家表演一個小節目。”以類似的游戲來培養學生的反應能力等。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在手球游戲過程中,學生們容易犯的錯誤、戰術情況等都能得到清晰的“反映”。
2.4實施小組合作學習
手球,是一項團隊合作運動項目,需要隊員之間密切配合、取長補短、精誠團結,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績。如何進行小組合作學習?首先,組建小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為幾個獨立的小組(學生自由組隊亦可),在每次理論課程講解結束之后,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練習。由于是以小組為單位,學生們之間可以得到有效的溝通、交流,對戰術、技術進行深入的探討、研究。經常在一起交流、練習,培養了小組學生之間的默契,提高了團隊的合作力、凝聚力。其次,競爭意識。小組學習法,能激發出學生的好勝心理,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手球比賽。在比賽過程中,由不參與小組比賽的學生中,選出裁判,教師則扮演“旁觀者”。在一旁觀察、分析、總結學生們在戰術、技術方面的得與失。還可以在多次游戲比賽后,作出總結歸納,吸取經驗教訓,應用到教學中。比賽結束后,勝利的小組應當得到教師的表揚;而輸掉的一方,教師可以結合錯誤之處進行技術指導,同時鼓勵學生不灰心不氣餒,繼續提高學生合作、探究、創新的信心。
3結語
在高校手球教學過程中,我們應當正視教學中存在的各種問題;總結這些問題出現的原因及對教學質量的影響。教學中,積極采取措施提高學生手球教學的參與興趣。學生是教學的主體,只有學生擁有了興趣,熱愛手球,才能使得教學過程事半功倍。重視引導學生培養意識,以科學、合理、合結的教學安排,促進學生對手球的理解、接受、練習、提升。善于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在保持教學氛圍活躍的同時,借助圖片、視頻等手段,提升教學效果。此外,重視小組合作教學。小組學習能檢驗學生對手球戰術、技術的掌握情況;有效的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合作精神;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張冰雨,張云等.對我國優秀女子手球運動員運動創傷的調查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3(02).
[2]王斌.女子手球運動員模擬運動情境中認知決策與直覺決策的實驗研究[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03(02).
[3]孫影,周燃.第19屆女子手球世錦賽攻防技術的回歸分析[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