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迎春
摘要:進行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學德育工作,推進素質教育所必須的。充分認識大學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緊迫性,對于加強和改進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促進大學生的全面發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有效地緩解大學生的心理障礙和心理危機,促進當代大學生的健康成長。如何能更切實的進行大學心理健康教育就成為了必須要研究的內容。
關鍵詞: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大學生這一群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心理狀態較為復雜,變化也較大,其心態既不同于入學前的高中時代,也不同于一般高校的在校生,這是因為他們剛剛跨入大學校門,在生活環境人際關系學習方法等方面都面臨著一個新的問題,這一時期心理方面產生的問題也比較多,如不能及時加以解決,則對今后的學習,生活工作都會產生消極影響。我國過去只重專業技能的培養和思想政治教育,單一的教育模式和簡單的教育方式已無法適應新形勢的發展變化。因此,創造新的教育理念,探索大學心理健康教育實踐的新模式、新途徑和新方法,既是我國教育理論發展的需要,也是我國教育現實發展的必然要求。
(一)心理健康教育應成為大學教育重中之重
心理健康教育不僅僅是一套方法和技術,更重要的是體現一種先進的和科學的教育觀念。雖然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己開始受到我國大學的重視,但目前它在一部分大學中仍只是形式而已,并且心理健康教育機構都是單獨作戰,與大學其他課程內容并無聯系。原因來自兩方面:一方面是我們對心理健康實質內涵的認識有所偏離;另一方面來自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人員的服務意識,即心理健康問題應由心理工作人員來解決而不需要與其它部門進行合作。隨著我們對心理健康實質的深入研究與理解,人們越來越清楚地認識到心理健康教育應該是大學教育應有的必要之一。隨著這種觀念的深入人心,心理健康教育將最終成為高校整體工作的組成部分之一,二者互相促進、互相影響,形成一個良好的教育體系。從國際和國內的形勢看,針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將逐步融入普通教育,雙軌合一的趨勢越來越明顯。
(二)構建大學校園心理健康教育系統
要有效地促進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大學還應注重學校生態環境的建設和完善。首先,樹立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制度,通過教育糾正學生的缺點、培養優點,使學生具有一定的知識、能力和社會道德,使大學生的潛力得到充分地發揮并把生活幸福作為高校教育奮斗的目標。其次,優化校園環境,通過綠化、建筑等美化校園。注重學生在校生活的生活質量的改善,特別要關注貧困生,通過提供助學貸款、勤工助學崗位等方式予以幫助,使他們自強自立,順利完成學業。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陶冶大學生的情操、愉悅其身心,提高其校園生活的滿意感,同時還可以通過板報、廣播、社團活動、以及心理健康活動月等來宣傳積極的心理健康內容,引導大學生發揮自身的力量和潛能,預防心理問題,促進心理健康。
(三)完善大學心理健康教育內容體系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應結合本校大學生特點,以圍繞大學生健康成長為第一目標制定切實可行且科學的規劃。
1、行為規范教育
行為規范教育不但影響一個人的為人之道,更能影響一個人以后的綜合素質,由于應試教育的傳統思想影響,當代大學生的行為規范教育有許多不足之處,表現出一些不良現象,如不良網絡行為、抄襲、不誠實、浪費、感情用事等等都是行為教育和道德教育問題。隨著影響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因素的增多和復雜化,進行大學生行為規范教育刻不容緩。
2、提高適應與創新能力
適應能力與創新能力是當代大學生成功的最重要要素之一,大力開展學生創新教育,是各個大學適應時代要求的全新人才培養模式的重要手段和主要內容。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大學生適應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不論是對國家、民族,還是對大學生個人的健康發展、成功就業等都是極其重要的。
3.個性培養
健全個性的培養和教育大學生健全個性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要求和基本內容,其主要標志是:具有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質和自我修養,具有和諧的人際關系,具有積極的自我觀念等等。
4.社會關系的培養
人際關系和正確的婚戀觀教育人際交往和人際關系問題是影響大學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提高人際交往的能力和水平是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內容。和諧良好的人際關系是維持和促進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前提條件之一,也是當代大學生最關注的問題之一。大學階段正處于性生理機能成熟而性心理發展相對滯后的時期。在這個時期對大學生進行科學的婚戀觀教育是非常必要和及時的。
心理健康教育作為大學重點之一,影響著大學生今后的生活與成長,如何完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給各大學提出了嚴峻的挑戰。事實證明,心理健康教育不能只是生搬硬套,而是需要根據實際需要研究出適合大學生心理健康的方法和技術,只有這樣才能有效地維護大學生心理健康,提高大學生心理素質,實現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王定華.走進美國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任俊.積極心理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3]“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工作”考察團.略論北美高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及其借鑒意義.思想教育研究,2006(12)
[4]樊富珉.香港高校心理輔導及其對內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啟示.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05(7)
[5]蔡麗娟.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機結合.思想教育研究,20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