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慧瑩

摘要:雷宏振教授教會了我們創新創業理論知識,內容包括:創新與創業靈感的捕獲與價值塑造;目標客戶評價與消費者市場細分策略;如何編寫一個創業計劃書;如何形成可信賴的創雅財務計劃;創業金融及風險管理。陸向謙教授教授了我們互聯網時代創新教育的方法與實踐,內容涉及創業的天時地利人和的要素,以及非常規自我實現的互動交流和實現方法。
高校創新創業是“科技興國”的基本力量,如何從新的時代背景和理論高度,深入分析創新創業案例的先進理念,給高校學生創新創業實踐提供借鑒,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首先“互聯網+”“是互聯網+各個傳統行業”的互聯網思維,是利用信息通信技術以及互聯網平臺,讓互聯網與傳統行業進行深度融合,給實體經濟帶來生命力,提升全社會的創新與生產力,創造新的發展生態,為創新發展提供廣闊的網絡平臺。
在傳統商業模式下,消費者是商品的被動接受者,受技術、資金各方面的限制,消費者也不能被滿足個性化需求,商品的中間環節也是被商業機構取代。但在“互聯網+”背景下,消費者與商品供給者直接傳遞需求信息,生產者可根據消費者對產品外形、性能等多方面的要求提供個性化商品,中間環節被省去,“互聯網+”促進了消費個性化趨勢的形成,代表了未來新經濟和新文化發展的方向和趨勢。
比如“互聯網+農業領域”,現在有許多牧場也運用“互聯網+”思維,運用C2B的商業模式,向客戶提供一個線上平臺購買其牧場的山羊,再用獲得款項進行線下養殖,利用定期分紅吸引大量理財客戶,并明確資金去向,用聯合養殖的方式吧客戶引入到牧場的產業鏈中,C2B的互聯網創業模式使“互聯網+傳統農業”很好的結合起來。
互聯網牧場可以做到企業不用借款,實行眾籌聯合培養,并在線下做好完善的產業鏈整體戰略,羊肉、羊奶等產品線非常豐富,除了養殖業,現在綜合開展了生產加工端和銷售端。互聯網牧場將自身的優勢和時代趨勢結合起來,工業的養殖規模得到了進一步升級,產生了具備電商銷售功能和眾籌,以及客戶理財的功能,同時也升級了自己的養殖業,給國內的乳業發展也開創了新的創業創業時代。
我們要從成功的“互聯網+”創新創業的案例中,學習將傳統的商業機會轉換為新的互聯網商業概念,在創建和運營中形成自己的獨特的方法,并不是簡單的模仿和重復,要體現出創新創業的吸引力、持久性、及時性。圍繞自己的商業概念在生產和銷售環節設計商業模式,尋求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