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星宇+毛昕+歐陽文
摘要:工程管理專業是90年代初期國家教委對高等教育專業進行調整時成立的新興專業。為幫助三峽大學工程管理專業的本科生了解當下就業形勢、方便未來就業,對在校工程管理專業學生進行了就業調研,分析目前在校生與就業單位所需畢業生之間的差距,使在校本科生能更好的為將來的工作做準備。結果表明,工程管理專業的畢業生英語、計算機方面能力有待加強,人際交往能力、自學能力的培養更需要重視。
關鍵詞;工程管理;本科生;就業質量;發展方向
工程管理是 1988 年引進到中國建筑行業的一個全新專業,旨在培養掌握工程技術、財務管理、建設法律等多方面知識的復合型人才,目前中國大多高校均開設了工程管理專業。但隨著建筑行業在中國的發展日趨成熟和全國各大高校的連續擴招,導致中國建筑人才的需求量遠小于每年畢業生數量,使大學生就業形勢不容樂觀。因此,調研分析學生能力與就業單位需求,為更多的向社會和用人單位輸送更優秀的人才,對我國建筑人才的培養具有重要意義。
三峽大學工程管理專業源于1978年的葛洲壩水電工程學院的水利水電工程施工專業,1988年在水電行業內率先開辦了工程概預算專業(專科),1993年開辦基本建設與管理本科專業,1998年教育部本科專業調整后并入工程管理專業。學校該專業在2007年被湖北省確定為立項建設的省級品牌專業,2010年被教育部、財政部確定為立項建設的國家特色專業。
在以就業為背景的基礎上,結合學校實際,對三峽大學工程管理專業近五年畢業生就業質量進行調查和分析,以幫助工程管理學生更加了解當前的就業形勢,更好的分配時間和精力提高就業技能,同時也可以作為人才培養體系調整和教學改革的一個參考依據。
一、畢業生就業相關調研
依據學校每年上報的畢業生就業統計表及畢業生需求情況,對畢業生的就業率、畢業生供需比及就業結構進行分析,并向該專業已就業生和用人單位進行調查,主要分析就業區域,薪酬水平,就業專業相關度及用人單位對畢業生的素質能力要求。
1、畢業生一次就業率
通過資料收集,三峽大學近五年工程管理就業數據如圖1所示。數據表明就業率正在逐年下降,到2016年更是跌至75%以下,可見就業形勢并不樂觀,學校以及在讀學子必須結合自身進行有效調整。
2、畢業生市場需求比
根據歷年在學校舉辦的招聘會及用人單位在學校就業網上發布的需求信息,畢業生供需比如表1所示。數據顯示:近五年來,供需比平均在1:4左右。一方面是因為本專業適應社會發展需要;另一方面,是因為本專業發展方向比較廣泛,涉及工程技術,財務管理,建設法規多方面的能力培養。
3、主要就業區域與就業相關度
工程管理專業的畢業生就業范圍十分廣泛,可在政府經濟管理部門或建設單位、設計單位、建筑施工企業、工程建設監理單位、房地產開發企業、工程咨詢公司、國際工程公司、投資與金融等單位從事工程管理等工作,也可在高等學校或科研機構從事相關專業的教學或科研工作。據有關資料顯示,近年來該專業就業省市主要集中在上海、北京、廣東、天津、江蘇等地,目前畢業生月薪可達到3000元~5000元。
三峽大學工程管理專業本科生近五年的就業情況見圖2,數據表明畢業生在建設施工單位就業的占58%,水利水電單位的占20%,設計單位和工程咨詢單位的各均占4%,銀行的占3%,其他占11%。
可見,現今形勢工程管理專業的學子要重點發展和培養土木方面的知識與技能。
4、用人單位對畢業生素質能力要求
(1)企業對員工的素質要求
如圖3所示,從用人單位對畢業生的宏觀需求來看:排在前五位的分別是是道德品質、執業能力、吃苦精神、團隊協作能力和穩定性。可見畢業生不僅要發展專業能力也需提高個人精神道德素質。
(2)企業對各類證書的重視程度
如圖4所示,企業最為重視行業技能大賽的獲獎證書和國家執業資格證書;職業資格證書對于企業來說不僅是應聘者實際的能力證明,更有利于增強企業硬件;軟件的操作居于第三位;源于涉外工程的增加,企業對學生英語水平的要求也逐漸提高。
二、在讀生的就業期望
此次調查通過紙質問卷形式發出,從2016年5月5日起到5月20日止,共發放問卷300份,截至5月26日共回收問卷264份,回收率高達88%,其發放對象已基本涵蓋三峽大學水利與環境學院工程管理專業全體在讀本科生。
1、在讀生就業領域選擇
如圖5所示,三峽大學工程管理專業在校本科生的擇業方向在建設單位的占38%,在政府部門和設計單位的均占18%,其他方向的占26%,與現今國內市場工管主要就業方向基本一致。
2、在讀生就業城市選擇
如圖6所示,絕大數學生更傾向于二線城市,與以前就業熱門城市如上海、北京等地有一定出入。其原因也許是近年來學生就業心理壓力太大,同時這一現象也反饋了近五年就業率逐漸下降的原因。
3、本科階能力需求
由圖7可知,48%的同學希望擁有豐富的實習經歷,25%的被調查者更重視自己的專業成績,希望能有扎實的專業基礎知識,18%的學生希望能充分發展自己的人脈資源,只有剩余9%的學生希望擁有過人的外語能力。
三、對工程管理在讀生的建議
結合歷屆畢業生和用人單位的樣本調研發現,工程管理專業在校生應著重培養的素質如圖8所示。80%的用人單位注重學生的實踐工作經驗,62%的用人單位注重學生的專業基礎素質和自學能力。
因此,不論學校亦或在讀本科生,應支持寒暑假時間去建筑工地或者專業公司積累一定的工作經驗,以確保招聘現場上具備更大的優勢。此外,事業單位對學生在專業技能大賽中的獲獎證書、職業資格證書關注度較高,這些都直接反應了應聘者對專業的精力傾注度和實際執業能力的重視程度,在讀生在校除了熟悉一些必要的軟件操作,更要爭取更多的競賽證書、執業證書。
工程管理是一個潛力很大的專業,在校學生在專業學習的過程中,也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首先,加強有關土木工程技術方面專業課的學習。其次,要學好工程管理專業特色課程、管理類和法律類課程,在學習的過程中大膽思考、勇于創新。此外,還要更多關注建筑行業的最新動態,了解目前大學生的就業現狀和市場需求,重視學校組織的各種實驗、實習,把所學知識運用于實踐中。
四、結語
通過對比歷屆畢業生的就業數據、用人單位的招聘要求及在讀生的擇業規劃,可知三峽大學工程管理專業學生近五年的就業簽約率大幅度下滑。學校需依據市場需求,調整教學內容,側重培養學生土木、建筑方面的專業技能。此外,在讀生更要積極參加各種專業競賽并取得優秀成績,在條件允許情況下考取相關的職業資格證書,如建造師證、造價師證。
目前,整個工程管理就業方向還是水利水電、建筑行業的大型國營企業,主要從事施工建筑、設計、管理運營等方面的工作。但隨著近年來就業形勢越來越嚴峻,學校應該結合工程管理專業涵蓋多方面知識技能的特性,幫助學生拓寬諸如金融類、管理類方面的就業道路。同時在讀生也應考慮考研深造,以提高學位水平來增加就業機會。
參考文獻:
[1]向玉華.工程管理專業畢業生就業質量分析——以三峽大學為例[J].教育教學論壇,2015(49):32-34.
[2]趙陸岳.工程管理專業就業形勢分析[J].知識經濟,2013(11):54-54.
[3]李秀芳,陳自力,金季嵐.工程管理專業畢業生就業的現狀分析[J].中國電力教育,2013(19):200-202.
[4]汪浩.工程管理專業畢業生的競爭優勢[J].安徽建筑,2011(02):182-182.
[5]郭樹榮.工程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現狀分析與對策[J].高等建筑教育,2009,18(05):43-46.
[6]張建坤,成虎.對工程管理專業地位和學科體系的思考[J].建筑經濟,2007(07):5-7.
[7]黃魯成,苗紅,羅亞非.我國工程管理本科教育現狀調查與分析[J].中國大學教學,2007(03):46-49.
[8]任宏,竹隰生,顧湘.工程管理專業的發展展望[J].高等建筑教育,2001(02):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