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紅梅
一天晚上,兒子有家庭作業(yè)要背《這片土地是神圣的》。吃晚飯的時候其他作業(yè)已經(jīng)做完,就差背誦這篇課文了。面對長長的要背誦的課文,兒子很是苦惱,他說:媽媽,今天晚上我能背完,但是要到12點鐘。這屬于自我實現(xiàn)的預(yù)言。果然,兒子一直背到接近12點,背完了,然后睡覺。
其中我想改變這個自我實現(xiàn)的預(yù)言。我用了一些方法。
方法一:移情。我說兒子你看了很多書,對很多文字都記憶很好。哈利波特書那么多,你對很多片段都記得很清楚。這才8段,你會一會兒就記憶好的。
方法二:你這是自我實現(xiàn)的預(yù)言。你如果這樣,事情一定會按照你的預(yù)言實現(xiàn)。你需要改變。如果你不改變,你會按照預(yù)言走的。你應(yīng)該說“我一會兒就會背完”,你才能早點背完。
方法三:這點東西,對你算不了多少,你一會兒都能背完。
方法四:生氣。這點東西,你都需要那么長的時間。我又一次觸碰到自己的無能感。
但是這些方法,都宣告失敗。
面對兒子對課文苦惱的時候,我該怎么辦呢?
陪伴能解決嗎?傾聽能解決嗎?
辦法,常是無能的遮羞布。哈哈,似乎的確如此。我的辦法對他無效。
我似乎使用的“用我的陽光,驅(qū)走你的黑暗”邏輯,使用的是陽光戰(zhàn)略,試圖用美好戰(zhàn)勝受傷感,用陽光驅(qū)走黑暗,這樣會讓我兒子感到失望,他覺得自己的苦惱是不對的,不合理的、不應(yīng)該的,我應(yīng)該讓我的兒子感到被理解。
那么,該怎樣做呢?陪伴兒子,傾聽我兒子吧。
陪伴意味著要懂得對方的脆弱。
陪伴兒子,我未必做到很完美,但上天給了我和兒子同行一段路的美好。
兒子面對長長的課文,的的確確是苦惱的,他的的確確身處陰影之中。對他而言,他的苦惱就是這個世界上最大的苦惱。盡管我們都有或多或少的共情能力,知道總有人比自己更慘。但我們最能體會到的還是自己的痛苦。
陪伴要放下自己,站在對方的角度上,感他所感,想他所想。
當聆聽他的時候,當陪伴他的時候,我要懂得他有多苦惱。我們要面對。假如不去面對,就無法從過去的苦惱中汲取經(jīng)驗教訓,于是會不斷地重復同樣的錯誤。我們要理解這種苦惱。這樣一來,苦惱才會變成生命的養(yǎng)料,令我們成長,令我們少犯同樣的錯誤。
獨自面對太痛苦,所以陪伴才有價值。
要陪他討論自己的感受,我對他的愛不會喪失。
去看見兒子真實的存在。
陪伴他接受自己的陰影。
一直陪著他,聽他宣泄,讓他懂得,他的一切感受都是值得尊重的。
把傾聽送給兒子
一天晚上,我又一次重新和兒子談起背誦那篇課文。
我說:“兒子,你上次背誦那篇課文,怎么用了4個多小時?”
兒子說:“西雅圖呼吁我們環(huán)保,愛護環(huán)境,自己卻不環(huán)保,開著汽車制造廢氣吧?吸著煙,制造廢氣吧?一個美國人一年要制造40頓的垃圾,卻說自己環(huán)保。你說他不忽悠人嗎?”
我說:“你覺得寫這篇文章的人在忽悠人,所以反感這篇文章。”
兒子說:“是的。”
我說:“所以不想背?”
兒子說:“是的。”
我說:“我明白了。以你的理解能力,是不需要這么長時間的。”
至此我終于明白了。看來星期三晚上說了很多廢話。
兒子得意洋洋地說:“要不我給你背背植物大戰(zhàn)僵尸?我3秒搞定一篇。”
我說:“哦,你喜歡的,你跟他呆著時間少。不喜歡的,你跟他呆著時間長。”
兒子說:“沒有呀。”
然后眨巴眨巴眼睛,說:“的確如此。”
我說:“不管喜歡,還是不喜歡,早點忙完,早點了,然后去玩你喜歡的,不更好嗎?”
兒子說:“是。”
我終于成功地做了一次傾聽,而不是提建議。
在P.E.T.父母效能訓練課程里,其中一個重要的內(nèi)容就是讓父母們學會傾聽孩子,通過傾聽打開父母與孩子之間溝通的神秘通道,構(gòu)建更好的親子關(guān)系。但實際上,傾聽不僅僅只適用于親子之間,在所有的人際關(guān)系里,傾聽都能讓彼此增添更多的連接或是理解,讓關(guān)系更為融洽。
如果說,每個人都是一座孤島,那么讓傾聽成為我們走向彼此的橋梁吧。借著傾聽,走入彼此的世界,溫暖彼此的胸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