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蕾
摘要:隨著多媒體技術、網絡技術的不斷進步,計算機應用領域的不斷拓寬,多媒體計算機輔助教學已經成為衡量一個學校現代化水平的重要標準,多媒體課件的應用也成為評價一節課質量的重要因素。但是運用多媒體不是實現教學效果優化的唯一路徑。如何正確運用多媒體課件才能達到預期或更好的教學效果是我們必須考慮的。本研究通過對多堂中學語文公開課觀摩,做出比較研究,力圖找出多媒體課件使用的適當方式和程度。
關鍵詞:語文課堂;多媒體課件;優化
一、問題的提出
現代教育技術手段不斷更新,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和網絡技術被引入教育教學過程,這使得學生的閱讀對象不僅有文字和圖片,而且有有聲讀物、動畫、視頻資料,它是實現教育現代化的技術支持。多媒體教學的優點集中在以下幾方面:調動學生的情感,激發學習興趣;拓展學生思維空間,培養創新精神;有利于優化課堂教學結構;提供更新、更廣的知識點,開闊視野。
在語文課堂上多媒體設備被廣泛使用已有很長時間,但多媒體設備的濫用和使用不當廣泛存在。語文教學與其他課程最大的不同,除了字、詞、篇章的學習和運用,語文老師還有更重要的教學目標,人文主義教育。讓學生通過語文課不僅學習語文知識,更發展成完整的人。
二、研究對象的界定
中學生作為一個特殊的群體,其發展性和不穩定性使得對他們的人文主義教育顯得尤為重要,而中學生在學校受到的人文教育主要體現在語文課堂上。本研究針對的是在中學生語文課堂上對多媒體的使用及其效果反饋,主要研究對象有網絡視頻公開課和真實課堂。
三、研究的方法
(一)質性研究法
1、收集課堂教學事件的記錄
2、情節如何展開,學生如何體驗等
3、對課堂教學設計和教學行為的分析
4、對學生的認識、理解和發展的分析
(二)觀察法
(三)比較法
四、研究的目標
多媒體教學是在教學過程中,根據教學目標和教學對象的特點,通過教學設計,合理選擇和運用現代教學媒體,并與傳統教學手段有機組合,以多方位的信息影響學生,形成合理的教學過程,達到最優化的教學效果。教學過程最優化是前蘇聯教育家巴班斯基提出的教學理論和方法,指在一定的教學條件下尋求合理的教學方案,使教師和學生花最少的時間和精力獲得最好的教學效果,即在同樣條件下,同樣的時間內使學生學得更多、更快、更扎實。最優化的標準有兩個:最大效果和最少時間。本研究的目的在于,確定如何運用多媒體教學在縮短教學時間的基礎上加強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和理解的。
五、研究所得的結論
(一)用多媒體課件的優勢
多媒體課件有生動、豐富、即時反饋等特點,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能夠按照教學過程給學生提供知識內容,舉例說明、進行演示、反復學習,這些更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鞏固,提高教學質量。
1、有利于提高教學效率
課件能夠將授課內容以大綱的形式呈現出來,這樣在一定程度上節省教師書寫板書的時間,以便有更多時間進行講解,與學生交流,教師可以很容易地使用和支配更多的信息資源,增大了教師對教學資源的控制范圍,并且為教師控制學生的學習提供了幫助。
2、清晰呈現教學內容
在課堂教學中,多媒體課件可以彌補傳統教學的一些不足之外,還可以對原有的教學方式進行改進,使教學內容更加形象、逼真的展現出來。
(二)多媒體教學容常見的問題
1.多媒體運用過量
一線課堂教學中存在多媒體課件運用過量的情況,特別是在語文課堂上。很多老師在課堂上以多媒體課件為教學主線。這本是有利于課堂的但是多媒體課件內容過多,包括的無關信息太大,甚至占用了學習基礎知識的時間。
2.多媒體的過分使用使老師角色淡化
現代電腦技術的發展,使多媒體課件可以包含的內容更加豐富,因此也可以借以傳達更多樣的內容。不可否認,前文分析過多媒體教學尤其突出的優勢,所以很多老師希望通過多媒體課件上課。但是現在網絡資源共享平臺非常便捷,就會讓部分老師幾乎不靠自己解讀文本。如果課堂教學變成了多媒體課件的播放,那課堂也就失去了其原本的意義。
3.多媒體限制的學生的發展空間
多媒體課件包括的內容往往不止于文字,為了實現課堂的多彩,多媒體課件往往包含圖片、音頻、視頻。特別是散文、詩歌這樣比較抽象的文章,有的老師很喜歡用圖片展示文章描述的景色或者朗讀示范,這樣做一方面會限制同學的想象力,不利于完整人文素養的培養。教師找到的資料甚至并不適合教學目標,造成誤導。
(三)在課堂上使用多媒體課件應該注意的問題
1、利用多媒體課件要注意與傳統媒體相結合
多媒體課件是現代教學工具中的一個重要工具,但在實際教學中應該注意與傳統教學媒體相結合。語文教學基本都是基于文本解讀的,所以不論使用哪種工具或者課件,都只能是為了幫助同學更好的進行文本解讀,老師在課堂上進行文本解讀時真正需要的還是傳統教學方法。
2、依據教學內容選擇適當的教學媒體
我們利用媒體進行教學的最終目的就是為了達到優化的教學效果,因此無論是現代媒體還是傳統媒體,只要是能達到優化的教學效果就是針對于這一教學內容來說最合適的媒體。
3、適應學生個別差異,實現因材施教
學校可以開放聲像閱覽室,在網絡上共享多媒體教學資源,使學生有了更多學習的機會。對于一些在課堂上不能正確理解的問題有了更好的解決途徑。同時,大量的資源可以豐富學生的知識,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的興趣、愛好進行廣泛的學習,真正達到因材施教的目的。
4、進行教學媒體選擇時應該注意到學習者特征因素
作為學習者的特征是教學媒體選擇中必須考慮的因素。其中包括學習者的年齡心理特征、認知結構、知識經驗等。同一特征的學習者在使用不同教學媒體進行教學時,往往會產生不同的教學效果,所以教師在選擇和運用多媒體課件時應當充分考慮和估計學生方面的特征因素。再來看一下我們的調查結果:相當一部分學生認為老師的課件太死板,太單調。這表明我們的學生現在的心理特征是對新、奇、特、動的事物比較感興趣,因此教師在制作多媒體課件時就要投學生所好,通過興趣的調動來表現所期待的學習行為,新、奇、特、動的事物比較能激發學生的興趣,但必須把握好這個“度”,過分的追求新、奇、特、動必將起到反面作用,分散學生的注意力,尤其是對意志力弱、注意力不能長時間集中、性格還不穩定的中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