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順昌
摘要:教學反思就是教師在教學實踐過程中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一種行為。而高中物理課堂教學反思就是一種以追求物理教學實踐合理性為目的,在教學實踐過程中不斷發現、思考、解決問題,對教學行為和教學活動進行批判的、有意識的活動。
關鍵詞:教學;反思
教學反思,是指教師對教育教學實踐的再認識、再思考,并以此來總結經驗教訓,進一步提高教育教學水平。教學反思一直以來是教師提高個人業務水平的一種有效手段,教育上有成就的大家一直非常重視之。現在很多教師會從自己的教育實踐中來反觀自己的得失,通過教育案例、教育故事、或教育心得等來提高教學反思的質量。
物理是一門以實驗和觀察為主的學科,從生活中引出材料,通過實驗探究其中的物理規律和原理,是學習物理學的重要途徑。隨著社會和經濟的發展,對人的素質培養又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在物理教學中,實驗也是學習前人總結的間接經驗,轉化為自己的直接經驗,從而更好掌握相關知識,技能的主要手段。實驗教學是高中物理教學中的不可替代的一部分,也是考察學生動手能力的著重點。如今,高中新課程改革縱深發展,對物理學科的實驗教學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如何進行高中物理實驗教學,提高學生綜合能力是值得高中物理教師探討的問題。在物理實驗的教學實踐中,筆者根據相關理論進行了探索和嘗試,取得了一些初步的成效,下面對個人的做法進行一些反思和總結。
首先,新課標要求下的教學更有利于學生對核心知識的掌握。新課標目標的第一項“知識與技能”相當于舊大綱的“教學目的”,其要求教師的教學要尊重學生的興趣,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要注重學生的學習過程,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只有這樣做,才能使學生對知識產生親近感,從內心樂意去接受新的知識。
其次,新課標下,高中物理教師應該注重對學生發散思維能力的培養。發散性思維能力是形成創新能力的重要部分,物理電學中常見的黑箱問題就可以大大促進學生進行發散性思維,因為黑箱是一種未知系統,在探索其內部結構時,需要根據輸入、輸出信號進行推理,最終得出黑箱的內部結構,而通過邏輯推理所得的結果往往不是唯一的,超越了課本。這樣在思考中找到獨創性或不同尋常的辦法,使學生在獲得成就感的同時更培養和發展了其發散性思維能力。
最后,作為物理教師,更應該轉變教學理念。一是要變“這節課我教了多少”為“這節課學生學了多少”;二是不要怕學生做錯了,而是讓學生自己在錯中去體驗探究過程,去發現問題。也不要怕學生不懂,而是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讓學生養成獨立思考、敢于質疑、善于交流、樂于合作的良好科學態度和不斷進取的創新精神;三是要改變傳統教學中教師通過實驗得出結論后,直接向學生告知結論的做法;四是要杜絕“滿堂灌”的陳舊教法,貫徹以自主、探究、訓練、交流討論、積極思考為主線的課堂理念,老師要做到語言精練,凡是能讓學生動手的盡量讓學生動手,能讓學生說的讓學生說,老師的講一定要“精”,即講在“點子”上。
有很多同學會問"學習物理有沒有捷徑呢"?答案應該是沒有,學習是一件實實在在的事情,我們來不得半分含糊。雖然沒有捷徑,但科學的學習方法確是有的下面我們來看具體的分析。
預習:學習的第一個環節是預習。在每次上課前,抽出一段時間將知識預先瀏覽一下,一則可以幫助我們熟悉課上所要學習的知識;二則可以使我們明確課堂的重點,找出自己理解上的難點,從而做到有的放矢地去聽課。我們應該逐漸養成預習的良好習慣。
上課:上課是我們學習的中心環節。對此我準備強調三個問題:(1)主動聽課。(2)注意課堂要點。 (3)處理好聽課和記筆記的關系。
復習:有的同學課后總是急著去完成作業,結果是一邊做作業,一邊翻課本、筆記。而在這里我要強調我們首先要做的不是做作業,而應該靜下心來將當天課堂上所學的內容進行認真思考、回顧,在此基礎上再去完成作業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業:在復習的基礎上,我們再做作業。在這里,我們要糾正一個錯誤的概念:完成作業是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
質疑:在以上幾個環節的學習中,我們必然會產生疑難問題和解題錯誤。及時消滅這些"學習中的攔路虎"對我們的學習有著重要的影響。有的同學不注意及時解決學習過程中的疑難問題,對錯誤也不及時糾正,其結果是越積越多,形成惡性循環,導致學習無法有效地進行下去。在這里,我建議每位同學都準備一個"疑難、錯題本",專門記錄收集自己的疑難問題和典型錯誤,這也可以為我們今后對知識進行復習提供有效的素材。
小結:學習的最后一個是對所學知識的小結。小結的常用方法是列概括提綱,將當天所學的知識要點以提綱的形式列出,這樣可以使零散的知識形成清晰的脈絡,使我們對它的理解更為深入,掌握起來更為系統。
總之,想說的話很多。一句話,課后反思是很有必要的,課后反思可以使我們認識到自己教學中的不足,可以總結經驗教訓,可以使自己今后的教學過程更充實,更完善。使自己的教學經驗更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