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錢欣
“互聯網+”時代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整合問題
◎ 黃錢欣
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疊床架屋”的現象增加了版權許可交易的成本,與互聯網時代海量作品高速流通的需求相違背,因此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需要整合。整合可以分為以法國和歐盟為例的跨類整合,以及以日本為例的同類整合,前者更符合當今實際需要,但仍需擴大整合所涵蓋的作品及權利的類型,同時克服自由競爭制的弊端。
“互聯網+”;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整合
1.“疊床架屋”問題的現狀
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以下簡稱“集管組織”)發展到今天,以不同的權利或作品類型為基礎,劃定了各自的業務范圍,導致業務范圍錯綜復雜,同一種類型的權利或作品,往往有多家集管組織進行管理,而不同的集管組織,也往往各自管理著若干不同種類的權利或作品,從而出現了集管組織林立的現象,被形象地稱為“疊床架屋”,這導致著作權許可的取得十分復雜,給互聯網時代海量作品的高速流通帶來極大不便。以下以法國為例加以說明。
2008年,法國有26家集管組織,各自的成員和收取的使用費種類都不相同,這從側面反映出各自業務范圍的紛繁復雜。另根據世界知識產權組織(以下簡稱”WIPO”)與貝克·麥堅時(Baker & McKenzie)律師事務所合作的《集管組織手冊2014》(Collecting Societies Handbook 2014
),將法國幾個主要的集管組織和業務范圍總結如下(見表1)。
表1 法國主要集管組織及業務范圍
表中”N”表示相應組織未從事表中對應業務活動,”Y”則表示相應組織從事表中對應業務活動。從表1可以看出,同一個集管組織,往往涵蓋多項業務范圍,而一項業務范圍,也往往牽涉多個集管組織,整個集管組織體系十分復雜,使用者為取得某件作品的某項權利的許可,需要在該體系中輾轉反復。而這還只是列舉了幾個主要的集管組織,前面提到2008年法國已有26家集管組織,時至今日,數量應該也不會發生較大的變化,如果再將其他大大小小的集管組織也列入考慮范圍,獲取許可的過程將更為繁雜。對此,法國文學藝術財產委員會在一份報告中指出:現存的搜尋和確認權利人的復雜體系,導致有必要建立一個更為簡化的體系,以利于囊括更多樣和廣泛的作品及制品的使用。
2.“疊床架屋”的弊端
“疊床架屋”的集管組織體系十分龐雜,而在當今互聯網和多媒體大發展的時代,作品使用的類型、方式和數量都急劇增長,廣大使用者面對這樣一個“疊床架屋”的體系,作品的使用和再創作遇到了很大的困難。具體而言,該體系存在如下缺陷:
增加作品使用和創作被阻礙的風險。今天,多媒體作品深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不僅組成多媒體作品的作品類型多樣,作品的使用方式也愈發多樣。而多媒體作品的創作需要包含大量作品的許可,即使只是一件作品許可的缺失,都將可能阻礙整個多媒體作品創作。因此,作品的創作需要涉及多家集管組織的許可,而面對“疊床架屋”的集管組織體系,任何一家集管組織不予許可,都可能成為作品創作的阻礙。雖然“集管組織作為事實或法定的壟斷者,通常不能拒絕許可”,但這至少存在被拒絕許可的風險,而且當使用者和創作者面對這種復雜的許可體系和被拒絕許可的風險時,可能會知難而退,導致使用和創作擱淺。由此,“疊床架屋”的集管組織體系就增加了作品使用和創作被阻礙的風險。
增加作品使用和創作的成本。首先,使用者或創作者為了取得多種作品和權利許可而輾轉多家集管組織,這就增加了使用和創作的搜尋成本,這與集管組織降低作品許可交易成本的目的是相違的。其次,即使使用者或創作者完成了輾轉的過程,但經過與集管組織進行的逐個許可談判,可能導致最終作品使用或創作累積成本過高。這和“專利費累積(Royalty Stacking)”有些相似。Daniel Gervais將在“疊床架屋”的集管組織體系中輾轉反復取得許可的過程喻為“走迷宮”。
上述現象的出現,與集管組織的建立方式及運行模式有關。
內在原因在于集管組織的建立方式。版權集體管理組織的建立,與版權對象和范圍的擴展有著密切的聯系。從版權的前網絡歷史來看,版權法的發展是沿著“作品”和“權利”兩條主線進行的,版權集體管理組織建立在當今“碎片化”的權利基礎上,各個集體管理組織各自從傳統的權利碎片中分割屬于自己的部分,專司某個領域或某個權利的管理與許可。著作權在發展過程中,不斷衍生出碎片化的權利,比如隨著表演組織、廣播組織、互聯網等的相繼興起,出現了表演權、廣播權、信息網絡傳播權等一系列權利。同時,作品類型也十分豐富,比如視聽作品、文字作品、音樂作品等。集管組織多建立在上述作品或權利類型的基礎上,以管理上述作品或權利作為自己的業務范圍。久而久之,隨著作品和權利類型的不斷細分或增加,集管組織也漸呈“疊床架屋”之勢,各自業務范圍縱橫交錯。以上文提到的法國為例,有組織以音樂作品作為其業務范圍而建立的,這就是以作品類型來劃分業務范圍;還有組織以廣播播放或機械復制、錄制內容為業務范圍的,這表面上是以作品的利用方式作為劃分業務范圍的標準,而實際上也可以理解為以作品的權利來進行劃分,比如廣播播放就是行使表演權的一種表現形式,而機械復制、錄制內容則是復制權的一種表現形式。這是形成錯綜復雜、“疊床架屋”集管組織體系的內在原因。
外在條件在于集管組織的自由競爭模式。如果僅具備上述內在原因,那么未必會導致“疊床架屋”的現象。比如,我國雖然也采取了上述集管組織的建立方式,如中國文字著作權協會主要管理文字作品的著作權,中國音樂著作權協會主要管理音樂作品的著作權,但由于我國實行法定壟斷的集管模式,所以并未出現上述“疊床架屋”的現象。因此,該現象還需一個外在條件,即自由競爭的集管組織模式。由于許多國家或地區實行自由競爭制的集管組織模式,在這些國家或地區,集管組織可以實現自由設立和競爭,于是,針對同一類型的作品或權利,就可能同時存在多家集管組織,最終導致“疊床架屋”現象的出現。
因此,以作品或權利類型為基礎劃定業務范圍的集管組織建立方式,加上自由競爭的集管組織運行模式,導致了“疊床架屋”集管組織體系的出現。
在數字時代,對于建立處理多種權利和作品的著作權集體管理系統的需求非常明顯,使用者希望立即建立能整合各種不同權利和作品的“一站式”(one-stop)集管組織,消除權利許可的“迷宮”。而集管組織間的整合可以地理區域為視角,也可以業務范圍為視角,以下要討論的就是以業務范圍為視角的整合。每個集管組織都有自己的業務范圍,或管理某一類或幾類權利,或管理某一類或幾類作品及制品,因此,在本文中,將相同或類似業務范圍內的集管組織間的整合稱為同類整合,將跨業務范圍的集管組織間的整合稱為跨類整合。
面對集管組織的“疊床架屋”問題,日本和法國以至歐盟都作出了各自的整合努力。以下將日本和法國、歐盟分別作為同類整合和跨類整合的代表予以介紹,并加以評價。
近年來,為了應對互聯網和數字時代的來臨,日本在同類整合方面做出了巨大努力,而同類整合包括兩種情況——管理同類作品的組織間整合和管理同類權利的組織間整合。以下分別以這兩種情況為線索,舉例介紹日本在同類整合方面的做法。
1.管理同類作品的組織間整合——以音樂作品為例
日本在2009年成立了“一般社團法人著作權信息集中處理機構”,英文名為Copyright Data Clearinghouse(以下簡稱CDC),同年,CDC啟動了Fluzo系統,用于集中處理有關音樂作品著作權的許可等信息。
Fluzo系統一邊面向的是加入CDC的日本集管組織或株式會社,一邊面向的是音樂作品或制品的使用者,Fluzo系統的作用就是將集管組織和使用者兩端各自零散的信息統合到一個窗口進行處理,降低搜尋成本。因此,CDC并不是一個集管組織,而只是一個將管理音樂作品作為業務范圍的集管組織的作品信息進行整合處理的窗口,是由使用者團體和權利人團體共同設立的第三方機構。因此,這是一種比較松散的整合,同時由于這種整合發生在同以音樂作品作為管理對象的集管組織間,故屬于同類整合。
在2015年2月,《云服務等與著作權相關報告書》再次提到了音樂作品領域集管組織的同類整合問題,涉及建立“音樂集中管理中心”(暫稱)的有關設想,其中一些想法值得借鑒。比如,該中心將不僅承擔權利信息統一處理窗口的功能,還將具備使用許可合同申請窗口的功能,辦理手續將進一步簡化,納入管理的作品將更多(包括未加入集管組織的作品),甚至還有人認為可以賦予該中心處理著作權集體管理有關糾紛的功能,并且還可以在音樂作品以外的領域探索建立類似中心。可以看出,這些設想相對于CDC和Fluzo而言,可以實現更為緊密的同類整合。
2015年6月日本政府出臺的《知識產權推進計劃2015》也提到了“音樂集中管理中心”的建設,其中提到:面對互聯網數字化時代,具體落實“音樂集中管理中心”建設、提供必要的支援,是文部科學省今后的短期和中期目標。
由此可以看出,上述的整合具有以下特點:第一,在作品方面的同類整合主要發生在音樂作品領域,這可能與互聯網數字時代音樂作品的廣泛使用和傳播有關;第二,這種同類整合在當前的表現形式主要是建立集管組織間作品和許可信息的統合數據庫,以此降低搜尋成本,簡言之,就是信息的整合,其仍然建立在自由競爭制的集管組織模式之上。
2.管理同類權利的組織間整合——以復制權為例
日本幾家涉及文字、圖形、攝影、美術作品復制權管理的集管組織,為了方便使用者尋求許可,將其中的一家組織——日本復制權中心作為統一窗口處理與復制權有關的許可事務。日本復制權中心在2012年制定的章程中規定了其業務范圍,其中一項就是“接受委托進行復制作品的許可,以及收取和分配使用費”。委托其處理復制權許可事宜的機構幾乎囊括了所有涉及文字、圖形、攝影、美術作品復制權的集管組織。可以看出,這是屬于復制權范圍內集管組織的同類整合。
該整合具有如下特點:第一,該同類整合所依據的并非作品類型,而是權利類型;第二,雖然主要依據的是權利類型,但也考慮到了作品類型的因素,即主要都是關于文字、圖形、美術、攝影作品的復制權,這或許也是考慮到了實際使用中通常這幾類作品的復制比較相近,所以將這幾類作品的復制權進行整合管理,而并未包含音樂、電影作品和錄音制品的復制權。
綜上所述,日本的同類整合可以CDC和日本復制權中心為例,分為同類作品和同類權利的集管組織間整合,這些措施都起到了降低使用者搜尋成本、方便作品許可的作用。
在互聯網數字時代,使用者希望立即建立能整合各種不同權利和作品的“一站式”集管組織,對此,大部分歐洲國家采取的回應都是在不同的集管組織間建立信息的聯合甚至權利整合中心。在諸多整合中,法國的SESAM算是最早的一項嘗試,而最有名的則屬在歐委會推動下建立的VERDI。以下分別對二者進行簡要介紹。
1.SESAM
SESAM成立于1996年,它由法國既有的集管組織SACD、SACEM、SCAM、ADAGP作為會員而組成。它并沒有自己的作品庫,而是經由會員組織授權來管理各自的作品庫。所以,它可以說是一個集管組織間的聯盟,或者說是一個“二級協會”。從組織會員的業務范圍來看,既跨多種作品類型,又跨多種權利類型。由此可以看出,SESAM是一種跨類整合。它既不單純以某種作品類型又不單純以某種權利類型為標準進行整合,這樣,打通了作品和權利范圍的界限,使用者只需通過SESAM這一渠道,便可取得多種作品和權利的許可,使得許可更為便利。
2.VERDI
在歐委會的支持下,歐洲原有的六家著作權集體管理機構發起成立了VERDI(Very Extensive Rights Data Information)。該系統的理念是建立一個歐洲范圍內的平臺,使得多媒體作品的作者可以更加方便、高效、低成本地獲取已有作品的使用許可,而該系統涵蓋了極廣泛的作品和權利范圍,就作品而言,包括文字作品、攝影作品、圖形作品、美術作品、雕塑作品、電影作品等;就權利而言,由于成員機構涉及的權利范圍廣泛(比如上文提到的SESAM),所以該系統所管理的權利也涵蓋甚廣。VERDI起到三層作用:信息經紀人、許可發放者、內容傳輸者。
由此可以看出,VERDI系統也屬于跨類整合,其所涉及的作品和權利范圍比SESAM更廣泛,而且其也能發放許可,大大便利了既有作品使用許可的取得,也便利了新作品特別是多媒體作品的創作。
綜上所述,法國和歐盟已經在集管組織的跨類整合中作出了長久而巨大的努力,通過這種跨類整合,使用者可以更為方便地獲取許可,從而促進作品特別是多媒體作品的再創作。
同類整合能夠專門就某一類的作品或權利進行整合,但是,在數字時代,對于建立處理多種權利和作品的著作權集體管理系統的需求非常明顯,所以,跨類整合將是一種趨勢,集管組織在同類整合的基礎上,應突破業務范圍的界限,向跨類整合發展。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現有的跨類整合也存在以下問題。
第一,尚未涵蓋所有的權利或作品類型。上文提到的跨類整合的例子,均只涵蓋了部分的權利或作品,尚未將所有權利作品類型都涵蓋進來。所以在此基礎上,還應擴大整合范圍。首先,從某種權利或作品類型來說,還需進一步進行同類整合,使得其管理的某一類的權利或作品更加齊全;其次,從不同種類的權利或作品類型來說,還需進一步進行跨類整合,擴大管理的權利或作品的種類,實現更廣泛的跨類整合。通過以上途徑,許可的取得將更加便利。
第二,整合仍然處于自由競爭制的大框架下,整合仍停留于組織間的信息整合,無法擺脫自由競爭制的弊端。雖然一些國家已經建立了所謂“一站式”許可機制,但它們通常只是將授權許可要求復制或傳遞給各個集管組織。在這種機制下,各個集管組織間僅實現了信息整合,但仍然存在諸多集管組織,它們之間可能出現惡意競爭的情況,比如惡意降價等,這將損害權利人的利益,而且從成本與收益的角度來說,集管組織也天然地具有傾向壟斷、排除自由競爭的性質(但不代表必須要實行法定壟斷)。更大規模的集管組織可以將固定成本分攤到更多的權利人身上,這樣每個權利人所需承擔的運行成本就會更低,其收入從而得以提高。所以,雖然信息整合可以便于搜尋和取得許可,但若仍然處于自由競爭制下,依然會受到由此引發的負面影響。
面對互聯網時代海量作品綜合利用、高速流通的需求,集管組織應克服“疊床架屋”的問題,實現組織間的整合。這種整合有同類整合和跨類整合兩種方式,而后者更符合時代發展趨勢,但在業務范圍的整合上應更加全面,同時應跳出自由競爭制的窠臼進行整合,以避免自由競爭制的弊端。
(黃錢欣,廈門大學知識產權研究院2014級知識產權法學專業博士研究生,東京大學訪問學者)
*本文系國家版權局課題“《著作權集體管理條例》修訂設計”的階段性成果。特別感謝課題主持者林秀芹老師的指導。
注釋:
①③?Nathalie Piaskowski, Collective Management of Copyright in France, in: Daniel Gervais(ed.),Collective Management of Copyright and Related Rights
, Kluwer Law International, 2010, pp.209-213.② Collecting Societies Handbook 2014[EB/OL]. http://t.cn/RGHanNF.表中所用組織名稱為簡稱,由于該表主要目的是表明法國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體系的復雜,所以就不對組織的全稱再進行翻譯。
④⑥European Commission,Green Paper- Copyright and Related Rights in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 COM (95) 382 f nal, Brussels, 19 Jul. 1995, p. 71. Commission of the European Communities.⑤⑦29Daniel Gervais, Collective Management of Copyright: Theory and Practice in the Digital Age, in: Daniel Gervais(ed.),Collective Management of Copyright and Related Rights
, Kluwer Law International, 2010, p.13.⑧ 羅向京. 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的發展與變異[M]. 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2011:196.
⑨⑩林秀芹,黃錢欣.我國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的模式選擇[J].知識產權,2016(9):57.
??28Mihaly Ficsor,Collective Management of Copyright and Related Rights
, World Intellectual Property Organization, 2002, p. 106.??Herman Cohen Jehoram, The future of copyright collecting societies, European Intellectual Property Review,2001, 23(3), p135.
? 比如Commission Recommendation of 18 May 2005 on collective cross-border management of copyright and related rights for legitimate online music services(2005/737/EC)對在線音樂作品在歐盟境內的跨區域許可整合。
? 當然,這只是一種理論上的邏輯,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間實際上可能很難有完全相同的業務范圍,也就難以完全準確地界定何為同類整合、何為跨類整合,但理論上的探討仍是有價值的,而且類似的業務范圍是常見的,如管理音樂作品和管理錄音制品可以算作相近的業務范圍,兩者之間的整合仍可算作同類整合。
? Koji Okumura, Collective Management of Copyright and Neighbouring Rights in Japan, in: Daniel Gervais(ed.),Collective Management of Copyright and Related Rights
, Kluwer Law International, 2010, pp.402-403.? Fluzoシステムとは[EB/OL]. http://www.cdc.or.jp/fluzo/fluzo_ outline_1.html.
? クラウドサービス等と著作権に間する報告書?2015年2月?文化審議會著作権分科會?19頁-20頁。
? 知的財産戦略本部??知的財産推進計畫2015??41頁-42頁。
? 比如日本復制權中心(日本複製権センター)、學術著作權協會(學術著作権協會)、出版者著作權管理機構(出版者著作権管理機構)等。
? 権利の集中管理小委員會報告書?2000年1月?著作権審議會。
? 公益社団法人日本複製権センター定款第5條。
? 如ADAGP的任務包括管理其會員的圖形作品和視覺藝術作品的追續權、復制權、向公眾傳播權等,詳見http://www.adagp.fr/en/adagp/ tasks.
SACD的任務包括管理所有視聽作品和表演活動的權利,詳見http:// www.sacd.fr/Our-missions.2065.0.html.
SACEM的任務包括管理向公眾傳播權、復制權、現場表演者和視聽作品作者的權利、跨國音樂發行商的權利等,詳見https://societe.sacem. fr/en/missions.
SCAM的任務包括管理其會員作品的復制權或表演權等,詳見http:// www.scam.fr/en/Scam/Itsmission.aspx.
? 它們是KOPIOSTO(芬蘭)、SESAM(法國)、CMMV(德國)、MCCI(愛爾蘭)、SIAE(意大利)、SGAE(西班牙),之所以稱著作權集體管理機構(organization),而非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society),是因為它們并非標準意義上的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而是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的聯合,比如上文提到的SESAM。
? VERDI Report,詳見http://t.cn/RGHarVw.
? 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Intellectual Property and Competition Law, Copyright, Competition and Development, p. 216, December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