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光伏行業首個清潔生產評價指標體系——《光伏電池行業清潔生產評價指標體系》近期已由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環境保護部及工業和信息化部正式聯合批準發布。
該體系由英利綠色能源控股有限公司與中國標準化研究院牽頭,聯合行業其他領軍企業共同編制。這是英利作為全球首家可再生能源領域企業以及中國首家企業加入WWF(世界自然基金會)碳減排先鋒項目時所作出的減排承諾之一。
碳減排先鋒是WWF發起的全球企業合作旗艦項目,旨在與行業領軍企業建立全球范圍的戰略合作關系,推動工商界力量參與氣候能源事務的國際平臺。截至2015年,該項目擁有30家全球知名企業成員,包括英利、惠普、強生、萬科、可口可樂、沃爾沃集團等。
在世界自然基金會的大力支持下,英利聯合中國標準化研究院和行業其它領軍企業和機構,于2013年9月開始啟動國內光伏行業首個清潔生產評價指標體系的編制工作。歷經3年,經多方不懈努力,基于英利及其他國內一線光伏企業的清潔生產經驗,并結合大量針對清潔生產現狀的調研,最終完成指標體系的編制。
該體系從生產工藝及設備指標、資源和能源消耗指標、資源綜合利用指標、污染物產生指標、產品特征指標和清潔生產管理指標等六個方面,建立起了一套針對光伏電池生產的綜合性指標。對指導光伏電池企業深入推廣清潔生產,提高節能減排和污染防治水平,促進光伏電池行業可持續發展和環境友好具有重要意義。
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秘書長王勃華表示:“行業標準建設是推動產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和優化升級、提升自主創新能力的重要方式,已成為國際經濟、科技競爭的制高點。《光伏電池行業清潔生產評價指標體系》的正式發布,對指導我國光伏電池企業推廣清潔生產、提高節能減排、促進光伏行業可持續發展和建設環境友好型社會具有重要意義。”
WWF氣候與能源項目聯合署理總監陳欣強調:“此次《光伏電池行業清潔生產評價指標體系》的發布,是由企業自主推動行業的清潔生產政策出臺,具有示范性意義。WWF碳減排先鋒項目的目標之一,就是推動更多的行業領軍企業參與氣候能源事務,充分利用自身的技術優勢,對市場、行業及政策走向產生積極的影響。”
中國標準化研究院資源與環境分院高東峰主任認為:“《光伏電池行業清潔生產評價指標體系》的建立和實施,對于光伏行業綠色轉型、做大做強將發揮重要的意義,希望行業以此標準發布為契機,加快工藝和產品的綠色化改進,努力做大中國光伏行業的國際綠色引領。”
英利首席技術官宋登元表示:“該評價指標體系設置了光伏電池行業國際領先清潔生產的指標等級,企業達到這個指標后,太陽電池生產能耗將降低20%,COD產生量和氮氧化合物產生量均將降低14%,從而能夠使光伏組件的能量回收期由1.17年縮短到1年,必將推動光伏綠色制造的深入發展,把清潔生產、節能減排理念推廣到整個光伏行業。”
據悉,英利綠色能源控股有限公司是全球領先的光伏組件制造商。英利的生產線覆蓋了整條光伏產業鏈,包括多晶硅生產、硅錠鑄造、硅片切割、光伏電池生產以及光伏組件封裝。英利的總部位于中國保定,在全球范圍內擁有30多個分支機構及辦公室,已經在全球范圍內銷售了超過17 GW的光伏組件。
來源:能源觀察網
2017年12月6日,由國網新源控股有限公司自主編制完成的《抽水蓄能機組調試費用預算編制規定及計算標準(試行)》、《抽水蓄能電站機組調試預算定額(試行)》(合稱調試定額)正式發布。這是我國第一套發布實施的抽水蓄能機組調試定額。
機組調試定額是調試單位承擔機組調試工作的計費標準和合同雙方結算調試費用的依據。此次發布的兩部標準配套使用,共同組成了一套完整的抽水蓄能電站機組調試計價依據,填補了我國抽水蓄能行業機組調試計價沒有統一標準的空白。
近年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進入新常態,能源結構調整加速,特高壓建設步伐加快,風電、光伏發電大規模接入電網,電力系統對抽水蓄能的需求日益迫切。抽水蓄能建設、投運由此步入快車道,迫切需要完善的技術標準、行業規范等為抽水蓄能安全健康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作為全球最大的調峰調頻電源專業運營公司,國網新源公司在抽水蓄能電站建設、運營、管理等方面經驗豐富。2014年12月,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總院(可再生能源定額站)與國網新源公司強強聯合,在該公司成立可再生能源定額站抽水蓄能分站,通過編制補充專項定額的方式,建立抽水蓄能造價數據庫,完善水電工程造價標準體系。調試定額的發布,統一和規范了抽水蓄能電站機組調試費用的計算依據,向構建科學合理的抽水蓄能工程計價依據體系和抽水蓄能造價體系邁出了堅實一步。
來源:國家電網報
目前,世界各國都在對傳統的電力行業生產方式和管理方式進行改革,使壟斷的電力行業向開放式的商業化運營和管理方向發展。隨著信息、互聯網、物聯網等技術的快速發展,快速、準確、經濟、實時可靠地獲得用電管理的各種數據,是進行費用的自動結算、用量分析、計量表運行狀態的檢測、負荷處理等應用管理的基礎。實施自動抄表的大環境逐漸成熟,不僅有利于供電部門信息網絡的建立,而且有利于將來城市各種信息系統的建設。
近日,863計劃先進制造技術領域“基于CMC的智能電表的研制和應用”課題通過了技術驗收。
在國家863計劃的支持下,沈陽中科博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與浙江大學合作,在研發自主可控的CMC(片上控制系統)的基礎上,圍繞智能電表終端、采集器、集中器等幾類抄表系統關鍵設備,以及智能抄表軟件平臺進行開發設計。基于CMC的智能電表抄表系統,采用微功率無線進行通信,避免了新的通信網絡的建設和投資,具有線路改造小、成本低、使用方便、免維護等優點,提高了抄表系統的穩定性和可靠性。目前,該課題組研制的基于CMC的智能電表終端、采集器、集中器等設備已經成功應用到智能電表抄表系統中,包括民用電表及工業現場電表等多個項目,已經實現了規模化。經過長時間運行,抄表系統穩定可靠,完全可以滿足客戶對抄表準確性和穩定性的需求。
CMC自主核心軟硬件的智能電表終端及抄表系統的研發,突破了智能電表關鍵核心芯片嚴重依賴進口的現狀,實現了電表行業核心控制器技術的國產化,加快了電力行業智能化的進程,對智能電網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來源:國家科技部
據《紐約時報》報道,谷歌公司通過“AutoML”人工智能研究項目使計算機算法可以通過分析數據來學會執行特定任務,如開發其他機器學習算法。在某些情況下,它所產生的結果比研究人員自己設計的最好的系統更加強大和高效,從而實現“人工智能構建人工智能”。該系統最近在一個圖像分類任務中實現了破紀錄的82%的正確率。在另一個難度更大的在圖像中標記多個對象位置的任務中,自動生成的系統達到43%的正確率,而人類構建的最優的系統正確率只有39%。
“AutoML”項目將幫助大量企業開發人工智能應用系統,其研究人員正致力于“元學習”(即學會如何學習的能力)上加快部署人工神經網絡。該技術涉及為數學運算網絡提供數據,其靈感來自于對大腦中神經元的研究。
紐約大學正與谷歌合作,建立一個名為AdaNet的系統。當給定一組已經標記好的數據時,該系統會逐層地構建一個神經網絡,并測試添加到設計中的每個參數,以確保它能提高性能。AdaNet已經能夠自動生成神經網絡,生成的網絡能夠與標準的、人工構建的而且兩倍之于其規模的神經網絡同樣好地完成一項任務。
來源:國家科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