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盧愛勝
那些人 那些事
■ 盧愛勝
題記:記中鹽昆山老裝置(昆山化肥廠)關停,歷經半個世紀之久的企業圓滿畫上了句號,在昆山的另一個地方生根發芽,重獲新生。因快要成為過去或即將發生的一些事,讓我們的有所擔當有所為的一些人,傳承著一代又一代人的一種能量,用自己的努力與不惑的青春,在平凡的崗位上無私奉獻著,書寫了對我們那份承諾,展現了當代企業人無言的信念與堅持。
7年前,中鹽選擇了錦港,錦港也選擇了中鹽。同樣,從那時起注定了今后要有得有舍。隨著中鹽昆山的成長,迎來了企業發展的春天,也帶給了我們新的希望。
飽含深情的八月,我們有太多的不舍與無奈。在各方的支持下,公司決定老裝置提前關停,這個與新中國一起成長起來的老企業,即將慢慢淡出歷史舞臺,從某種意義上可以說是昆山選擇走可持續發展現代化道路的縮影。公司從建廠至今,走出了無數個輝煌,有人為此唏噓不已,有人為之惋惜,有人不屑一顧,也有人卻為之不懈努力,積極傳播正能量。作為老錦港、新中鹽昆山人,與昆山結下了不解之情,也許是機緣巧合,也許這一切冥冥中自有安排,在不屑中堅持下來,一路風雨同舟,我們已心脈相連。
停產后,生產區一改往日的繁榮場景,走在寂靜的廠區里,以往的點點滴滴浮現在腦中。沒有了隨處可見印有“中鹽昆山”字樣灰色服裝辛勞的員工,聽不到了夾雜著噪音的機器轟鳴聲,看不到了來來回回忙碌的鏟車、叉車,只剩下遍地的老設備、老機器、老物件,在風雨中凸顯著歷經滄桑的輪廓。這片土地上留下了我們的青春與汗水、歡聲與憂愁,留下了幾度春秋的辛勞與奉獻。“人生能有幾度春,歲月無情人有情”。無悔的青春在它的見證下,我們走過了曾經的友情、愛情、親情,記住了我們的爭執、吵嚷,承載了多少人的幸福與希望。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多少年就這樣過去了,我們一路走來,走到了如今的兩鬢斑白。眼看離別的日子臨近,離開的時候才想起來,這么多年以來卻從未曾仔細觀察過,臨了臨了,似乎想在每個工作過的角落里,尋找屬于自己曾經的記憶,算作是對已逝青春的一點留戀,以此來憧憬未來。
跑在九月的路上,我們的情感再也抑制不住,一邊是風雨同舟多年的“親人”,一邊是企業發展的輕裝上陣的無奈選擇,面臨著較大人員分流安置壓力,我們相望無言,每個人都心照不宣,仿佛空氣在此刻凝結,匆匆忙忙照面,往返于曾經的三點一線,再也找不回那似曾熟悉的感覺。往事不堪回首,但當我們若干年回憶的時候,或多或少,能為逝去的曾經不留遺憾。
日子總是這樣過得很快,不經意間,我們迎來十月的光陰,我們準備揚帆起航,再苦我們都要撐下去,一路上我們有你,我們的智囊團,我們的領路人,我們的總“設計師”與總“規劃師”,未雨綢繆,做好了公司的“頂層設計”,做出了昆山人的表率,做成了中鹽人的責任與擔當。從老裝置提前停車到員工分流安置,從項目推進到資金籌措,從引進戰略合作到簽約落地,再到如今的新貌展現,這一件件事干凈利落,這一份份滿意答卷,也離不開來自五湖四海整個班子的風雨同舟……,我們為有這些的可親可敬的“娘家人”而慶幸,為了同一個目標乘風破浪,走出了別樣的精彩。
現如今的我們,站在新的起點仰望星空,在歷史的長河中已褪去稚嫩,走上了發展的新征程,風雨兼程,用自己的創造與努力,踐行著中鹽昆山“同生共長、相伴永遠”的企業價值觀,傳承著中鹽人的企業文化,一代又一代人,永不停歇。
(作者單位:中鹽昆山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