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水是園林中的點睛之筆,同時也是居住區環境中的重要元素。文章從居住區水景的分類、作用和特征以及影響因素等方面進行論述,研究探索居住區水景設計對于景觀設計和營造良好的居住區環境具有的重要意義。
關鍵詞:景觀;水景設計;居住區水景
中國古典園林素有“無水不成園”的傳統,正所謂“水隨山轉,山因水活”。水是園林的靈魂所在。改革開放后,城市建設的腳步越來越快,伴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房地產行業的興起,人們擺脫了以往的居住觀念,對于居住環境品質的關注度越來越高。居住區水景不但滿足了人們親近自然的心理需求,同時在凈化空氣、調節小氣候和活躍居住區的氣氛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1 居住區水景的分類
按照水的形態可分為動態水景和靜態水景;按照藝術風格可分為規則式水景和自然式水景;從歷史文化發展角度又可以分為現代水景和古典水景。按照表現形式來分,可分為點綴型水景,如噴泉、跌水等;生態型水景,如池塘、人工湖等;親水型水景,如泳池、旱噴等;意象型水景,如日本的枯山水做法。
2 居住區水景的特征和作用
2.1 居住區水景的特征
居住區水景在規模上并不大,有水池、瀑布、噴泉等表現形式;集觀賞、娛樂、生態、游憩等功能于一體;安全性較好,服務對象具有特定指向性;設計方法多樣,多借用于建筑的設計手法;并且對局部小氣候有一定影響。
2.2 居住區水景的作用
2.2.1 美化環境。居住區水景在實際應用過程中,是以動水和靜水在形態上的融合,結合水生、地被、喬灌木等植物,用假山、置石、雕塑小品、亭臺樓榭等做點綴,同居住區環境和建筑風格相契合,并運用現代技術,配以燈光、音響等設施,在聽覺和視覺等方面體現水景的美化作用。
2.2.2 休閑游憩。親水是人們對水的需求的強烈表現,水是人們進行休閑娛樂活動的載體。居住區水景在設計過程中往往同亭、橋或者植物相結合,形成景色優美的濱水空間,濱水空間往往是人們聚集活動的場所,這樣的場所不僅可以起到聚集人群的作用,又可以拉近人和水的距離,滿足居民親水的需求。
2.2.3 美化心靈,調節情緒。親水的設計會拉近人和水之間的距離,水景可以安撫人們躁動的情緒,給人們心靈釋放的空間。環境心理學研究表明,水環境可以使人體溫下降、脈搏平穩,特別有助于消除城市人在精神上的壓抑感,有著重要的鎮靜安神的作用,從而使緊張的神經得以放松,產生舒暢的心理感受。
2.2.4 空間的引導和拓展。點狀的水面或者水池,是空間中的視覺焦點,在景觀環境中起到點景的作用;線形的水景具有分隔空間、引導暗示的作用,直線型的造型會提升空間的秩序感,曲折的水面則暗示空間的連續和環境的含蓄;大面積的水面,具有控制空間環境尺度的作用,弱化的邊緣有助于空間的拓展,水中的倒影更是增加了空間的深遠。
2.2.5 調節小氣候,提升居住質量。水景可以增加居住區環境的空氣濕度,降低周邊環境的溫度,同時還可以降低粉塵濃度,凈化空氣,降低噪音,改善空氣質量,尤其是它能明顯增加居住區域環境中的負氧離子濃度,使人感到心情舒暢,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
2.2.6 防災功能。一些居住區內的水體景觀,在設計之初就考慮到了雨季和旱季可能出現災害的情況,雨季洪澇,一些水景設施可以蓄水,以減少災害;旱季又可以利用蓄存的水澆灌植物或者抵擋旱災、火災等一些災害的發生;特殊條件下,還可以作為飲用水提供給居民所使用。
2.2.7 社會經濟效益。由于水景在居住區環境中的重要性,加上人們對居住區環境的新要求,在房地產行業中,有水景的項目可以直接提升項目的檔次和社會影響力,從而提升房價,轉為經濟方面的效益,促進城市經濟的發展。
3 居住區水景設計的影響因素
3.1 社會因素
社會因素包括社會制度、道德規范、法律法規、風俗習慣等方面內容,這些內容直接影響著人們態度的形成和改變。在一定區域空間內,不同的生活方式和行為準則直接影響當地的價值觀念,這對居住區水景的設計具有很大的影響。
3.2 經濟因素
對開發商而言,投資是否會產生經濟效益,這是影響居住區水景乃至整個居住區景觀品質的最大因素;對于管理部門而言,水景日常運行產生的管理費用和后期的維護費用,都取決于水景的規模大小和復雜程度,這對居住區水景的品質是很大的制約;而以上兩種投資費用的來源,歸根結底都是來自居民的物業費和購房費用,費用過高,居民自然不會買賬,所以居民對于費用的承受能力也會影響到居住區水景的設計。
3.3 文化因素
理水”則是中國造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水是園林靈魂的載體,是園林生機盎然的動力。中國古典園林中的“理水”講求的是意境和手法,即寓情于景,情景交融,通過對水的品格的理解,運用一定的技藝和處理方法,并賦予其情感色彩和文化內涵,使其具有生命力,但這是對水體的再創造,并不是對自然水體的簡單濃縮和模仿。
不同地域的文化也是影響水景設計的重要因素,水景設計應該充分考慮所處的地理位置和環境條件,融合當地的民俗風情和文化特征,體現當地的地域特色,使景觀具有標識性和地方代表性。
3.4 地理環境因素
地理環境因素主要包含自然地理因素和人工環境因素。自然地理因素主要包括地形地貌、動植物分布情況等自然生態環境;光照、風向、氣溫、降水等氣候環境;聲音、空氣質量等物理環境。人工環境因素主要包括居住區所處的城市風貌和建筑風格等方面。居住區水景的設計應在保護生態環境,充分利用地理環境的條件下,營造符合當地地理環境的景觀。
3.5 人為因素
水景的誕生過程,離不開建設單位、設計單位和施工單位的參與,建設單位對水景的意向,如規模、樣式、風格等方面有決定性作用;設計單位的設計水平,職業素養,以及團隊的協作能力,直接決定了水景的形式;施工單位的實地操作能力,在施工過程中對于圖紙的理解和深化能力,則直接影響水景的最終效果。
4 結語
文震亨曰:“石令人古,水令人遠。園林水石,最不可無。一峰則太華千尋,一勺則江湖萬里。”理水是中國園林的重要主題,理水的關鍵就在于將水的靈秀通過藝術加工,賦予抒情寫意的意境。未來居住區水景的設計應秉承我國傳統理水理念,將中國歷史文化融入其中,結合創新思路,創造出符合時代需求,意蘊深厚的現代居住區水景。
參考文獻
[1] 丁自峰.城市居住區水景設計研究[D].浙江大學碩士論文,2009.
[2] 鞠偉琴.園林水體在居住區的應用[J].現代農業科技,2015(14):177-178.
[3] 羅彬,楊大禹.從理水看東西方造園差異[J].華中建筑,2010(12): 131-133.
作者簡介:葛禮鵬(1989.08- ),男,吉林松原人,碩士,江西理工大學建筑與測繪工程學院,研究方向:建筑與土木工程(城鄉規劃學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