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世浩
摘要:營造創業文化氛圍、完善創業課程體系、革新創業教育途徑、構建創業實踐平臺等方面探討了大學生就業能力培養途徑,以期為提高大學生創業能力提供一些參考和意見。
關鍵詞:大學生;創業教育;就業能力
當今社會是一個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時代,受歐美國家創業教育理念的影響,我國近幾年各大高校對大學生進行創業教育問題進行了相關討論,社會各界也將關注的焦點主要放在大學生就業能力培養方面。由此可見,培養大學生就業能力是創業教育的主要目標。
一、積極培養高校創業文化氛圍
創業教育不只是教育部門的責任,也是政府關注教育問題的外在表現。因此,大學生創業教育需要教育部門與政府之間共同努力,新聞媒體合理報道和評價大學生創業,社會各界力量充當指導者角色,根據政府和教育部門的指導原則有針對性地指導大學生創業,從而為構建和諧化、科學化和多元化的高校創業文化體系打下堅實的基礎。除此之外,高校需要積極貫徹“校企聯合”方針,以積極主動的態度加強與工商企業之間的聯系與合作。一方面,工商企業可以為高校大學生創業提供良好的技術指導與資金扶持,為大學生創業提供堅實的后盾。另一方面,大學生可以為企業注入新鮮的血液,為企業注入活力和創新思維元素,從而為提高企業的服務水平和質量提供保障。由此可見,全社會各界力量需要為共同大學生創業道路提供一個良好的外部環境,鼓勵和促進大學生創業。
二、完善創業課程體系
完善創業課程體系是有效提高大學生創業能力的重要途徑,也是高校大學會生創業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高校需要根據大學生實際情況以及社會創業環境制定和實行合理化、專業化、系統化、科學化、層次化、多元化的創業教育方案,將“注重實踐”作為創業教育的主要原則,力求最大限度地將創業課程體系落實到創業教育的各個環節,為充分發揮大學生的創造性提供保障。高校在設計創業課程體系的時候,需要有針對性地制定各個年級和不同專業學生的創業指導方針以及教育目標,將提高大學生就業能力全方位、多角度地納入創業教育課程體系中。比如,學校要增加創業理論課和實踐課程的開設,加大對創業教育的費用投入,把創業道路上需要的領導能力、組織能力、團隊協作能力、經營決策能力等灌輸給學生。例如,在二年級學期開設《職業道德與就業創業指導》,把每周一節課設置成每周兩節課,共40個學時。并把《就業創業指南》、《創業心理疏導》等教材作為學校的創業教育讀物,不僅可以擴寬學生的視野,還可以為廣大教師提供大量的創業教育素材,提升學生的創業意識。
三、革新創業教育途徑
革新創業教育途徑需要高校成立專門的管理機構,創新創業教育模式。比如構建一支高素質、專業技能強的教師隊伍,并將教師隊伍分為3個級別,分別管理創業教育工作的各個環節。第一級主要由學校創業指導中心的教師隊伍構成,其原因是就業指導中心的教師了解實事動態,不僅可以幫助創業大學生培養創業技能知識,還可以幫助大學生建立一個創業實踐專家庫,為學生提供大量的理論和實踐知識。第二級主要由學院教師干部組成,負責組織具有學院特色的學生創業教育活動和實踐。第三級主要由班級學生干部組成,負責組織具有班級特色的創新創業活動,通過這種途徑不僅可以幫助高校有效開展創新產業教育課程和活動,還可以培養高水平專業的創業人才。除此之外,高校的教育工作者在對大學生進行自主創業教育培訓的時候,要革新創業教育理念,加強對學生的心理教育,幫助學生學會如何面對和解決創業過程中遇到的難題,并學會樹立正確的社會價值觀念。高校要想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社會價值觀,可以組織相關大學生的創業理論講座知識會談活動,讓大學生對自主創業教育有一個全面的認知。
四、構建創業實踐平臺
構建創業實踐平臺主要包括建立校外實踐基地、成立創業和就業中心等。構建創業實踐平臺主要以規劃創業戰略目標、探討大學生就業方向為主,以高校大學生創業培養方向為輔,進而保障創業實踐平臺實用性和針對性。比如學校為大學生成立專業專門的實驗室平臺,教師篩選具有創新意識和科研潛能的大學生成立創業團隊,進入實驗室平臺進行創業思考和計劃研究。學校要組織專業的師資隊伍對創業團隊進行指導,并邀請具有經驗和成功的創業人士進行講解,并對前景可觀的項目加大資金和技術投入力度,優先向社會推出創業實踐平臺,從而達到提高大學生創業能力的目的。
結束語:
高校實現創業教育需要一個過程,對高校的創業教育途徑與方法思考也需要國家、教育工作者、社會媒體、企業等各界力量之間共同探究與努力。針對創業大學生的特性有針對性地制定創業課程體系,積極引導學生走向正確的創業方向,為以后創業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王鑫明,張艷沁.創新創業文化與思想政治教育對接的綜合研究——基于創業文化視野下的大學生就業能力培養[J].淮海工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3,07:20-22.
[2]謝健,丁宇.大學生實踐能力、創造能力、就業能力和創業能力培養之相關性研究[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2,09:24-26.
基金項目:湖南省教育廳2015年科學研究一般項目《地方農業高等院校農科類大學生成長階段規律研究》(項目編號:15C0684)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