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強
我們做教師的,大多是后腳剛邁出大學的校門,前腳就已踏上了中小學的講臺,一干就是幾年、十幾年、幾十年,身上擔子重,心理壓力大,日積月累,心力交瘁,導致一部分教師的工作熱情、工作經驗和工作業績跟其工作年限不能同步增長,一般是剛踏上講臺最初3-5年成正比,之后停滯不前并逐漸成反比,因為并不是每位教師都是真心喜歡這一職業才長期堅守這塊陣地的,往往是把它當作一種謀生的手段而迫不得已,有時還會出現專業知識老化、教學效率低下、教研熱情減退、工作得過且過的現象,這種現象帶有一定的普遍性,并且會在相當長的一個時期內持續存在下去。然而我們又不忍心讓學生、讓家長失望,不甘心讓領導、讓同事輕看,因而常常會呈現出一些建立在矛盾心理基礎之上的“職業特征”:知識很豐富,精神較貧乏;思想很敏銳,行動較遲緩;渴望進步,卻拒絕學習;工作絲毫不放松,牢騷經常掛口中——總體生存質量相對偏低。為什么會這樣呢?如何改變這種現狀呢?我們應該怎樣做才能夠讓自己充滿生活的熱情、工作的激情、成功的豪情和快樂的心情呢?新一輪課改給廣大教師提供了一次難得的機會。我們在實踐中要努力實現三個“轉變”,全心打造“課改”經典。
一、轉變教育觀念
有一個簡單的推理:觀念決定態度,態度決定言行,言行形成習慣,習慣形成性格,性格決定命運。簡化這個推理,就是觀念決定命運。所以要想改變命運,首先得轉變觀念。傳統的教育教學觀念已無須贅言,我們所要樹立的新觀念只有六個字:促進學生發展。學生是主體,發展是中心,促進是方式。觀念的轉變靠什么呢?靠學習。終身學習的理念告訴我們,學習的方式就是我們工作的方式,也是我們生存的方式;對教師而言,對教育事業而言,我們每天都必須學習。我們或許可以從美國人那里得到一些啟發:美國人一生只做三件事,做事情(干事業)要做就做最大,做不了最大就做最強,既做不了最大又做不了最強,那么就去努力學習。
二、轉變教師角色
有不少教師,觀念不可謂不新,理念不可謂不先進,但一走進課堂,一切還是老一套:要么是“填鴨式”的滿堂灌,要么是不發青紅皂白的滿堂問;要么是牽著學生的鼻子隨意走,要么是設置好問題陷阱讓學生跳。總之,教學觀念變了,教學行為還沒有變,仍是教師在把持著整個課堂。究其原因,是教師角色沒有重新定位。
(一)要做教師先做牧師——把教室當教堂。人們常說,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為什么?他和其它職業最本質的區別是什么?醫生救死扶傷,給人健康和生命;律師匡扶正義,給人公正和尊嚴;戰士保家衛國,給人和平與安全;農民種糧種棉,給人溫飽與安康……每一項職業都無比高尚,為什么唯獨賦予教師以“光輝”二字?——心靈,因為教師所從事的是心靈的事業,這是一般職業根本無法比擬的。如果單從謀生的角度看,不要說“光輝”,連一點“光芒”都不會有,更談不上物質與精神的富足了。牧師的任務是布道,是靈魂工程,在這點上教師與之是相通的。教師只有走進學生的心靈,與學生展開心靈對話,引導學生注重內心的體驗、感悟與升華,學生才能把課堂上所學的一切內化為自己心靈深處永久的財富。從這個意義上講,教師就是牧師,教室就成為教堂。
(二)要做教師先做學生——變講堂為學堂。隨著“園丁說”、“紅燭說”、“春蠶說”的漸漸被淡化,人們在贊譽教師奉獻精神的同時,也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專業發展的呼聲越來越高,步伐越來越快,講臺不再是教師表演的舞臺,一本教案教到老的現象也早已成了歷史的陳跡。要當先生,先當學生;要做到“以德育德,以才育才,以能力育能力,以素養育素養”,就必須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把課堂從原來的“講堂”變成師生共同學習的“學堂”。這樣,課堂就不只是學生學習的主陣地,也是教師專業發展的主戰場,是師生共同提升人文素養和生命質量的“人文生態圈”。
(三)要做教師先做經理——視課堂為市場。市場的魅力在于其被開發的潛力,經理的主要任務是追求效益的最大化。教師要學會經營課堂,要有市場意識,要像經理一樣強化效益觀念,向課堂要質量,向課堂要效益。課堂效益的指向有兩點,學生的升學和未來發展。也就是說,課堂上的一切活動都是為了學生升學和未來發展奠基的。這就像煤的形成,課堂上大量的沉積,最后才形成一點點真正有用的東西,如果沒有市場效益觀念,孩子們的課堂所得會是多么的少啊。
三、轉變教學行為
觀念轉變了,角色定位了,剩下的就是課堂操作層面的問題了,具體到教師的課堂教學行為,“三維”課堂教學模式會為你提供一個嘗試。按照新課程理念,學生有三種學習方式:自主、合作、探究。三條學習途徑:積累、整合、應用。三維學習目標: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由此可見:在上述大部分過程中,教師的教學行為基本上都處于從屬地位,只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啟發者。課堂的基本環節應該是:1、明確任務,自主探究;2、反饋矯正,合作交流;3、師生質疑,形成結構;4、鞏固拓展,目標回扣。
綜上所述,只要我們廣大教師真正做到了三個轉變,才有可能真正打造符合新課標要求的經典課堂。
(作者單位:江西省蓮塘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