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鶴鳴
通過統計實習的檢驗,既能提升學生對所學專業知識的綜合應用、融會貫通,又能經實習反饋促使教師對統計學專業課程體系做適當的補充和更新。統計學專業的校外實習基地是實習的主要場所,良好的實習基地建設是實踐教學質量的保障。在加強實習環節建設的過程中,校外實習基地的建設顯得尤為重要。
統計學實習基地
一、統計學專業校外實習基地的地位和作用
(一)學校與企業、事業、政府統計部門合作的橋梁和紐帶。學校要著力進行與企業、事業、政府統計部門的合作。通過雙方合作,一方面學生通過到實習單位的實習,可以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另一方面,可以吸收一批專家到學校講學、辦講座,同時他們還可為學校制定和調整統計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等提供咨詢和指導,把統計專業建設融入到社會行業背景,大大提高了人才培養的針對性、適應性。
(二)培養“雙師型”師資的重要載體。實踐經驗表明,統計學專業校外實習基地的建設和管理離不開教師的參與和支持。校外實習基地建設和管理的過程,既是教師展現自身才華和智慧的過程,也是教師鍛煉和提高統計學專業實踐能力、增長實際本領的過程,不失為培養鍛煉“雙師型”(即統計師與教師)師資的一條有效途徑。同時,通過與企業、事業、政府統計部門的合作,培養和發現一批優秀統計人才,把他們吸收到兼職教師隊伍中來,充實統計學專業的教學隊伍。這些統計學專業兼職教師對所從事專業的基本技能要求以及前沿動態較為熟悉,能把實踐知識運用于教學過程,做到理論聯系實際,能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二、當前存在的問題
(一)辦學指導思想不很明確。當前,統計學專業辦學過程中明顯傾向學科型教育,重學歷、輕技能。在統計學專業設置、培養模式和教學方法等方面,沒有充分體現出統計學專業教育緊跟市場經濟發展需求、注重學生動手能力培養的特征。
(二)實習基地的面比較窄。目前,僅僅與一些政府統計部門(如兵團統計局及部分師統計局)通過掛牌簽約的形式確立了較長期的合作關系,還未與一些相關的企業、事業單位進行合作。
(三)校外實習質量不高。由于的統計學專業的校外實習沒有規范的實習方案、實習大綱及實習內容,造成了學生到統計局實習過程中,實習內容不明確,實習目標難以實現,學生只是按照統計人員的安排開展一些零星業務,如錄數據、整理數據、打印資料等,實習質量無法得到保障。
三、存在問題的成因分析
(一)目前,年輕教師占有較大比例,他們大都“從學校到學校”,沒有具體的工作經驗,實際動手能力普遍比較差,而由這些教師為主組成的師資力量在實踐教學方面基礎必然薄弱。另外,由于實踐教學存在教師待遇等問題,一般教師不愿從事實踐教學,致使教師不愿擔任統計學專業實習基地的指導教師。
(二)雖然認識到吸納實習單位參與統計人才培養的重要價值,但未能在更廣闊的視野上看待實習單位的參與問題,對問題重要程度的認識存在不足,致使實習基地的面比較窄,而僅僅停留在政府統計部門。
(三)與實習單位合作、吸納他們參與培養人才是一項全新的教育模式,需要克服目前統計學專業教育教學領域原有的諸多障礙和不利因素,比如統計學專業教學管理制度要更加靈活和柔性化,教學組織形式更加靈活多樣等。沒有相應的統計學專業教育教學革新,一方面難以吸引企業、事業這樣的實習單位參與;另一方面即使有了實習單位參與,合作培養統計人才鏈的過程也不可能順暢。
四、加強校外實習基地建設的建議
擴大實習基地的面,建立“合作型”校外實習基地。可通過統計學專業教師與企業、事業單位的聯系,建立“合作型”校外實習基地。這種校外實習基地,先由統計學專業教師與企業、事業單位進行聯系。如果在長期的合作中雙方產生了信任,有意進一步加強協作,學校就可以以此為基礎,正式與企業、事業單位進行溝通與協商,擬定“共建校外實習基地協議書”,最后通過一定的形式掛牌后,就可正式成立校外實習基地。
構建“合作制”校外實習基地。學校可通過與企業、事業單位的合作來構建“合作制”的校外實習基地。它不僅包括了校外實習安排方面的內容,而且還包括了統計學專業設置的調整、專業教學計劃的安排等內容。構建“合作制”校外實習基地可通過成立統計學專業委員會的形式,積極吸收企業、事業單位的優秀專家進入專業委員會。專業委員會一般由企事業單位、政府統計部門和學校的相關專家組成。以統計學專業委員會為平臺,學校可以適時了解與統計學專業發展有關的政策動向及企、事業對本專業人才的具體要求等信息,同時還可以加強統計學專業師生與社會的聯系,最終促成“合作制”校外實習基地的建立。
加強師資隊伍的建設教師不但要有理論學術水平,還要有一定的實踐經驗,即“雙師型”教師。鑒于此,可給予一定的政策傾斜鼓勵統計學專業教師通過相關考試取得統計師的資格,建立這種“雙師型”隊伍會大大提高統計師在統計學專業教師隊伍中的比例,從而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強了校外實習基地師資隊伍的建設。另外,給予統計學專業校外實習基地指導教師與理論教學教師同等待遇,以提高他們指導學生實習的積極性。
制定規范的校外實習方案、大綱及內容針對校外實習單位的具體情況,結合統計學專業知識的特點,由企事業單位、政府統計部門和雙方來共同協商完成實習方案、實習大綱及實習內容的制定,以便使學生的校外實習不只停留在形式上,一方面使學生掌握了政府統計工作流程,另一方面又增強了他們的數量分析能力,從而真正提高了學生的崗位實操能力。
參考文獻:
[1]周成.實習教學評價體系的研究與實踐[J].齊齊哈爾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06).
[2]余仲平,曹玉梅,余波.對體育教育實習方式多元化的思考[J].九江師專學報,20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