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飛 楊六妹
經濟越發展,會計越重要。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完善,會計作為一種通用管理語言,越來越受到社會各界的重視。然而,會計里面最重要的還是會計實訓,會計實訓有利于提高師生的動手能力,使我們更好為將來就業打基礎。其目的在于讓學生接觸社會,加強學生對社會的了解,培養和訓練學生認識、觀察社會以及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使之很快的融入到工作當中去。
發展會計實踐動手能力。
會計實訓的建設主要是為了提高我們的實際應用水平。在培訓過程中,通過做分錄,填制憑證到制作賬本來鞏固我們的技能。通過財務會計培訓,使得我們系統地練習企業會計核算的基本程序和具體方法,加強對所學專業理論知識的理解、實際操作的動手能力,提高運用會計基本技能的水平,也是對所學專業知識的一個檢驗。通過實際操作,不僅使得我們每個人掌握填制和審核原始憑證與記賬憑證,登記賬薄的會計工作技能和方法,而且對所學理論有一個較系統、完整的認識,最終達到會計理論,會計實踐相結合的目的。我們以模擬企業的經濟業務為培訓資料,運用會計工作中的證、賬等對會計核算的各步驟進行系統操作實驗,主要是原始憑證、記賬憑證的審核和填制,還有登記、對賬、結賬等。在學了一個學期的基礎會計之后,我們雖然掌握了理論知識,但對于把這些理論運用到實踐還是有一定難度,不能夠把理論和實踐很好地結合起來。眾所周知,作為一個會計人員如果不會做賬,如果不能夠把發生的業務用賬的形式體現出來,那么就不能算做會計。于是在大二第一個學期我們開了這門會計培訓課。在培訓中,我們首先掌握了書寫技能,如金額大小寫,日期,收付款人等等的填寫。接著填寫相關的數據資料。再繼續審核和填寫原始憑證。然后根據各項經濟業務的明細賬編制記賬憑證。根據原始憑證逐日逐筆的登記現金日記賬、銀行存款日記賬以及其他有關明細賬;往后我們會編制科目匯總表,進行試算平衡。根據科目匯總表登記總分類賬。并與有關明細賬、日記賬相核對;最后要編制會計報表;將有關記賬憑證、賬頁和報表加封皮并裝訂成冊還有總結。
目前會計模擬實驗教學中主要存在以下的問題:
一、會計模擬實驗內容單一
目前部分院校只注重中級財務會計的實驗教學,要求學生從數字的書寫練習開始,填制和審核原始憑證、編制記賬憑證、登記賬簿、到編制報表等的循環過程。忽視高級會計、財務管理等專業課的模擬實驗教學。使得學生無法全面、系統、完整的模擬一個年度企業的財務會計工作。無法確認合并報表的編制;無法對企業的財務預測、決策做出合理有效的分析,僅片面的了解課本上的理論知識,缺乏實踐的鍛煉。
二、會計模擬實驗教學師資力量不足
會計模擬實驗教學多數是由會計專業教師負責指導,而這些教師多數從大學畢業后,就直接進入學校擔任會計教師,對企業的具體經濟的處理過程不曾親身經歷,大多缺乏會計實踐鍛煉的經驗與能力。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自己動手能力不強,只能憑借自己掌握的理論知識來判斷具體經濟業務的處理方法,很難將會計理論與會計實務有機地結合起來,直接影響了實踐教學的質量,這就會導致學生參與會計模擬實驗教學的積極性不高。沒有高素質的會計模擬實驗指導教師,就不可能培養具有較強操作能力的高素質學生。
三、手工模擬與計算機模擬相脫節
在傳統的手工會計時代,限于課時和教材篇幅,課堂教學內容的有限性與龐雜的會計實務形成了較大的矛盾,會計實驗教學是為解決上述矛盾而產生的。鑒于電算化賬務處理系統的特點,學生通過鍵盤將原始信息正確輸入計算機,各項計算工作由計算機按照設定的程序自動加工處理并生成所需的各類信息和數據。然而,調查結果表明,除了會計電算化課程以外,其他幾門實驗課大多還僅處于手工實驗階段。由于硬軟件投入的相對不足,各高校開展的會計電算化實驗也大多數處于單機操作實驗階段,極少部分高等院校曾經嘗試網絡環境下的計算機操作。
作為一名未來的會計人員,我們現在剛剛起步,往后會學到更多的東西,并且有很多東西需要我們自己去挖掘。由于財務會計行業的特殊性我只能參加財務部門中較為簡單的工作,如出納及幫助會計進行核對等工作。雖然工作不難,時間也不長,但我仍十分珍惜我的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實踐經驗,從中也學到了許多學校里無法學到的東西并增長了一定的社會經驗。會計本來就是煩瑣的工作。在實習期間,我曾覺得整天要對著那枯燥無味的賬目和數字而心生煩悶、厭倦,所以登得錯漏百出。這只會導致“雪上加霜”。反之,只要你用心地做,反而會左右逢源。越做越覺樂趣,越做越起勁。梁啟超說過:都具有趣味的,只要你肯干下去,趣味自然會發生。因此,做賬切忌:粗心大意,馬虎了事,心浮氣躁。做任何事都一樣,需要有恒心、細心和毅力,那才會到達成功的彼岸!這次會計實習中,我可謂受益非淺參考文獻:
[1]孫海艷.會計實驗室教學存在的問題與改進建議[J].會計之友(下旬刊),2010(04).
[2]賀玲,陳嵐君,高瞻.高校畢業生就業見習制度的實證調查與分析[J].四川理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