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天麟
1.研究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30名青少年網球運動員
1.2研究方法: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數理統計法、邏輯分析法
2.研究結果與分析
青少年網球運動員肩部出現運動損傷機率很高,達到43.3%。主要是肩部肌肉拉傷和肩部撞擊綜合癥。
2.1肩部的常見損傷
2.1.1肩部肌肉拉傷(急性)
(1)損傷概述:
肌肉拉傷在肩部的損傷中最為常見,通常是因為超過正常功能范圍的關節突然性伸展引起的,對肌肉和其他軟組織都有損害。胸部肌肉在肩關節處皆與肱二頭肌相鄰。網球運動員的發球和擊球動作中肩部的突然猛烈扭轉會造成此類損傷。
(2)解剖學和生理學機制:
肱二頭肌位于上臂前面,控制3個關節的工作,其功能是使手臂彎曲和支持手臂承受負荷。肱二頭肌分為兩部分:長頭和短頭,二者借肱二頭肌肌腱與骨相連。
胸大肌起于鎖骨、胸骨和上6個肋軟骨,止于肱骨大節結嵴,并且與胸小肌一同構成腋窩前壁。胸大肌的功能是使上臂屈、內收及內旋,其與肱二頭肌在肩關節處相領。
(3)損傷原因:
擊球瞬間的突然發力導致肌肉、軟組織撕裂
(4)體征和癥狀:
受傷的肌肉疼痛、壓痛、僵硬;活動時疼痛加劇。
2.1.2肩部撞擊綜合癥(慢性)
(1)損傷概述:
肩部撞擊綜合癥是由運動員重復性的頭上動作引起的慢性疾病,此損傷會累及肩胛骨關節盂唇、肱二頭肌長頭和肩峰下滑囊等處。數塊將上臂骨固定于肩關節處的肌肉和肌腱構成肩袖,其保證手臂的自由活動。當肩袖功能出現受損時,會導致肩袖和肩峰之間的空隙變窄,上述結構受到壓迫從而引發肩部的疼痛以及活動能力的喪失。
(2)解剖學和生理學機制:
肩袖是由肩胛下肌、岡上肌、岡下肌和小圓肌等4塊肌肉及其肌腱構成,作用為固定肩關節。肩峰下滑囊是肩部最大且最易受傷的滑囊,其作用是潤滑肩袖、輔助運動。肩袖的損傷,如撕裂等,會導致上臂抬起時肱骨頭發生移位,進而引發肩關節撞擊綜合癥。
(3)損傷原因:
反復的發球或高位擊球動作,肩部負擔過大。
(4)體征和癥狀:
肩部疼痛且舉臂困難;在回旋動作中疼痛。
2.2青少年網球運動員肩部運動損傷的原因分析
2.2.1技術動作不規范
青少年網球運動員由于技術動作的不規范是出現肩部運動損傷的重要原因。尤其是在發球動作中需要運動員身體各部位協同配合發力,而錯誤的技術動作可能會導致肩部關節與肌肉的過度牽拉和負荷,極易造成肩部的運動損傷。
2.2.2肩部負擔過重
在網球運動的發球和高位擊球的動作中,對青少年運動員的肩部復合結構提出很高的要求。肩關節需要頻繁的高速旋轉,肩部周圍肌肉產生并維持這一運動,在此期間肩袖肌群和關節會承受著巨大的壓力,而且肩部的運動方式復雜、負荷大、重復次數多以及訓練時間長,所以容易發生運動損傷。
2.2.3肌肉力量不足
青少年由于生長發育的特點,肩部肌肉力量相對較弱,肌腱非常松弛,會造成肩關節不穩定。青少年運動員由于肩關節穩定性差將使肩部很容易受傷。
2.2.4準備活動不充分
青少年網球運動員經常對準備活動的重要性認識不足。準備活動目的是使運動員提高中樞神經系統的興奮性,增強各器官系統的功能活動,使運動員進入運動狀態。網球訓練和比賽中對身體各系統和器官的能力要求很高,如果準備活動不充分的話,不僅容易受傷,而且還會影響運動員的訓練狀態和比賽成績。
2.2.5缺乏自我保護意識
很多運動損傷的發生都是由于運動員自身對預防損傷的重視不足造成的。青少年網球運動員由于年齡小,比賽經驗少,對運動損傷帶來的影響認識不足,預防經驗也相對欠缺。
2.3青少年網球運動員肩部運動損傷的預防措施
2.3.1科學、合理安排運動訓練
科學、合理的訓練能更好的提高青少年運動員對訓練的適應能力,讓訓練效果達到最大化,同時也是預防青少年網球運動員出現運動損傷的重要手段。根據運動員的實際情況對訓練內容、訓練方法和訓練負荷進行科學調控。
2.3.2規范技術動作
青少年網球運動員處于技術水平發展的關鍵時期,形成規范的技術動作,打好基礎非常重要。不正確的技術動作不僅會影響運動員的擊球效果,還會對運動員身體帶來不同程度的損害。教練員要根據每個運動員的實際情況,進行針對性的指導,使運動員對規范的技術動作建立動力定型。
2.3.3加強肩部的肌肉力量訓練
加強肩部的素質訓練,提高肩部的力量和柔韌性,也是預防肩部損傷的重要措施。加強胸小肌、背闊肌、菱形肌以及肩袖肌群的力量,可提高肩部的穩定性,并且注意肩后肌群的柔韌性訓練。
2.3.4提高準備活動質量
在訓練和比賽前,運動員要充分做好準備活動。高質量的準備活動包括一般準備活動和專項準備活動。另外,在訓練前進行趣味性較高的運動,如隔網踢球等,可以調動青少年對準備活動的興趣,提高準備活動的效果。
2.3.5提高青少年運動員對運動損傷的預防意識和能力
培養青少年網球運動員對預防運動損傷的意識,讓運動員學習關于運動損傷預防和康復方面的知識,并且認識到預防運動損傷的重要性。當運動員出現運動損傷時運動員可以及時判斷,采取治療措施,避免傷情惡化,把運動損傷的影響降到最低。
3.結論與建議
3.1結論
3.1.1青少年網球運動員肩部損傷率高,主要是肩部肌肉拉傷和肩部撞擊綜合癥。
3.1.2青少年運動員肩部損傷的原因為技術動作不規范、肩部負擔過重、肌肉力量不足、準備活動不充分、缺乏自我保護意識。
3.1.3預防青少年網球運動員肩部損傷的措施有科學、合理安排運動訓練;規范技術動作;加強肩部的肌肉力量訓練;提高準備活動質量;提高青少年運動員對運動損傷的預防意識和能力。
3.2建議
3.2.1青少年網球運動員對肩部損傷的預防工作要緊密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和訓練情況,做到有針對性和實效性。
3.2.2教練員要努力提升自身的理論水平和實踐經驗,做到科學、合理的安排訓練,并注重每個運動員的自身特點,因材施教。
3.2.3加強訓練隊醫務監督水平,提高教練員和運動員對運動損傷的預防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