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禮仁
摘要:職業教育就是就業教育,其培養方向是讓學生具備職業所要求的專業技能、文化素質等綜合能力。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的語文基礎較為薄弱,主動性較差,但學生的動手能力和操作能力較強。教育者需要參照學生特點,采用新穎的教學方式,提高學生參與課堂的主動性,提高教學質量和學習效率。文章淺析了中等職業教育語文課堂的現狀以及語文課堂的教學方法。
關鍵詞:中等職業教育;語文課堂;教學方法;創新
一、中職教育語文課堂現狀
中等職業學校學生起點比普通中學學生起點低,沒有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缺乏學習主動性、積極性,增加了語文課堂教學難度。語文課堂上,多數學生熱衷于自己的事,并不關注課文和教師講解的內容。若情緒狀態不佳,學生可能會為了發泄情緒出現搗亂課堂或者直接逃課等行為,極少數學生可以專心完成課堂學習。然而,中等職業教育學生的興趣較為廣泛、動手能力強和有了解新知識的欲望,所以教師可以關注到學生的優點、結合學生的特點,采取新穎的教學方法,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體驗到語文課堂的趣味性。
二、中等職業教育語文課堂教學方法
(一)因材施教,對學生進行分層教學
中等職業學校學生質量偏低,并且學校的招生情況不容樂觀。有少數成績優異、品德優良的學生因為家庭條件被迫提前進入社會,減輕家庭經濟壓力而走進中等職業學校。在同一班級,學生成績及素質參差不齊,出現少數高分學生和多數低分學生并存的現象。所以在課堂教學時,需要根據學生的知識基礎進行分層次教學。教師的教學方案和內容偏向低水平的學生,那么水平稍高的學生的積極性得不到提高,可能認為語文學習可有可無。但學習內容偏向高水平學生,多數學生會跟不上教學進度,聽的云里霧里,可能會磨滅學生的學習興趣。所以在中等職業教育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每一節課的內容確立不同教學要求和教學目的,制定出不同教學標準,“區別”對待學生。
(二)充分運用現代教育信息技術,完善教學手段
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在課堂教學中得到廣泛應用,給語文課堂注入了新鮮活力。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可以輔助教師課堂教學,釋放了教師雙手,改變傳統課堂中一個老師,一塊黑板,老師講學生聽的模式。教師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可以實現快節奏、大容量的教學,營造學校和諧活躍的課堂教學氛圍,使得學生可以主動參與到教學中。利用現有網絡優勢,建立語文網絡系統、網上教師等,學生在課堂之余可以通過網絡自主學習,突破時間及空間的限制向學生傳遞更多的知識。利用網絡資源,豐富課堂內容,培養學生協作學習、主動學習的能力,實現課程資源與現代信息技術有機結合,形成一種新型的數字化教學方式。
(三)主動轉換教師角色,營造平等民主的課堂氛圍
轉變教師課堂主宰者、知識控制者的角色,讓教師成為學習的促進者,課堂的引導者。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以平等、民主等角色對學生隱性管理,引導學生主動觀察、發現、提出、解決問題,鼓勵學生質疑,尊重學生意見,學生看法不準確或者錯誤,教師也應該耐心解答,細心維護學生思想火花。在課堂上,允許多種看法的存在,教師也不能直接否定學生看法,多用贊美語言保護學生積極性和自信心,若發現學生有錯誤的行為或者觀點,教師可以委婉含蓄的提出,避免傷害學生信心和自尊心。學生考試失敗或者成績較低時候,需要鼓勵學生,讓他們認識到自己失敗不是因為不行而是自己努力不夠,避免學生對語文產生抗拒或者逃避的心理。課堂教學中,教師問、學生答是最常見的問答方式,可以將這種方式轉變為師生在同一平臺上問答,也可以讓學生提問、老師回答,讓學生認識到自己在課堂上的角色與老師平等,可讓學生收獲不一樣的喜悅。
(三)將課堂交給學生,進行參與式教學
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讓教師成為課堂的參與者,隱性引導者,可以讓眼熟的課堂氛圍生動活躍起來,把課堂交給學生,改變學生被動參與的狀態,讓學生“掌控”整個語文課堂。根據中等職業教育語文教學目的和不同的課文內容,采取情境模擬、問題討論、自學協作和點撥啟發等多重方式進行教學,讓學生意識到自己是課堂主體。同時,老師也要樹立“學生是教學主體”“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培養學生創新性思維和人文精神。
教師進行參與式教學時,先做好引導工作,讓學生意識到當前的學習方式很獨特,使得學生做好全程參與的心理準備。如作文課上,教師在布置寫作任務之前,先布置課堂準備訓練,采用情境教學法充分調動學生語文興趣,營造寫作氛圍。作文是語文中的難點也是在重點,學生對此也有些抗拒感。所以學生寫作文的時候,不能時候為了寫作文而寫作文,這樣既不能提高寫作質量也會增強學生的厭煩情緒。從學生身邊的實際出發,找到寫作內容和事物發生發展規律,組織寫作框架,可以提高寫作速度,提高學生觀察力,增強學生好奇心,讓學生主動體味自己生活,感悟身邊事與情、情與景,以獲得獨立認知,增強學生主體性。
三、結束語
中等職業教育語文教學中存在的不少問題,同時提高語文教學質量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教師要清楚地認識到中等職業教育語文教學中的不足,結合學生實際、能力水平出發,有的放矢的使用新方式活躍課堂氛圍,設計有效的教學方法,轉換教師角色,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教學手段,改變以往呆滯木訥的學習局面,讓學生充分體味到語文的學習樂趣。
參考文獻:
[1]張湘溪.中職語文課堂的困惑與創新[D].導師:張良田.湖南師范大學,2012.
[2]李艷.試論中等職業教育語文課堂教學方法的創新[J].遼寧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2,01:29-30.
[3]林海峰.人文化教學,語文課堂才能充滿活力——淺談中職語文課堂教學法[J].天津市教科院學報,2013,02:94-95.
[4]崔國華.淺析中職語文課堂教學的獨特性[J].內蒙古民族大學學報,2011,04:193-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