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義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們常常會碰上這樣的問題,學生本來已經掌握的知識,學了與之相關的知識后,新舊知識混雜在一起,反而舊的知識也忘了。如:小學三年級學習兩位數除以一位數,學了商是兩位數的知識,學生總是把商是一位數的也忘了。不少教師為此會大動肝火,罵學生記憶力太差了,弄得老師學生都不愉快。其實出現這一現象是有原因的,那這又是什么原因呢?
心理學家認為,這是一種材料之間的干擾作用在作祟,干擾效應又表現為前攝抑制和倒攝抑制,所謂前攝抑制,是先學習的材料對后學習的材料的干擾作用,所謂倒攝抑制,是后學習的材料對先學習的材料的干擾作用.據心理學家研究表明,前攝抑制隨先前學習的數量,保持的時間增加而增加.而倒攝抑制則隨前后學習的材料的類似程度,難度,時間安排以及識記的鞏固程度等條件所制約,如果前后學習的材料完全相同,后學習即復習,不產生倒攝抑制,在學習材料從完全相同向完全不同轉變時,倒攝抑制開始增加,當材料之間的相似性達到一定程度時,抑制作用最大,以后抑制又逐漸減小,根據這一抑制規律,我嘗試著在小學數學中采用探究型教學模式克服前,倒攝抑制對小學生的學習干擾.優化課堂教學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變抑制為促進.從而達到真正減輕學習負擔,為素質教育推波助瀾的目的.
下面談談我在教學過程中采用探究型教學排除前、倒攝抑制的一點體會:
一、大膽落實“探究”,靈活使用教材,是排除前、倒攝抑制的守護神
教師在備課時,就應注意教材前后知識間的聯系,發現教材上放到一塊教學的內容有產生前倒攝抑制的可能,要果斷地調整,靈活地使用教材,才能有效地克服前、倒攝抑制的滋生。如:小學三年級學習兩位數除以一位數,學了商是兩位數的知識,學生總是把商是一位數的也忘了,我在教學中,果斷采取措施,在二年級學表內除法時,就有意讓學生學一點簡單的商是兩位數的除法,在三年級學習商是兩位數的除法時,我又把商是一位數、兩位數的一齊講,學生就不會有混亂現象了,我認為編教材的專家也可以考慮一下,是否可以把除法計算的知識放到一冊書上來講。
二、把好課堂教學方法關,是克服前、倒攝抑制的關鍵
前、倒攝抑制在學生學習過程中隨時都可能產生,除了教師在教學內容上需下功夫外,更重要的還應在教學方法上把好關,教學方法的成功選擇,是克服前、倒攝抑制的關鍵。以下幾種教學方法,我認為是能有效克服前、倒攝抑制的教學方法:
(一)重視學生的探究過程,使其深入理解知識內涵。
理解是識記的基礎,表象是記憶的橋梁,多讓學生參與課堂,放手讓學生自己動手,動腦。這樣學來的知識記憶得又持久又牢固。如:西師版教材《量的計量》的教學學生對各種計量單位如果理解不透徹,就很容易產生前、倒攝抑制,我在教學長度單位厘米時就想到了這一點,為了不讓前、倒攝抑制有產生的環境,我便設計了以下環節:感知——認識——體驗——查資料——應用。各個環節學生親自參與,以后進行量的教學我都采用這幾個環節進行教學,學生通過自己動手動腦,深入理解了其中的含義,用起來也得心應手,前、倒攝抑制當然無從下手了。
(二)抓事物之間的內部聯系,清晰知識結構,使探究成果得以升華。
教學完一串相關的內容,就需要深入挖掘知識之間的內部聯系,清晰學生的知識結構,也是克服前、倒攝抑制的有效途徑。
如:教學長方形、平形四邊形、三角形、梯形這幾個圖形的特征、面積計算時,我就設計了讓孩子們進行一連串的圖形轉換,抓出圖形之間可以互相轉換這一特點,讓學生親自動手,親自動腦,拼、剪、變線。使學生深刻理解各個圖形之間的聯系特點后,各個圖形的特征、面積計算公式學生學起來就容易多了,并且學生記得相當清晰,不會遺忘。學完這一小節,我還讓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了整理,學生整理加工大致如下:
通過長方形面積公式:長方形的面積=長×寬,從而得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三角形的面積=底×高÷2、梯形的面積=(上底+下底)×高÷2,通過學生親自操作,歸納總結,知識之間的聯系一目了然,知識鏈一環扣一環,前倒攝抑制無從下手,只好退避三舍了。
(三)比較能培養學生思維的批判性,也是前、倒攝抑制的克星。
比較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常用的一種方法,它可以讓學生準確把握知識,更能培養學生的分析辨別能力,還能培養學生思維的批判性,因此比較就無疑成為了前、倒攝抑制的克星。如:教學“直線、線段、射線”這三個抽象概念時,如缺少比較這一方法,學生很難弄清它們的含義,前、倒攝抑制便會乘虛而入,反之,只要采用比較的方法,事情便迎刃而解。
三、應用知識是探究型教學的目的,也是克服前、倒攝抑制的法寶
以上關口都把好了,前、倒攝抑制對學習的影響會減小,因為前、倒攝抑制是隨著知識的鞏固程度、隨時間的推移而產生變化的。由此可見,知識的應用才是永久性記憶的法寶。二十一世紀需要的是創造性的人才,素質教育的新思想提倡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學有用的數學,為知識的應用開辟了新的道路,也為我們在教學中克服前、倒攝抑制提供了平臺,我們只要認真落實新思想,切切實實地把課堂教學變成學生的自主學習,自我探索過程,是可以將學習的敵人——前、倒攝抑制拒之門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