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晶晶
摘 要:對于土建結構工程而言,其施工質量主要是通過耐久性和安全性表現出來的。就我國目前的實際情況而言,土建結構工程的耐久性和安全性相對較差,因此需要應用相應的措施有效解決這些問題。文章從土建結構工程結構的安全耐久性入手,對土建結構工程的安全性和耐久性進行分析。
關鍵詞:土建結構工程;安全性;耐久性
土建結構工程建設對我國城市化建設進程的推進產生了積極的促進作用。耐久性和安全性是人們對土建結構工程的兩項主要要求,為了保證該工程的質量,需要注重該工程中相應施工操作的規范性,使得土建結構工程質量更好地滿足實際的使用需求。
1 我國土建結構工程的安全性分析
這里主要從以下幾方面入手,對土建結構工程的安全性進行分析。
1.1 土建結構工程結構的安全耐久性分析
就我國目前土建結構工程的設計與施工情況而言,人們較少地考慮凍融等相關環境因素對工程安全耐久性的影響。在土建結構工程的實際應用過程中,混凝土腐蝕等因素為混凝土結構的安全耐久性帶來了不良影響,甚至可能引發相應事故。與國外的土建結構工程相比,我國土建結構工程在混凝土保護層厚度等方面的要求相對較低,這些問題的存在直接影響了結構的安全耐久性。為了改善這種現象,應該加強對保護層厚度等相關因素施工的規范。
1.2 土建結構工程結構的整體牢固安全性分析
在土建結構工程中,其結構的整體牢固性是反映其整體安全性的主要因素之一。在工程實際施工或使用過程中,當局部結構出現倒塌等不良現象時,具有良好整體牢固性特點的土建結構能夠保持穩定。除此之外,這種特點可以使得建筑物對地震等自然或人為災害產生良好的防御作用,因此,具有較強整體牢固性的結構能夠更好地保護使用者的人身安全。結構整體牢固性的安全水平主要是由不同構件之間連接的可靠性水平、結構本身的冗余度及延性水平等因素決定的。在土建結構工程施工過程中,施工人員可以通過上述影響因素的合理處理提升結構的整體牢固安全性水平。
1.3 土建結構工程構件的承載能力安全性分析
在土建結構工程應用過程中,由構建承載能力引發的問題在所有安全性問題中占據了較大的比例。構建承載能力值的計算與材料強度分項系數與荷載分項系數的影響。如果分項系數的數值較小,則表明該工程構建的承載能力安全性水平較低,發生安全事故的可能相對較大。與英國相比,我國相關規范中對建筑結構恒載與活荷載的分項系數分別降低14.29%和12.50%;與美國相比,這兩種分項系數的規定值分別降低了14.29%和17.65%。這種規范標準較低的現象是引發土建結構工程安全性問題的基本原因之一。
2 我國土建結構工程的耐久性分析
這里主要從以下幾方面入手,對我國土建結構工程的耐久性進行分析:
2.1 我國土建結構工程的耐久性現狀分析
研究表明,正常情況下,我國大多數公共建筑、民用建筑的使用壽命約為50年,工業建筑物的使用壽命相對較短,通常約為24-30年。如果建筑物所處環境較為惡劣,則其使用壽命通常不足20年。就港工等基礎設施而言,其耐久性問題更加顯著。土建結構工程的耐久性問題引發了保養和維修成本的增加,并且這種問題的存在具有增加安全事故發生率的作用。
2.2 我國土建結構工程存在耐久性問題的主要原因
從整體角度來講,我國土建結構工程耐久性問題的引發原因主要包含以下幾種:
2.2.1 環境因素。影響土建結構工程耐久性的環境因素主要包含酸雨等。在汽車尾氣排放量增加等因素的作用下,酸雨等惡劣天氣的出現頻率發生了顯著增加。這種環境因素會通過對土建結構工程的腐蝕,影響其耐久性。就目前情況而言,土建結構工程耐久性問題已經產生了極大的經濟損失。
2.2.2 混凝土質量檢驗因素。就我國目前的混凝土質量檢驗而言,檢驗人員通常將混凝土材料強度作為主要的檢驗標準。在這種情況下,施工單位應用材料中的礦物成分占比顯著增加,且水泥細度也發生了相應的增加,這種變化直接影響了混凝土的耐久性水平,進而使得工程在應用過程中的使用壽命變短。
2.2.3 土建結構工程施工進度因素。混凝土是土建結構工程中主要的施工材料之一。與其他施工材料相比,應用混凝土材料進行施工之后需要進行必要的養護。但在實際的土建結構施工過程中,施工單位通常由于多種原因,忽視了混凝土結構的適當養護期,繼續進行后續施工,進而使得土建結構工程產生耐久性問題。
3 土建結構工程安全性與耐久性問題的解決措施
由于土建結構工程安全性與耐久性問題已經造成了嚴重的資源浪費,因此,應該通過以下幾種措施的應用,有效解決這些問題:
3.1 對土建結構工程的設計標準進行完善
設計標準不規范是使得土建結構工程產生安全性問題和耐久性問題的主要原因之一。對此,相關人員應該加強對土建結構工程的考察和檢測,結合工程的實際施工情況等因素,通過材料強度分項系數等因素的調整提升土建結構工程的安全性能和耐久性能,進而實現土建結構工程使用壽命的延長。
3.2 提升土建結構工程的審查質量
從土建結構工程耐久性和安全性問題的引發原因分析,部分問題是由施工單位為了提升施工進度忽視混凝土結構的養護等方面引發的。為了改善這種現象,相關檢驗部門應該加強對土建結構工程施工過程的審查和檢驗,通過混凝土養護期是否合格等多種因素的有效檢查,提升工程的實際審查質量,進而保證土建結構工程的使用壽命。
3.3 對土建結構工程進行合理維護
當工程竣工之后,定期對工程進行合理維護能夠有效避免安全性問題和耐久性問題的發生。在對土建結構工程進行維護的過程中,維護人員應該將工程的相關參數記錄下來,利用這些數據為后續的維護工作提供有效的參考依據。除此之外,還應該對土建結構工程進行定期檢測,以保證工程使用功能的完整性,并實現土建結構工程使用壽命的延長。
4 結語
由于環境因素、質量檢驗不合理等因素的影響,我國土建結構工程應用過程中產生的安全性和耐久性問題相對較多。這種現象引發了資源浪費現象的出現,對此,應該通過完善工程設計標準、提升工程的審查質量以及合理維護竣工后的工程等措施的應用,避免或減少相關問題的產生,有效保證土建結構工程的使用壽命。
參考文獻
[1] 陳肇元,徐有鄰,錢稼茹.土建結構工程的安全性與耐久性[J].建筑技術,2002(04):248-253.
[2] 祁麟.淺談土建結構工程的安全性及耐久性分析[J].科技展望,2014 (11):66.
[3] 陳應華.試論如何在土建結構工程中實現安全性與耐久性[J].江西建材,2015(16):93-94.
[4] 賈秀勇.土建結構工程的安全性與耐久性[A].中國水利學會城市水利專業委員會.2006年全國城市水利學術研討會暨工作年會資料論文集[C].中國水利學會城市水利專業委員會,2006:8.
[5] 傅旭東,任保升.土建工程結構的安全性與耐久性的探討[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9(18):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