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就是IT
這是一個充滿焦慮的時代。從交換機開始,到現在的5G技術,我所在的公司——中興通訊一直對信息技術革新充滿興奮和敬畏之情,這也許是我常感到焦慮的原因。隨著云計算、大數據、VR、AR、人工智能、無人機、智能制造等新技術的加速涌現,外部世界超越想象的變化讓未來充滿了不確定性。我親身經歷和見證著公司會計電算化發展、財務信息化變革及財務共享服務中心部署、管理會計支持戰略和經營、財務會計轉型為財經管理等重大變化。毫無疑問,新興技術對企業信息化,尤其是對財務信息化帶來了顛覆性影響,同時也讓未來的企業管理充滿了挑戰。
財務會計是企業所有業務信息的集成,財務信息化的程度是企業信息化能力的標志。1990-1991年我們做企業進銷存系統的開發,當時主要是外購軟件,能明顯感受到信息系統發展不成體系、各個系統不統一,使得信息系統支撐業務能力薄弱、成為瓶頸,這是企業發展過程中的教訓——應該讓企業的財務信息化走在前面,這樣企業可以少走彎路。有了這段經歷,后來我們十分注重借助信息化手段不斷優化和提升自己。
從1999年我們做第一套網絡報銷軟件開始,2005年部署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確定戰略財務和業務財務職能,到現在我們推進三維架構能力建設,每一次財務能力的升級,或者說是演進,都是一次對財務本質的追尋:如果把財務視為一種資源,那么從在線上復刻線下流程,到流程再造與財務共享,都是對這種資源的合理配置;如果把財務視為一種能力,那么不斷優化管理并支持業務發展、提升效率,都是對這種能力的有效運用。
在我們即將出版的《企業財務信息系統》這本書里,有一個觀點,即“財務就是IT”——如果把財務視為一項信息技術,那么如何對這項信息技術合理構架和配置、如何發揮每項信息技術背后實際作用和價值,都將是對財務資源優化和能力升級的真實考驗。財務信息化,不僅是數據信息的處理,更多的是過程規范引領企業業務流程的變更,我們期望能達到及時識別能力狀態并靈活調整分布配置,支持企業應對不斷變化的外部環境和經營需要,以最小的資源投入創造最大產出——這也是財務的本質。財務應是靈動的,而不是千年如一日的重復。
財務信息系統設計的出發點和終點始終關系著企業關鍵流程和業務經營,也是IT治理的重要課題。從實踐經驗上看,信息系統的設計能力取決于流程和架構這兩個重要因素——這個流程是指一個能夠適應需求可以變動的流程,而架構則是一個能讓流程更高效、更順暢的設計,流程領導架構,架構來實現和物化流程,從而進一步實現動態能力配置的變革。
在IT與企業經營越來越密切的今天,企業財務信息化是CFO和CIO共同面臨的重要話題,如何應對充滿不確定性的未來,除了焦慮,我們還可以對自己的能力做更多了解與展望。
學術委員會主席陳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