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超宇 朱 昕 陳 源
(貴州省人民醫院血管甲狀腺外科,貴州 貴陽 550002)
Galectin-3、Midkine和VEGF表達在甲狀腺癌診斷中的價值
王超宇 朱 昕 陳 源
(貴州省人民醫院血管甲狀腺外科,貴州 貴陽 550002)
目的探討半乳糖凝集素(Galectin)-3(Gal-3)、中期因子(MK)和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在甲狀腺乳頭狀癌(PTC)及良性甲狀腺病變中表達的差異及其在鑒別診斷甲狀腺良惡性腫瘤中的應用價值。方法采用免疫組織化學EnVision法檢測100例PTC和100例良性甲狀腺組織(80例結節性甲狀腺腫和20例甲狀腺腺瘤)中Gal-3、MK、VEGF的表達情況。結果Gal-3、MK和VEGF在PTC中的陽性率與良性病變中的陽性表達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淋巴結轉移組中VEGF、MK的表達高于未轉移組(P<0.05);在PTC中Gal-3的表達在有、無淋巴結轉移組之間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Gal-3、MK和VEGF對于PTC及良性病變的診斷及鑒別有很好的臨床意義,在PCT組織中MK、VEGF的表達對預警淋巴結轉移與否均具有較好的提示作用。
甲狀腺乳頭狀癌;半乳糖凝集素-3;中期因子;血管內皮生長因子
甲狀腺癌為頭部常見惡性腫瘤,占全身腫瘤的0.2~1.0%〔1〕。目前甲狀腺乳頭狀癌(PTC)在甲狀腺癌中十分常見,是其中的亞型表現形式,大約占75%以上〔2〕。淋巴管轉移是PTC最常見的轉移渠道,PTC具有特殊性的乳頭狀結構和明顯的細胞核形態〔3〕。然而,對PTC診斷及鑒別目前所面臨的困擾是某些良性病變比如結節性甲狀腺腫及甲狀腺腺瘤并有乳頭狀增生且出現淋巴結轉移。本研究旨在探究半乳糖凝集素(Galectin)-3(Cal-3)、中期因子(MK)及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表達水平對PTC的診斷價值及與淋巴結轉移的關聯。
1.1臨床資料 選擇貴州省人民醫院病理科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100例PTC(其中合并淋巴結轉移16例)和100例良性甲狀腺病變(80例結節性甲狀腺腫和20例腺瘤患者)行手術切除的樣本。病理學診斷均按照世界衛生組織(WHO)甲狀腺組織學分類原則。PTC組男47例,女53例,年齡42~75歲;良性病變組男39例,女61例,年齡44~76歲。
1.2方法 用10%甲醛穩定甲狀腺組織樣本并作一般處理,然后用石蠟包埋進行連續切片,行蘇木素-伊紅(HE)染色。免疫組化利用EnVision法,步驟以說明書為準。磷酸鹽緩沖液(PBS)替換一抗作陰性對照,已知陽性的組織作陽性對照,工作液及免疫組化試劑盒均購自福州邁新生物技術開發有限公司。
1.3結果判斷 根據Beeskey分級方法〔3〕:無陽性細胞或陽性數<10%為陰性(-);陽性數≥10%且<25%是弱陽性(+),陽性數≥25%且<50%是中度陽性(),陽性細胞數≥50%為強陽性();VEGF為無陽性細胞或陽性細胞數<5%為-;陽性細胞數≥5%且<15%為+,陽性細胞數≥15%且<30%為,陽性細胞數≥30%為。
1.4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21.0軟件進行χ2檢驗,條件不足者用Fisher確切概率法。
2.1Gal-3的表達情況 Gal-3往往在細胞質可見,然而某些病例可有細胞核著色。在結節性甲狀腺腫和腺瘤中的表達以陰性為主(78例和17例),僅見2例結節性甲狀腺腫和3例甲狀腺腺瘤呈局灶弱陽性表達;在PTC中則以中度及強度陽性表達為主,陽性率為97%(+2例,45例,50例),僅3例陰性表達。PTC與甲狀腺良性病變之間Gal-3陽性表達率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PTC中有淋巴結轉移者Gal-3均呈陽性表達,陽性率為100%(+1例,2例,13例);PTC中無淋巴結轉移者其陽性表達率為96.4%(-3例,+1例,43例,37例),兩者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2.2MK的表達情況 MK定位于細胞質染色。在結節性甲狀腺腫和甲狀腺腺瘤中的表達以陰性為主(78例和17例),僅見2例結節性甲狀腺腫和3例甲狀腺腺瘤呈局灶弱陽性表達;而在絕大多數PTC中大部分細胞的胞質呈中度及強度陽性顯色,陽性率為81%(-19例,+3例,38例,40例)。PTC與良性病變間的MK陽性率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PTC中有淋巴結轉移者MK均呈陽性表達,陽性率為100%(+2例,6例,8例);PTC中無淋巴結轉移者其陽性表達率為77.4%(-19例,+1例,32例,32例),兩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VEGF的表達情況 VEGF陽性定位于細胞質。在結節性甲狀腺腫和甲狀腺腺瘤中的表達以陰性為主,無1例強陽性表達,陽性表達率為26%(其中-58 vs 16例,+15 vs 2例,7 vs2例);而在PTC中則以中度及強度陽性表達為主,陽性率為70%(-30例,+8例,47例,15例)。PTC與甲狀腺良性病變之間VEGF陽性表達率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PTC中有淋巴結轉移者,VEGF以陽性表達為主,陽性率為93.8%(-1例,+2例,9例,4例);PTC中無淋巴結轉移者,其陽性表達率為65.5%(-29例,+6例,38例,11例),兩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目前診斷PTC患者常依靠其特征性的乳頭狀結構和典型的細胞核改變。然而某些良性病變會作為不典型病例,比如結節性甲狀腺腫及腺瘤等形成的假乳頭或伴隨乳頭狀增生而形成十分像PTC中的“真乳頭”結構,并經常性地出現于甲狀腺病變的病理學診斷中,這極大程度上困擾了對PTC與良性病變的判斷。病理檢驗中甲狀腺腺瘤上的某些生物分子標志物在疾病診斷中具有較高的特異性。本研究表明,Gal-3、MK、VEGF在PTC中的表達對該病的診斷與鑒別均具有非常重要的臨床價值。Gal是一類多功能蛋白質,在大部分組織中參與著細胞過程,在機體組織細胞內外均扮演著重要角色〔4〕。其中Gal-3是植物凝集素蛋白家族成員的β半乳糖結合蛋白,具有重要的生理作用,如免疫系統的發育和激活〔5〕。此外,有研究證實Gal-3在肺癌、卵巢癌、胃癌等惡性腫瘤中出現高表達水平,認為其可能作為主要蛋白直接參與了腫瘤進展〔6〕。研究顯示,Gal-3在PTC中陽性率明顯高于良性病變〔7〕。其可能原因是Gal-3能夠增殖機體組織中的正常細胞,若其在某些因素作用下發生過度表達將會引起細胞的惡性轉化和轉移癌細胞〔8〕。本研究結果認為,在鑒別診斷PTC與良性病變時,Gal-3有很好的參考價值。目前國內外關于甲狀腺癌轉移灶中有關Gal-3表達的相關文獻尚不多,本研究結果提示Gal-3對預測PTC淋巴結轉移意義不大。MK屬于一類新的結合肝素的生長因子家族,具有多種生物學功能,并在胚胎發育期與細胞生長及分化有關。MK是一種有絲分裂原,腫瘤的生成與其有著重要的關聯;MK還可通過抑制細胞凋亡而保護細胞,從而達到增殖細胞的功能,其可能原因是作為一類拮抗細胞凋亡的因子。研究發現多種腫瘤中MK表達量有增加的現象,在腫瘤病人血清中的水平表現為明顯升高,因此其與腫瘤的發生、進展及預后存在密切相關〔9〕。楊鵬飛等〔10〕研究表明,甲狀腺惡性結節患者血清中MK濃度明顯高于良性結節患者和正常人群。本研究說明MK作為一種新的分子生物標志物,對PTC的診斷及鑒別診斷具有較好的提示意義。PTC患者中MK的表達水平可能與腫瘤惡性程度有關,需進一步研究證明其相關性。VEGF最初是在肝癌組織中發現,其高表達對肝癌新生血管形成及腫瘤生長和轉移起重要作用。癌細胞的生長、轉移依賴新生血管的形成,VEGF是最有效的促血管生長因子。VEGF可通過腫瘤相關巨噬細胞及腫瘤細胞產生的調控因子使其表達增強〔11〕。相關研究認為VEGF的表達水平有助于腺瘤組織學類型的鑒別,其表達量越高,惡性程度也越高,檢測VEGF有助于評估甲狀腺良惡性病變的診斷和鑒別診斷〔12〕。本研究結果認為,造成PTC發生轉移的可能原因是癌細胞易侵入淋巴管道,從而促進癌細胞的淋巴結轉移。因此,VEGF可作為生物學指標診斷及鑒別PTC與良性病變和淋巴結是否轉移。將Gal-3、MK及VEGF三種生物分子標志物作為一個組合進行聯合檢測可提高結果的準確性。
1楊 帆,王永麗,文 智.甲狀腺癌CT與超聲影像特征的對照分析〔J〕.實用放射學雜志,2013;29(12):1919-22.
2Aschebrook-Kilfoy B,Ward MH,Sabra MM,etal.Thyroid cancer incidence patterns in the united states by histologic type,1992-2006〔J〕.Thyroid,2011;21(2):125-34.
3Beesley MF,McLaren KM.Cytokeratin 19 and galectin-3 immunohistochemistry in the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solitary thyroid nodules〔J〕.Histopathology,2002;41(3):236-43.
4Gray CA,Dunlap KA,Burghardt RC,etal.Galectin-15 in ovine uteroplacental tissues〔J〕.Reproduction,2005;130(2):231-40.
5Liu FT,Rabinovich GA.Galectins as modulators of tumour progression〔J〕.Nat Rev Cancer,2005;5(1):29-41.
6Giordano M,Croci DO,Rabinovich GA.Galectins in hematological malignancies〔J〕.Curr Opin Hematol,2013;20(4):327-35.
7許文瓊,梅金紅,湯佳珍,等.Galectin-3、HBME-1和VEGF在甲狀腺乳頭狀癌的表達及診斷意義〔J〕.中國現代醫學雜志,2015;25(18):26-30.
8陳 帥,任建強,潘 炯.GAL-3、CK19、HBME-1在甲狀腺乳頭狀癌診斷中的應用價值〔J〕.實用醫學雜志,2012;28(22):3692-4.
9孫常銘,王麗萍,劉 敏.沉默人肺癌A 5 4 9細胞中期因子基因表達對細胞凋亡的影響〔J〕.重慶醫學,2015;44(5):608-12.
10楊鵬飛,李 娟,張建中,等.甲狀腺結節患者血清Midkine檢測及其臨床意義〔J〕.湖北科技學院學報(醫學版),2016;30(1):7-10.
11Laskin DL,Sunil VR,Gardner CR,etal.Macrophages and tissue injury:agents of defense or destruction〔J〕?Annu Rev Pharmacol Toxicol,2011;51:267-88.
12Zhou ZH,Cui XN,Xing HG,etal.Changes and prognostic value of serum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in patients with 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J〕.Med Princ Pract,2013;22(1):24-8.
王超宇(1983-),男,主治醫師,主要從事甲狀腺及血管疾病診治研究。
R73
A
1005-9202(2017)20-5082-03;
10.3969/j.issn.1005-9202.2017.20.057
〔2017-04-25修回〕
(編輯 袁左鳴/滕欣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