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石油企業來講,節能降耗是其自身健康發展的重要基礎。能源管理是以管理為手段,對能源的分配、使用過程、利用效率、消耗方式等進行分析,最終找到降耗潛力的管理模式。每個企業因為自身條件、現狀不同,能源管理的著力點也不盡相同。
2014年6月,中國石化啟動“能效倍增”計劃,旨在通過六大措施,逐步提升能效水平,降低成本,增加效益,到2025年能效提高100%。
目前,國內企業的能源管理取得初步成效,但由于海外油田企業合作模式的不同、管理話語權的差異,加之資源國法規標準低、項目開發周期不確定性等原因,因此其能源管理還處于起步階段,且較薄弱和粗放。同時,海外許多油田項目處于開發中后期,因設備陳舊、油田含水率高等,導致單位油產量能耗大,產出氣沒有商業開發價值,也缺乏綜合利用的渠道。
據統計,海外油田項目整體能源效率約為OGP(國際油氣生產者協會)平均水平的1/2。雖然單位產油量能耗高,但是節能降耗空間卻很大。因此,加強能源管理成為海外油田降本增效新的著力點。
開展能效績效統計和分析工作是海外油田實施能源管理的基礎工作。能源績效統計工作應當建立在對各類能源計量和填寫能源消耗報表的基礎上,每個月編制各單位能源消耗統計報表,每季度編制各單位能源平衡報表,形成規范化、完善化的月分析和季總結機制,從而真實地反映各單位的能源消耗狀況,及時發現、處理能源消耗中出現的相應問題。
中國石化國際勘探開發公司自2015年開始,已經建立實施能源管理績效指標體系,共包括五大類18個指標。總部通過月度報告收集項目能效數據報表,統計分析海外項目當月能源管理績效,縱向了解各項目公司內的能耗水平和能耗管理重點,掌握生產環節中哪些環節能耗高;橫向對比項目之間的能源管理水平,規范公司能源基礎管理。
海外項目在實施能源管理、計算能源效率過程中,一定要對各類用能設備和原料消耗量進行準確精細的計算,包括自有設備、外購能源或租賃設備的消耗能量。產出氣的量也可以反映出公司能耗水平。國際石油勘探開發公司目前溫室氣體排放量是OGP平均水平的4倍,顯示出公司能源使用結構仍以化石燃料為主。
油氣生產的各個系統相輔相成、緊密相連,任何一個系統都會影響其他系統,都對整個油田企業的能源效率產生重要影響。
從主要消耗能源看,應當特別注重對電力和原油的節約利用,優化油田用電結構,加強日常電力設備預防性維護和保養。從用能設備來看,用能設備的新度系數和負載效率是影響油田企業能源效率的重要因素,設備特別是節能型設備越新、越先進,其耗能就越小,設備實際負荷與額定負荷越接近,其負載效率越高,能源利用率就高。
此外,設備與設備之間,如電動機與抽油機及電動機與注水泵的配套程度,也是影響油田企業能源利用效率的重要因素。
建立能源管理評價指標體系,有助于海外油田企業掌握自身能耗水平,為生產環節制定科學的能源規劃提供依據,為單位節約能源爭取利潤。
統計能源管理指標時,要注意:一是要全面統計耗能設備,這是數據準確性的基礎;二是生產部門做好計量設備的配套使用與維護;三是能源管理部門要加強與生產部門的合作與通報,把能源管理中的要求和所存在問題、處理意見等,及時反映、落實到生產運行部門。
海外油田企業提升能源管理潛力大
□ 劉 巍 王 玨 姚 遠
國際石油勘探開發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