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敏
(青島衛生學校,山東 青島 266000)
微格教學與TBL教學相結合在高職基礎護理技術實訓課中的應用
田敏
(青島衛生學校,山東 青島 266000)
目的 探討微格教學與TBL教學相結合在高職基礎護理技術實訓課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將兩個班按照隨機化原則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分別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和微格教學與TBL教學相結合的方法進行教學,將操作考核成績和教學效果評價作為評價標準。結果 實驗組護生的操作考核成績高于對照組(P<0.05),大部分實驗組護生對實訓課教學效果評價較好。結論 微格教學與TBL教學相結合有助于打造高效實訓課堂,有助于護生多方面能力的提高。
微格教學;TBL教學;基礎護理技術;實訓課
護理專業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基礎護理技術是護理專業的核心課程之一,實訓課在該課程中占有重要地位,是臨床課的基礎,旨在提高護生的實踐動手能力。目前高職學校的五年一貫制護生為初中起點,年齡小、入學成績低且自律性差,加之學校擴招與師資條件有限的矛盾,導致高職護生上實訓課時出現操作掌握率低、細節做不到位的現象。針對這一現象,筆者嘗試在本課程的實訓教學中運用微格教學與以團隊為基礎的教學(Team-Based Learning,TBL)相結合的教學方法,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現介紹如下。
1.1 對象
按照整群抽樣的辦法選取某學校五年一貫制護理專業二年級的兩個班,每班55人,均為女生,年齡16~17歲。采用隨機化原則按班級將這些護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兩組護生的學習成績、一般人口學特征、任課教師、課程設置等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教學方法 兩組均選用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的《基礎護理技術》教材,實訓課共計70學時,教學內容包括鋪床、無菌操作、穿脫隔離衣、口腔護理、尿道護理、注射技術等共15項操作。兩組在教學內容、教學計劃方面均相同。
實驗組采用微格教學與TBL教學相結合的教學方法,具體為:(1)分組:按上學期綜合成績將全班分為10個小組,每組5~6人,選出組長1人。(2)課前準備:教師課前將操作視頻通過班級QQ群發給護生,護生在課前為后續的錄像準備手機。(3)示教:教師分步驟示教,護生提問。(4)練習:第一輪為每組1人練習,1人錄制反示教錄像,其余不練習的護生可對照教師的操作錄像共同觀看反示教錄像并討論,找出優點與不足,寫成實驗報告,教師巡視指導。第二輪為練習者先練習自己上一輪操作的不足之處,再按照第一輪的步驟進行。(5)操作考核:組內每位護生的操作分數取平均計為該組各護生的分數,在操作考試的同時進行錄像,以便指出不足之處。對照組采取傳統教學法,即教師示教—護生練習—教師巡視指導—操作考核。
1.2.2 評價方法(1)護理操作考核成績:依據教研室共同編制的護理技能操作考核標準進行打分,每項操作100分。(2)調查問卷:自行設計基礎護理技術實訓課教學效果調查問卷,共6項內容,實驗組護生以不記名的方式進行填寫。共發放問卷55份,回收有效問卷55份,有效問卷回收率100%。
1.2.3 統計學方法 數據錄入計算機后用SPSS16.0軟件包進行統計學分析,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護生的操作考核成績比較
教學后,實驗組護生的操作考核成績為(90.55±2.56)分,對照組為(85.88±2.23)分,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實驗組護生對實訓課教學效果的評價(見表1)

表1 實驗組護生對實訓課教學效果的評價
微格教學是一種利用現代化教學技術手段來培訓師范生和在職教師教學技能的系統方法,以“微”的教學環境,以“格”的教學秩序,使課堂教學變得形象、生動、有趣,有利于護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1]。以團隊為基礎的教學最初是由Michaelsen創立的,是一種有助于促進學習者團隊協作精神的新型成人教學模式[2]。微格教學與TBL教學相結合是一種融合與創造,這種教學方式更適合高職護生的實訓課。
3.1 微格教學與TBL教學相結合有助于打造高效實訓課堂
傳統的“教師演示—護生練習—教師指導”實訓教學模式是以教師為主體,護生只是機械模仿,學習的主動性不高。筆者通過給五年一貫制高職生上課發現,大部分護生的實訓課只滿足于完成操作流程,對于細節部分,比如導尿術中的無菌原則掌握不到位,加之護生人數較多,教師要對每個人進行指導實在有心無力。微格教學與TBL教學相結合是以團隊為基礎、以實況錄像為載體,是督促護生練習的有效途徑,它通過錄像記錄下每名護生的操作,不但便于教師與護生指出操作中的不足,而且不用打亂練習時的節奏。而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打分,可以有效鼓勵小組中的優等生幫助后進生找出操作中的問題并幫助他們改正,既提高了效率,又解決了師資不足的問題。結果顯示,實驗班護生的操作考核成績明顯高于對照班(P<0.05)。
3.2 有助于護生多方面能力的提高
表1顯示,實驗組護生普遍認為微格教學與TBL教學相結合能夠提高語言表達和溝通能力、團隊合作能力、心理素質、練習護理技能的積極性、自我表現能力、觀察分析能力,90.9%的護生希望以后繼續應用這種實訓模式,說明此模式在基礎護理技術實訓課中發揮了較好的作用,護生愿意接受。這種實訓模式將練習過程記錄下來,護生可以看到自己的練習,在提高練習護理技能積極性的同時更加注重操作過程中自身的儀態,更愿意表現自我。通過錄像,提高了護生的心理素質,避免了因排隊問題或反復表達而耽誤練習時間。錄像后以小組為單位打分、找問題,鍛煉了護生的團隊合作能力、語言表達與溝通能力。通過與教師操作錄像的比較,護生進行評價與自我反思,從而培養觀察分析能力,充分發揮護生的主觀能動性,真正形成了“以護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理念[3]。同時,新的教學法需要教師有較強的局面控制能力。
本研究的不足之處在于授課之前只進行了成績的比較,所以不排除兩班護生自身能力存在差異的可能性。本研究參與對象少,課時數有限,雖短期效果尚可,但長期效果還有待微格教學聯合TBL教學在多學科、多課程中的長期研究。
[1]王艷茹,胡志英,康曉琳.微格教學法在護理本科生臨床技能強化課中的應用研究[J].中華護理教育,2016,13(3):188-190.
[2]Koles P,Nelson S,Stolfi A,et al.Active learning in a year pathology curriculum[J].Med Educ,2005,39(10):1045-1055.
[3]龔國梅,洪迎迎,彭金,等.試錯法在基礎護理學實驗操作教學中的應用[J].護理學雜志,2015,30(1):52-54.
G526.5
B
1671-1246(2016)24-012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