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姿貽
摘 要:琵琶演奏者以琵琶為媒介,用音樂抒發自己的情感,表現音樂。琵琶演奏的最終目的是與聽眾產生共鳴,表現音樂的美。然而琵琶演奏技法復雜,如何完美展現琵琶的藝術表現力是每個演奏者關心的問題。本文從琵琶演奏的藝術表現力的具體體現及提高方法,并結合琵琶曲《訴》來總結琵琶演奏的藝術表現力。
關鍵詞:琵琶演奏;藝術表現力
中圖分類號:J632.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6)35-0099-01
琵琶演奏的藝術表現力是指演奏者將樂曲空洞復雜的內容淋漓盡致地展示出來,在充分領會和把握作者情感的基礎上,演奏出動人心魄的樂曲,從而與聽眾產生共鳴,感受美的享受,與此同時,盡可能地凸顯出樂曲深層的文化內涵,展示琵琶演奏的獨特魅力。琵琶演奏所呈現的內容豐富多彩。彈奏者用自己的技術向聽眾展示一幅美妙多彩的畫面,或者向聽眾講述一個激動人心的事件。如《十面埋伏》描述的是一個宏大激烈的戰爭場面和對英雄豪杰的欣賞,而《龍船》則描述了江南民間五月初五端午節龍舟競賽的熱烈歡騰的場面和人們歡度佳節時的喜悅心情。因此琵琶演奏還需要彈奏者對琵琶樂曲的風格、特點、內容等有深刻的理解和把握。琵琶演奏的藝術表現力,決定于演奏技術的不斷成熟和演奏技法的不斷豐富。那么如何更完美地表現琵琶演奏的藝術表現力呢?
一、從對《訴》的技巧分析——加強琵琶演奏的基本功的訓練的重要性
琵琶演奏技巧技法豐富多彩,這些繁復且有難度的技巧技法在演奏中都有嚴格的要求,因此琵琶演奏者必須具備扎實的基本功。這些基本功的養成需要琵琶演奏者持之以恒勤加訓練,認真而正確地反復練習各種大量的練習曲,才能逐步地掌握演奏琵琶的各種指法和技能練好基本功,打好琵琶演奏的基礎。
二、從對《訴》的情感分析——培養對音樂作品的感覺的必要性
“技差而無情理,為劣之劣著;技佳而無情理,為匠之劣著;以情感人;以理服人,而技術又以副之,為優之優者”劉德海先生的這句話道出了琵琶演奏技與藝的關系。優秀的演奏者能把作者內心中激蕩的感情傳達給聽眾的時候,產生最大的效果,并由此引起聽眾內心情感的共鳴。因此,琵琶的演奏者應該具有良好的音樂感覺才能充分挖掘和再現作者當時的內心情感。良好的音樂感覺離不開對樂曲作品的深刻理解。可以通過反復試唱,把樂曲的音樂形象融入自己的感情世界,引導自己全身心的進入音樂形象的藝術世界。
三、從對《訴》藝術內涵的分析——培養演奏者自身的音樂綜合能力的迫切性
應按照天地人和睦相處的中國傳統精神來演奏琵琶,在演奏的過程中融入自己的感情。而演奏者個人音樂氣質的高低直接影響到對樂曲的把握及個人的演奏風格。 因此,琵琶演奏者需要通過各種渠道不斷擴大自己的音樂視野,豐富自己的音樂知識,提高自己的音樂修養技能及藝術表現力,不斷提升自己的音樂綜合表現能力。
琵琶演奏講究陰陽、虛實、曲線、剛柔之變化,其手法之神妙,用情之細微,意境之高雅,在傳統民族器樂演奏中獨樹一幟。琵琶演奏藝術表現力,是自身深厚的文化底蘊、長期的知識沉淀、深刻的藝術修養的外在表現。因此,要養成刻苦勤學的良好習慣,努力提高自身的音樂綜合能力,積極探索適合自己的得體大方的琵琶演奏風格,展現獨特的藝術表現力。
琵琶曲《訴》是由我國著名作曲家、中央音樂學院吳厚元教授于1983年讀唐詩《琵琶行》有感而創作的一部將文字變成聲音的經典的琵琶曲作品。作曲者借用音樂展開豐富的想象,充分體現了音樂獨特的魅力。該樂曲屬單樂章多段體曲式結構,全曲由引子、中慢板、快板和尾聲四部分組成。整部曲先由自由吟誦到抒情的中慢板,再到后來的移高四度演奏,然后進入快板高潮段直到最后的平穩結束達到聲情一體情景交融的境界。
《訴》的音樂結構嚴謹,主旋律深沉細膩,氣息流暢,左右手的演奏技法相互補充,右手多用輪指與滾奏,與左手的推拉、吟揉、形成律動性的樂匯,相互交織在一起。而整部曲大量的運用琵琶左手的技法,譬如拉弦、吟揉、帶打等,從而使音樂的表現力更加豐富。這樣的旋律如同是是作曲家對往昔美好生活的回憶,音樂的流動仿佛是在傾訴一般,用琵琶這件富有表現力的樂器,來完美的詮釋。這步曲也完美地再現了大唐盛世的繁榮景象,從歌舞升平到盛世的一去不復返,表達了作者對歷史的感嘆。無論是《琵琶行》還是《訴》,都很好的展現了中國人的藝術審美價值,而琵琶曲《訴》也完美地展現出了琵琶的藝術表現力。
四、結語
琵琶被稱為中國“彈撥樂器之王”,在音樂演奏中享有極高的地位,而琵琶演奏的藝術表現力與演奏者的技法和修養有密切的關系。因此演奏者要下苦功練習基本功,還要拓展自己的視野,提高音樂修養,發展自然淳樸,大方得體的演奏風格,提高琵琶演奏的藝術表現力
參考文獻:
[1]何麗娜.淺析琵琶樂曲賞析及演奏要點[J].劇作家,2014(04).
[2]王妍妍.劉德海琵琶演奏藝術研究[D].南京:南京藝術學院,2010.
[3]鄭怡.論琵琶演奏的藝術表現力[J].藝海,2013(07).
[4]劉然.論琵琶演奏的藝術表現力[J].音樂時空,201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