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琳
摘 要: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有著壁畫、古典繪畫等豐富的藝術遺產,素材更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針對各種造型藝術的長處,設計者進行了認真的學習、研究、整理并吸收,將其切實的應用于戲曲的表演,對舞臺美術的表現手法做到了切實的豐富。同時這樣的借鑒和吸收,也不會對設計者的創造產生阻礙。
關鍵詞:中國;產生;傳統戲曲;發展;舞臺布景
中圖分類號:J81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6)35-0122-01
我國的戲劇形式多樣,并且風格特色各有不同,而這些風格的形成與其當地人民的欣賞習慣密切相關。因不同劇種其劇目、表演風格及舞臺調度會有所不同,所以就會有不同的舞臺裝置處理形式。以下將分類對布景圖樣進行介紹:
一、以守舊、一桌二椅、 大砌末這樣傳統演出形式上發展的舞臺裝置
載歌載舞是中國戲曲表演的一個典型特征,能夠將觀眾的想象力積極的調動起來。在表演時,演員不單單要對劇中人物的性格做到生動的刻畫,還要將人物所在的特定環境進行體現。所以,靈活性是中國戲曲劇本在結構上的一個十分突出的特點,任何題材的劇目都可以不受空間與時間的限制而在舞臺上演出。戲曲之所以會有這樣的特點這與劇本分場結構是密切相關的。在對傳統劇目進行演出時,很多劇種為了保持劇本原來的結構會以傳統的演出形式為基礎而進行發展。例如《桃花庵》、《楊三姐告狀》這些曲目,就對傳統的守舊和一桌二椅的形式進行了充分的利用,在堅持守舊的基礎上進行了發展。然而,對于設計者來說,他要考慮的第一個問題并非讓劇本圍繞布景進行,而是以劇本為中心,讓布景圍繞劇本而設計,所以對于環境的表現他們會利用大道具。有些劇目會有較多的幕前戲,為了適應這一需求,就會對二道幕進行充分的利用,例如《桃花庵》就是如此,合理的借助活動的幕框對舞臺空間進行控制,使布景與表演實現了融合,使戲的表現更為連貫。
二、更為寫實的舞臺裝置
無論是詩歌、戲曲還是小說,這樣的藝術作品無一例外的是以描寫人而展開的,而人是有一定的生活環境并且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在對人物進行描寫時,就不可避免的要描繪其周邊的環境。對于周邊環境的表現,憑借演員的表演及觀眾的想象來實現是中國戲曲最常采用的方法,但也并非都是這樣。例如川劇、京劇、秦腔等這些更為久遠的劇種,會用到很多程式化的動作和豐富的舞蹈,在對表演和景之間的問題進行解決時,就要進行一些創造。而滬劇、評劇、越劇這些劇種的歷史較短,表演時用到的程式動作少,電影和話劇也對其產生了一定的影響,所以要解決用景問題并不難。但這也并不都是這樣,要依據實際問題,根據具體的劇目要求而變。例如《搜書院》,在演出時為了盡量達到演出效果與劇本內容想相統一,就要盡量使布景盡可能的寫實,用寫實的舞臺裝置。在第二幕中,第一場鎮臺府二堂是一個兩面墻,墻壁是土黃色的,富貴而華麗,還有黃色的吊角幕和朱紅色的柱子搭配,還在屏風前安放了一把太師椅,極具官場氣息。這樣的氛圍與劇中人物殘暴的性格正好相符合。而與此不同的是第五幕第二場的瓊臺書院,陳設十分簡單明凈,營造了一種十分清雅幽靜的學府環境。兩種不同的生活環境正好對不同的人物性格做了充分的體現。戲曲布景設計的形式會對劇本的內容起到一定的決定性作用,而以怎樣的表現形式對環境進行展示,舞臺美術家的設計構思會起到很大的作用,而構思中,運用寫實布景并不會與戲曲布景產生排斥。
三、繪畫性較強的舞臺裝置
中國古典戲曲與中國古典繪畫體現的是一樣的民族風格,他們都蘊含著現實主義傳統。例如形神兼備一直以來就是中國繪畫所追求的,并不主張純粹的對自然進行模擬,因此無論是怎樣的內容,中國繪畫都追求意境的表現。竹子是國畫中比較常見的素材,但他與生活中的竹子并不相同,畫家以現實的竹子為依據,對其進行了典型化的表現,簡單的幾筆既表現除了竹子的神態,還對竹子的生長規律進行了展現。畫中的竹子是經過藝術家加工而產生的,更具有動人的神態,與欣賞者的審美標準更相近,能引發人的聯想,獲得美好的感受。同樣這個特點在中國的戲曲藝術中也有體現,主要體現為簡潔且概括的表現手法,就以歷史劇《趙氏孤兒》為例,短短幾個小時的演出,將孤兒自出生至報仇十幾年的生活進行了展現。能夠靈活的安排分場,很好的應對了來自于舞臺空間與時間的限制,對需要細致的地方進行詳盡的描述,而一些不重要的場面就會簡單帶過,因此戲曲安排合理,詳略得當。
皮影戲的表現手法被在上海越劇院演出的《白蛇傳》充分的運用到了舞臺裝置上,同時還積極的借鑒吸收了宗教壁畫、國畫等造型藝術中的有益成分,并且對這些民間藝術進行了合理的糅合,使得設計出的舞臺裝置風格獨特,而劇本本身就具有濃厚的浪漫主義色彩,這與這種設計正好相協調。劇中有一個場景是“游湖”,天氣晴朗,湖水如一面鏡子一樣平靜,岸上桃紅柳綠相映襯,又有聲聲鶯啼,將整個環境營造的別具詩情畫意,為白娘子與許仙的見面營造了一個良好的氛圍,至今仍是一個典型的場景。這一場景借助視覺形象以達到了感染觀眾的效果,對演員的表演起到了很好的幫助作用。
參考文獻:
[1]張海俠.舞臺服裝設計在人物角色塑造中的應用[J].戲劇之家,2016(03).
[2]杜先存.淺談舞臺設計的形式美[J].戲劇之家,2016(04).